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559篇 |
免费 | 595篇 |
国内免费 | 1296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02篇 |
大气科学 | 229篇 |
地球物理 | 408篇 |
地质学 | 2353篇 |
海洋学 | 496篇 |
天文学 | 42篇 |
综合类 | 190篇 |
自然地理 | 33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6篇 |
2023年 | 84篇 |
2022年 | 166篇 |
2021年 | 238篇 |
2020年 | 196篇 |
2019年 | 216篇 |
2018年 | 176篇 |
2017年 | 178篇 |
2016年 | 152篇 |
2015年 | 212篇 |
2014年 | 177篇 |
2013年 | 204篇 |
2012年 | 254篇 |
2011年 | 268篇 |
2010年 | 237篇 |
2009年 | 218篇 |
2008年 | 220篇 |
2007年 | 178篇 |
2006年 | 226篇 |
2005年 | 174篇 |
2004年 | 142篇 |
2003年 | 105篇 |
2002年 | 104篇 |
2001年 | 100篇 |
2000年 | 67篇 |
1999年 | 26篇 |
1998年 | 24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3篇 |
1993年 | 2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4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2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4篇 |
1982年 | 4篇 |
1981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2篇 |
1973年 | 2篇 |
1964年 | 2篇 |
1963年 | 1篇 |
1960年 | 2篇 |
1957年 | 1篇 |
1947年 | 1篇 |
193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4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992.
吉林六批叶沟含金剪切带地质特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六批叶沟含金剪切带位于吉林夹皮沟金矿以南的三道溜河一带,属夹皮沟金矿NW向控矿构造的南东延伸。通过对含金剪切带的空间展布、岩石组合、变形结构特征和金矿化特征等的初步研究,认为剪切带内的金矿(化)体是多次含矿热液活动叠加的结果,产于脆—韧性剪切带内的金矿床,具有大型规模远景。初步认为主要成矿期是中生代微晶闪长岩定位之后的晚印支期。 相似文献
993.
通过垃圾焚烧灰对模拟垃圾渗滤液重金属废水的正交吸附实验研究,并讨论其对重金属吸附的一般规律及pH、加入量和振荡时间几个影响因素对吸附效果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一定的pH、加入量和振荡时间下,垃圾焚烧灰对Pb、Ni、Cd、Mn、Zn、Cr有一定的吸附效果,最大吸附率分别可以达到100%、84.18%、96.74%、93.52%、99%、81.69%.焚烧灰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表现为Pb>Mn>Cd>Zn>Ni>Cr.各影响因素对重金属吸附效率的影响大小顺序表现为pH>加入量>振荡时间,pH值对吸附率的影响最大,为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94.
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石英及重晶石镇旬铅锌矿田的主要矿物,不同世代的闪锌矿,其形态,颜色及矿物共生组合的差异,反映了形成条件的差异,主要矿物的化学成份。微量元素含量,反映了本区铅锌矿床与西成一凤太地区的喷流沉积改造型铅放床一样,即与国内岩浆热液型铅锌矿床有相似之处,更与典型的沉积改造型铅锌矿床类型。 相似文献
995.
996.
中国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与理论技术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新世纪非常规油气获战略突破,微纳米孔喉页岩系统油气成为油气资源接替的重要新领域,非常规油气资源在能源格局中的地位愈发重要。致密气、煤层气、重油、沥青砂等已成为勘探开发的重点领域,致密油成为亮点领域,页岩气成为热点领域。中国在致密气、页岩气、致密油、煤层气等非常规油气资源勘探开发获重要突破,油页岩、天然气水合物、重油、油砂矿等获重要进展,初步评价中国非常规石油资源量(223~263)×10~8t,天然气资源量(890~1260)×10~(12)m~3。中国非常规油气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细粒沉积学在陆相敞流湖盆大型浅水三角洲砂体、湖盆中心砂质碎屑流沉积、海陆相细粒沉积等研究新进展,提供了盆地中心储集体形成和分布的理论依据;非常规储层地质学在研究方法技术、多尺度数据融合、地层条件物理模拟等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多方法多尺度整体表征非常规储层已成为研究热点,推动了非常规油气地质学地质理论和方法技术快速发展;创新发展了连续型油气聚集理论,构建了非常规油气地质学理论体系框架,明确了非常规油气地质研究的内涵、地质特征、形成机理、分布规律和核心技术,为大面积非常规油气规模勘探开发奠定了理论基础;非常规油气勘探开发技术方法快速发展,涌现了烃源性、岩性、物性、脆性、含油气性与应力各向异性评价等"六特性"、"甜点区"地质一工程综合评价等核心评价方法,微地震监测、水平井钻完井、"工厂化"生产、"人工油气藏"等开发工程核心理念和技术,推动非常规油气"革命性发展"。非常规油气的突破,带来了坚持理论创新、坚持核心技术进步等4点重要启示,对延长石油工业生命周期、推动理论技术升级换代、改变能源格局具有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997.
