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51篇
  免费   2235篇
  国内免费   3444篇
测绘学   1732篇
大气科学   1236篇
地球物理   1649篇
地质学   6227篇
海洋学   1499篇
天文学   173篇
综合类   705篇
自然地理   1209篇
  2024年   87篇
  2023年   223篇
  2022年   557篇
  2021年   663篇
  2020年   564篇
  2019年   652篇
  2018年   575篇
  2017年   507篇
  2016年   528篇
  2015年   585篇
  2014年   616篇
  2013年   769篇
  2012年   845篇
  2011年   791篇
  2010年   817篇
  2009年   820篇
  2008年   888篇
  2007年   757篇
  2006年   689篇
  2005年   604篇
  2004年   452篇
  2003年   304篇
  2002年   323篇
  2001年   319篇
  2000年   223篇
  1999年   95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34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4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5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7年   5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91.
ICP-MS测定地质样品中37个元素的准确度和长期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8,自引:10,他引:8  
对Elan6100DRC型ICP-MS近五年来所测得的国际地质标样BHVO-1(玄武岩)和AGV-1(安山岩)中的37个元素的测定值以及仪器灵敏度的长期漂移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共计146次)。结果表明,几年来ICP-MS所测数据的长期稳定性和准确度都较好,除个别元素Li(BHVO-1)、Be(BHVO-1))、Cr(AGV-1)、Cs(BHVO-1)和Pb(BHVO-1)的相对误差(与参考值比较)接近或略大于10%外,绝大多数元素的相对误差和相对标准偏差(RSD,测定值之间,n=146)都在5%以内;仪器灵敏度并不是随着时间一直往下漂,有的是往上漂的,也有上下漂的,即使是在同一时间内,有的元素灵敏度往上漂,而有的往下漂。常用的内标法无法较好校正这种漂移,而需要采用内外标相结合的校正方法。不同批次,210个各种地质样品中Rb、Sr、Zr和Nb的XRF和ICP-MS分析结果对比情况表明,绝大多数样品中Rb、Sr、Zr和Nb的ICP-MS和XRF的测定值的相对误差小于10%。以上的分析结果表明,我们实验室所建立的以密闭高温高压消解技术为样品前处理方法,以模拟地壳样品中元素天然丰度比的基体匹配校正标准溶液为外标和以Rh为内标结合外标校正的ICP-MS多元素分析方法具有非常好的准确度和长期稳定性。  相似文献   
992.
内蒙古赛乌素金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赛乌素金矿床位于华北板决北缘、狼山-白云鄂博裂谷带白云鄂博群浅变质岩系内.矿床成因属浅成中低温热液型金矿床,矿石类型以石英脉型为主,尖灭再现、膨大收缩、雁列侧伏特征明显.区内哈拉忽鸡复背斜及EW、NW向断裂为主要控矿构造,具多期性、叠加性特点.根据区域金成矿规律、控矿地质条件、探采对比以及隐伏矿体的发现,证实南北矿带具备中深部和边部找矿潜力.  相似文献   
993.
滇西北德钦地区金沙江奔子栏古堰塞湖的发现及意义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在川滇交界的云南德钦奔子栏一带的金沙江河谷两岸,发现了发育于第四级阶地之下的湖相纹层状粘土层,其下为边坡碎屑流堆积,表明该湖相层为滑坡碎屑流堵江所形成的。采用U系法测年,获得金沙江右岸湖相粘土层上部和下部的年龄分别为55.4ka±3.5kaBP和82.1ka±6.6kaBP,左岸湖相粘土层为122.0ka±12.4kaBP,表明该古湖发育于晚更新世早中期。孢粉分析结果显示,该湖相粘土沉积期间的古植被为以松为主的常绿针叶林,气候温和较湿。该古堰塞湖的发现不仅对于研究金沙江的河流发育史具有指导意义,而且对了解现代大江大河灾难性地质灾害的形成演化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94.
动载作用下淤泥质软土流变模型与流变方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胡华 《岩土力学》2007,28(2):237-240
淤泥质软土在动态载荷作用下具有黏弹塑性流变力学特性。在理论分析和测试基础上,建立了黏弹塑性流变力学模型,并推导了新的流变方程和动态黏弹性流变参数。研究结论对分析动态载荷作用下软土流变力学响应与稳定性,探索软土加速流变并导致岩土地质灾害的动力学机制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维护岩土工程的安全性等具有重要的工程意义。  相似文献   
995.
