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02篇
  免费   1860篇
  国内免费   2994篇
测绘学   1314篇
大气科学   1095篇
地球物理   1508篇
地质学   5477篇
海洋学   1456篇
天文学   117篇
综合类   674篇
自然地理   1315篇
  2024年   105篇
  2023年   222篇
  2022年   511篇
  2021年   578篇
  2020年   426篇
  2019年   522篇
  2018年   468篇
  2017年   448篇
  2016年   458篇
  2015年   537篇
  2014年   532篇
  2013年   623篇
  2012年   668篇
  2011年   775篇
  2010年   786篇
  2009年   763篇
  2008年   756篇
  2007年   712篇
  2006年   645篇
  2005年   560篇
  2004年   426篇
  2003年   308篇
  2002年   318篇
  2001年   282篇
  2000年   206篇
  1999年   91篇
  1998年   36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8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9篇
  1981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61年   2篇
  1957年   6篇
  1942年   3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41.
新疆哈密大南湖矿区北露天煤矿首采区东南部需要揭露Ⅲ火烧岩区一部分,这使得烧变岩水成为露天煤矿矿井充水的主要水源。资源勘探阶段的水文地质资料表明,烧变岩区赋水空间发育、透水能力强,储存量非常可观,但由于受资源勘探阶段水文地质勘探工程量制约,水文地质条件未能详细查明。因此为达到查明烧变岩地下水水力联系、水质变化情况,充分暴露Ⅲ火烧区烧变岩的水文地质条件的目的,设计了该次群孔抽水试验。该次试验查明了烧变岩含水层的水文地质条件,为烧变岩地质条件下防治水工作提供了依据。综合分析表明Ⅲ火烧区烧变岩为储存量型含水层,其补给条件差。  相似文献   
942.
杜保峰  何凯  杨长青  蔡志超  鲁培庆  耿爱宾 《地质论评》2022,68(3):2022062012-2022062012
则不吓铅锌矿床位于冈底斯成矿带西段,西藏谢通门县境内,矿区发育大量钾长花岗斑岩,其与铅锌成矿存在密切联系。通过对其开展岩石学、LA-MC-ICP-MS锆石U-Pb年代学和岩石地球化学研究,探讨区内钾长花岗斑岩岩石成因、侵入时代及其与铅锌成矿之间的关系。岩石地球化学结果显示,钾长花岗斑岩具高硅、富钾而贫镁特征,A/CNK值介于1.08~1.38之间;REE具有较明显中等负Eu异常,总体呈现右倾的轻稀土富集特征,微量元素富集Rb、K、U、Th、Pb等大离子亲石元素,而Ba、Sr和Nb、Ta、Ti、P等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岩石地球化学研究表明钾长花岗斑岩属分异的S型花岗岩。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钾长花岗斑岩侵位年龄为14.18±0.15 Ma,系中新世岩浆作用产物,与印度—亚洲大陆碰撞后伸展背景下的引张构造有关,并与冈底斯成矿带中新世大规模斑岩侵位时代和相关斑岩型铜(钼)矿化时代一致,可能具有相同的成岩成矿环境,这为在该成矿带西段寻找与斑岩有关的铅锌矿床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43.
本文提出了用ICP-AES法直接同时测定高纯氧化钇中14个稀土和16个非稀土杂质元素的分析方法,对被测元素的 谱线、氧化钇基本及背景影响进行了研究,用标准加入法测出氧化钇基准中的微量杂质元素,消除了由于忽略基准中的杂质元素含量给高纯氧化钇分析测定带来的误差,同时对工作条件进行了优化。方法中各被测元素的检出限为0.003~1.31ug/g,能够满足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及进出口商品检验  相似文献   
944.
郭凤霞  吴鑫  梁梦雪  江涛  陆干沂 《大气科学》2015,39(6):1204-1214
为了进一步认识闪电和固、液态降水的关系,本文利用三维雷暴云动力-电耦合数值模式,通过设置敏感性试验组,模拟了一次雷暴过程,分析雷暴中闪电和降水的特征,以及闪电和固、液态降水对垂直风速的依赖关系,探讨闪电与固、液态降水的时空分布关系和单次闪电表征的降水量(RPF:rainyields per flash)。结果表明:对流云降水中,液态降水占主要部分,但固态降水比液态降水对于垂直风速的依赖性更强。随着对流的增强,固态降水在总降水中占的比重越来越大。首次放电时间不断提前,闪电峰值落后垂直风速峰值,总闪数一开始随对流的增强而增加,对流一旦增强到一定程度,总闪数则逐渐减小。固态降水和液态降水的开始时间和峰值时间均随着对流的增强而不断提前,而液态降水出现时间和峰值时间均提前于固态降水。雷暴云首次放电的时间滞后于液态降水,而闪电峰值提前固态降水峰值或与固态降水峰值同时产生。雷暴云中的放电活动集中在强降水区域前缘的较弱降水区,强降水区对应的闪电较少,对流的增强会使降水区域面积、降水量和降水强度增加。由于液态降水总量远大于固态降水总量,固、液态RPF的数值相差达到一个量级,但单位时间内固态降水和液态降水增加的速率相近。在单位时间内闪电次数越多,RPF则越小,而固态RPF和闪电次数的线性相关性明显好于液态RPF,所以利用固态降水可以更好地预报闪电。这些结果有助于进一步认识闪电和降水的关系,并可为闪电预报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45.