Huguangyan Maar Lake is a typical maar lake in the southeast of China.It is well preserved and not disturbed by anthropogenic activities.In this study,microbial community structures in sediment and water samples from Huguangyan Maar Lake were investigated using a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method.We foun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microbial community compositions of the water and the sediment.The sediment samples contained more diverse Bacteria and Archaea than did the water samples.Actinobacteria,Betaproteobacteria,Cyanobacteria,and Deltaproteobacteria predominated in the water samples while Deltaproteobacteria,Anaerolineae,Nitrospira,and Dehalococcoidia were the major bacterial groups in the sediment.As for Archaea,Woesearchaeota(DHVEG-6),unclassified Archaea,and Deep Sea Euryarchaeotic Group were detected at higher abundances in the water,whereas the Miscellaneous Crenarchaeotic Group,Thermoplasmata,and Methanomicrobia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abundant in the sediment.Interactions between Bacteria and Archaea were common in both the water column and the sediment.The concentrations of major nutrients(NO_3~-,PO_4~(3-),SiO_3~(2-)and NH_4~+)shaped the microbial population structures in the water.At the higher phylogenetic levels including phylum and class,many of the dominant groups were those that were also abundant in other lakes;however,novel microbial populations(unclassified)were often seen at the lower phylogenetic levels.Our study lays a foundation for examining microbial biogeochemical cycling in sequestered lakes or reservoirs. 相似文献
998.
土水特征曲线是描述非饱和土特性的重要曲线, 准确测量该曲线是非饱和土力学研究的关键之一。本文基于GCTS土水特征曲线(SWCC)仪对原状黄土进行试验, 研究影响试验的各种因素及相关异常现象。实验结果表明:(1)由于兰州气候干燥和试验周期长, 蒸发效应在试验中持续存在, 严重影响试验结果。本文标定了该仪器在兰州地区一年四季的蒸发量, 用于修正测量结果, (2)高进气值陶土板是该仪器的核心部件, 直接影响试验时长和测试结果, 选择进气值5bar陶土板既匹配黄土基质吸力范围又缩短试验时间, (3)由于仪器结构导致的压力差, 可通过选择减湿试验方式, 避免此影响, 减少实验误差。根据上述研究结果, 对黄土SWCC试验提出建议和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999.
以方家沟沟掌台地上的十六国末期赫连伦墓地和沟口汉墓群为依据,确定出方家沟流域现代侵蚀沟的地貌年龄上限为北魏太武帝始光二年(425 A D)。结合现代侵蚀沟地貌年龄计算公式,最终确定其现代侵蚀沟初始侵蚀年代为唐贞元五年(789 A D)前后。根据洪河流域20多年来的侵蚀模数值,计算方家沟流域1 129 a来的侵蚀总量。在1∶10 000地形图上测得方家沟流域现代侵蚀沟的空腔体积。在此基础上,以今天地貌为基准,复原其地貌至唐初,并虚拟绘制出地貌复原图。结果显示,至少到唐初,方家沟流域还是低丘宽谷地貌,不存在深陷的V型谷,V型谷形成的时间要稍晚一些。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陇东盆地泾河的三、四级支流和部分一、二级支流流域。复原结果很好地支持了历史时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日趋严重这一结论。 相似文献
1000.
对常用于星载SAR影像正射纠正的R-D模型与共线模型的原理及各解算步骤中存在的共性与异性进行了分析,并利用实地布设的角反射实验数据对两种模型的解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表明,两种模型建立在不同的原理、假设基础之上,其内部相同物理参数的解算结果也有差异,但两个模型的精度输出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