分散元素铊成矿作用的相关研究近年来已经取得了重要进展,但矿床中铊的赋存状态研究仍有待深入.香泉独立铊矿床位于长江中下游成矿带北侧的皖东地区,该矿床中铊的赋存状态研究对拓展铊元素成矿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矿相学、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电子探针分析和X射线粉晶分析等方法,确定了香泉铊矿床中黄铁矿是铊的主要载体矿物.铊在黄铁矿中主要以类质同象形式替代铁进入黄铁矿晶格,其次以纳米级、次纳米级铊矿物颗粒形式产出.  相似文献   
996.
芙蓉锡矿田骑田岭复式岩体主要由早阶段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和晚阶段黑云母花岗岩组成.电子探针分析结果表明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中的黑云母属于铁黑云母,黑云母花岗岩中的黑云母属于铁叶云母.相对于黑云母花岗岩,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中黑云母的MgO、TiO2含量偏高,Al2O3含量偏低.矿物化学研究结果显示,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中黑云母的结晶温度、氧逸度(logfO2)分别为680℃~740℃、-16.00~-15.31,黑云母花岗岩中黑云母的结晶温度、氧逸度分别为530℃~650℃、-19.20~-17.50.从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到黑云母花岗岩,岩浆结晶温度和氧逸度逐渐降低.与花岗岩有关的共存流体性质的研究发现,与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共存的热液流体log(fH2O/fHF)fluid,log(fH2O/fHCl)fluid,log(fHF/fHCl)fiuid值分别为4.22~4.39,2.78~3.24,-1.82~-1.73,而与黑云母花岗岩共存的热液流体log(fH2O/fHF)fluid,log(fH2OfHCl)fluid,log(fHF/fHCl)fluid值分别为3.27~3.53,2.85~3.22,-0.75~-0.22,可见与两种岩石类型共存热液流体的性质存在明显差异,且热液中Cl、Sn含量变化与岩浆结晶分异指数呈正相关关系.骑田岭岩体从角闪石黑云母花岗岩到黑云母花岗岩,随着岩浆的演化.岩浆结晶期后分异出的热液流体向富Cl和Sn方向演化.芙蓉锡矿田的成矿流体应主要来源于黑云母花岗岩岩浆结晶期后分异出的岩浆热液.  相似文献   
997.
贡山地区的基础地质取得如下主要进展:①贡山地区的上古生界可划分为7个岩组,分属腾冲分区、保山分区施甸小区、保山分区澜沧小区;②独龙江花岗岩可归并为两个超单元,分属壳幔混源花岗岩和壳源花岗岩,分别形成火山弧和同碰撞环境,岩浆活动时期为晚侏罗世—晚白垩世,是班公湖-东巧-怒江结合带俯冲消减和碰撞造山的物质记录;③贡山地区发现一种与韧性剪切带密切相关,与原岩建造类型、地层层位无明显关系,具多相变质特征,构造背景为碰撞造山的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④位于高黎贡山主峰的韧性剪切带规模较大,明显地控制了该区上古生界和中生代花岗岩的空间分布,应为一条重要的构造分区断裂,可与区域上的班公湖-东巧-怒江结合带相连接。  相似文献   
998.
胡泽滨 《广西气象》2007,28(2):60-61,65
通过对凤山县地质灾害统计分析,提出了降雨是诱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建立地质灾害气象条件等级预报的简易方法。  相似文献   
999.
胡定  陆晓丽 《广西气象》2007,28(3):62-63,69
对普通居民住宅的防雷措施进行分析,并阐述防雷措施的有关做法。  相似文献   
1000.
2005年10月秋季连阴雨中暴雨天气特征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常规气象观测资料、FNL再分析资料和FY-2C气象卫星资料,应用天气学原理和方法对2005年9月28日—10月2日陕西中南部秋季连阴雨中暴雨过程的天气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暴雨发生在500 hPa稳定的东高西低形势下,乌山阻高、巴湖横槽和副高为连续暴雨产生提供了有利的环流背景条件。低空急流、切变是暴雨产生的主要影响系统。暴雨系统的动力和能量空间结构与盛夏暴雨相比有明显差异:涡度、垂直速度中心随高度升高向北倾斜明显;涡度、散度中心绝对值及垂直速度的数值偏小;降雨强度偏弱,持续时间长,具有中-α尺度系统特征。在暴雨过程中,共有2个中-α尺度系统生成发展,每个中-α尺度系统都是由多个中-β尺度系统发展加强、有规律移动、最后合并生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