Previous researches had emphasized tectonic impacts on the fluvial system at the tectonically active areas, while the effects of lithology and local base level change have received relatively rare attention. Here we investigated fluvial landforms at different spatial scales, focusing on knickpoints and channel network reorganization from an area affected by the Haiyuan Fault in the northeastern Tibetan Plateau. The geomorphic indices, i.e., drainage pattern and χ anomalies, were calculated and investigated. The results show that two regional radial drainages formed around the Laohu and Hasi Mountains. Within the interior of the radial drainage, tributaries from the southeast side of the Laohu Mountain experienced near 180° direction change.We interpret this as the gradual drainage capture originating from the height difference(~190 m) of the local base level between the two catchments. Some tributaries from the Hasi Mountain show alternating gorges and broad valleys controlled by lithology.Besides, tectonic uplift and the lowering of base level(from the incision of the Yellow River) triggered an autogenic positivefeedback transition from parallel to dendritic drainage patterns. These observations suggest that base level change and lithology play a crucial role in landscape evolution, even in a tectonically active region.  相似文献   
946.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和分子对接技术,寻找“卷柏-猕猴桃根”药对的主要活性成分,探讨其在肺结节治疗中的作用机制。方法:在TCMSP网站中检索草药卷柏和猕猴桃根,获得两药所含化合物。经过ADME筛选与文献检索,确定药对主要活性化合物。利用PubChem、ChEMBL寻找该药对化合物的预测靶点。利用GeneCard、DisGeNET寻找肺结节的相关基因。利用Venny 2.1在线工具进行韦恩分析,寻找药对与肺结节共有的基因靶点。在OmicShare tools中进行基因本体(GO)功能、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在KEGG ORTHOLOGY数据库中进行基因靶点KO映射。利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化合物与预测靶点的对接能力,并进行筛选。在Cytoscape 3.7.1软件中,构建对接成功的“药物-关键化合物-关键靶点-关键通路”网络。结果:本研究共获得9种关键化合物、21个关键靶点。卷柏和猕猴桃根的关键化合物为苏铁黄酮、穗花杉双黄酮、秦皮素、儿茶素、芹菜素、表儿茶素、芦荟大黄素、香草酸、原儿茶酸。关键靶点为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3-激酶催化亚单位δ(PIK3CD)、磷酸二酯酶4D(PDE4D)、热休克蛋白90α家族A类成员1(HSP90AA1)、醛酮还原酶家族1成员B10(AKR1B10)、囊性纤维化跨膜转导调节因子(CFTR)、原癌基因酪氨酸蛋白激酶(ROS1)、髓样细胞白血病蛋白1(MCL1)等,关键作用通路为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叉头框蛋白O(FoxO)信号通路、凋亡(Apoptosis)、环磷酸腺苷(cAMP)信号通路等。结论:“卷柏-猕猴桃根”的多种活性化合物通过作用于多通路的靶点蛋白而发挥治疗肺结节的作用。  相似文献   
947.
近场地震下竖向刚度不同的混合结构动力性能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场地震的动力特性明显不同于远场地震,因此有必要对结构在近场地震作用下的动力性能展开研究。以上部钢结构-下部混凝土结构这类竖向刚度不同的加层混合结构为研究对象,对其在近场脉冲型地震、近场无脉冲型地震及远场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响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多遇、设防、罕遇地震作用下,近场脉冲型地震会使结构的层间位移角、层间剪力、加速度等动力响应均放大并出现超限的情况,而且都比罕遇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响应增大更明显;在进行近场区加层混合框架结构的设计和建设时,近场脉冲效应会使结构存在不满足规范的情况,有必要对竖向刚度不同的加层混合结构在近场区的适用性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948.
应用GPS探测的可降水水汽资料Pwv对上海地区2002~2005年强对流的水汽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每30分钟一次的GPS/Pwv资料能直观地、及时地反映大气中水汽的时间变化和空间变化;GPS/Pwv资料随时间的演变特征与降水有较好的对应关系,不同的季节及不同的降水类型有着不同的分布特征;GPS/Pwv的散度资料可以反映大气中水汽的辐合、辐散分布情况。文章还给出了不同季节产生强对流天气的GPS/Pwv阈值,表明GPS/Pwv资料在强对流天气预报方面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49.
利用图形处理开发软件包(MGS)显示各种形式的地图数据,并在底图上标绘出海上井架及障碍物符号;可以查询海上井架平台、渔礁障碍物精确的位置信息、属性信息和概率分布,可为舰船航行、布雷和登陆等任务提供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950.
2011年7月29日山西大暴雨过程的多尺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1°的NCEP再分析资料、红外辐射亮温(TBB)、多普勒雷达和气柱水汽总量等资料,对2011年7月28-29日发生在山西境内的区域性暴雨进行多尺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1)乌拉尔山阻高崩溃,西风槽东移、副高进退是此次暴雨发生的环流特征;(2)850 hPa低涡切变和700 hPa暖式切变线及地面冷锋是暴雨发生的中α尺度触发系统;(3)〉30 dBZ的雷达回波呈南北向位于地面冷锋与700 hPa切变线之间,雷达回波随地面冷锋和700 hPa切变线的东移而东移;(4)低空低涡切变受500 hPa强盛西南气流的引导向东北移动,暴雨落区始终与低涡切变相伴随;(5)暴雨过程山西境内共有9个中β尺度对流云团活动,山西西南部的暴雨主要由5个中β尺度对流云团的相继移入并在自动站极大风速风场切变线附近触发对流发展所致;山西东南部的大暴雨则是3个中β尺度对流云团合并发展的结果,中γ尺度气旋是导致局地大暴雨发生的直接影响系统;(6)暴雨发生在气柱水汽总量空间分布图中水汽锋的南部和东部及靠近气柱水汽总量的大值区一侧,水汽锋的形成比降水开始提前17 h,比暴雨发生提前24 h以上,对暴雨的短期、短时预报有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