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311篇 |
免费 | 1368篇 |
国内免费 | 208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818篇 |
大气科学 | 648篇 |
地球物理 | 1162篇 |
地质学 | 3723篇 |
海洋学 | 1151篇 |
天文学 | 55篇 |
综合类 | 414篇 |
自然地理 | 79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81篇 |
2023年 | 219篇 |
2022年 | 392篇 |
2021年 | 447篇 |
2020年 | 378篇 |
2019年 | 431篇 |
2018年 | 360篇 |
2017年 | 331篇 |
2016年 | 384篇 |
2015年 | 352篇 |
2014年 | 359篇 |
2013年 | 447篇 |
2012年 | 538篇 |
2011年 | 442篇 |
2010年 | 486篇 |
2009年 | 448篇 |
2008年 | 486篇 |
2007年 | 441篇 |
2006年 | 389篇 |
2005年 | 297篇 |
2004年 | 245篇 |
2003年 | 161篇 |
2002年 | 185篇 |
2001年 | 152篇 |
2000年 | 108篇 |
1999年 | 63篇 |
1998年 | 27篇 |
1997年 | 14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11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8篇 |
1991年 | 6篇 |
1990年 | 10篇 |
1989年 | 4篇 |
1988年 | 3篇 |
1987年 | 2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2篇 |
1984年 | 6篇 |
1983年 | 4篇 |
1981年 | 1篇 |
1980年 | 1篇 |
1979年 | 5篇 |
1975年 | 1篇 |
1964年 | 2篇 |
1957年 | 3篇 |
1954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7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采用部门间影响模式比较计划(ISI-MIP)的气候模式,确定全球升温1.5℃和2.0℃出现的时间,并结合农业技术转移决策支持系统(DSSAT)模型模拟小麦的产量,最终选取4套数据对比研究中国小麦区温度和降水变化特征以及各区域小麦产量变化趋势,综合评价了不同升温情景对中国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在全球升温1.5℃和2.0℃背景下,我国小麦生育期内温度相对于工业革命前分别升高1.17℃和1.81℃。两种升温情景下我国春麦区升温幅度大于冬麦区升温幅度。春麦区中新疆春麦区升温幅度最大,西北春麦区升温幅度最小;冬麦区中温度变化最大和最小的麦区分别为西南冬麦区和黄淮冬麦区。(2)在全球升温1.5℃和2.0℃情景下,我国小麦生育期内降水相对于历史时段(1986—2005年)分别增加9.1%和11.3%。从各麦区来看,两种升温情景下春麦区降水增加幅度略大于冬麦区的增加幅度。所有麦区中只有新疆春麦区降水低于历史时段降水。春麦区降水增加幅度最大的麦区为北部春麦区。冬麦区中降水增加较大的麦区为北部冬麦区和黄淮冬麦区,降水增加较小的麦区为华南冬麦区和西南冬麦区。(3)两种升温情景下,我国小麦单产相对于历史时段(1986—2005年)平均减产分别为5.2%和4.6%,两种升温情景对中国小麦产量并没有显著的差异。在全球升温大背景下我国春小麦主要呈现增产趋势,冬小麦主要呈现减产趋势。减产幅度较大的麦区为华南冬麦区和青藏春麦区,增产幅度最大的麦区为西北春麦区。从各麦区产量减产面积比例上看,我国各麦区减产面积所占比例趋势为从北向南由多变少再变多,其中华南冬麦区减产面积所占比例最大,北部冬麦区最小。 相似文献
992.
通过泥质砂岩单轴压缩蠕变试验,揭示岩石蠕变变形与破坏的特点,反映了不同应力路径下的岩石蠕变速率与发展过程,建立了泥质砂岩的非线性蠕变模型,并通过对试件施加侧向刚性约束和锚固约束,以反映地下工程围岩在平面应变状态和支护状态下的蠕变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锚固约束可以显著提高岩石发生稳定蠕变的应力阀值,减缓蠕变速率。根据改进的蠕变方程进行试验数据的拟合,确定了改进的西原模型蠕变方程中的各物理量。与单轴蠕变试验结果对比表明,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较好,说明改进的西原模型可较好地反映岩石加锚后的蠕变特征。研究结果对深部地下工程围岩的变形与稳定控制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93.
为了确定百花水库营养盐变化特征,选取百花水库5个监测点2014年1月-2018年7月共28个月份的水质实测数据,分析溶解氧、高锰酸盐指数、氨氮、总磷和总氮的年际变化特征.采用基于熵权法赋权的贝叶斯理论对5个监测点的水质综合状况进行评价,并结合水库的实际状况,从生态修复、工业污染源、沉积物中营养盐、水库季节性热分层及农业与生活污染源5个方面对其水质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4-2018年水体环境波动较大;除总氮外,各污染指标浓度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综合水质后验概率表明百花水库水质有逐渐变差的趋势;总氮和总磷治理应成为百花水库污染治理的主要方面;生态修复工程的开展和工业污染源的削减是百花水库水质转好的主要影响因素,农业与生活污染源的增加是百花水库水质转差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994.
995.
SHEN Huanting Institute of Esturaine Coastal Research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LI Jiufa Institute of Esturaine Coastal Research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ZHU Huifang Institute of Esturaine Coastal Research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HAN Mingbao Institute of Esturaine Coastal Research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China ZHOU Fugen 《国际泥沙研究》1992,(3)
The Changjiang River is characterized by the enormous volume of runoff and the great amount of sediment load with remarkable seasonal variation. The annual runoff sometimes is respondent to the amount of sediment load, and sometimes not. The amount of monthly sediment load after the month of the maximum runoff is larger than those before the month. The sediment concentration and net quantity of sediment transport in the vicinity of the river mouth varies greatly in time between the ebb and flood, spring and neap, and dry seasons and flood seasons. The three bifurcations also have differences in concentration and net quantity in space. Even in the same bifurcation they have differences in and out of the sand bar. At present, the North Channel is the main passage for water and sediment load emptying into the sea from the Changjiang River. More than 50 percent of the sediments from the river basin are deposited nearby the South Branch entrance and the main depositional area is situated in subaqueous delta off the South Channel. Between 122°30'E and 123°E is an important boundary for eastward sediment dispersion from which the suspended sediment are dispersed towards the east by south. 相似文献
996.
造山型金矿形成于汇聚板块边缘,俯冲增生或碰撞造山体制,是现代矿床学研究的热点之一。西准噶尔地区有几十个造山型金矿,但其究竟形成在洋壳俯冲增生造山过程还是洋盆闭合后的碰撞造山过程,尚不清楚。本文系统总结了西准噶尔地区造山型金矿的时空分布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发现它们主要赋存于达拉布特断裂西北侧,可分为安齐(包括哈图金矿)和萨尔托海(包括萨Ⅰ金矿)两个成矿带;成矿作用受控于达拉布特走滑断裂引发的区域变质变形事件,矿体主要赋存于中晚石炭世变质火山沉积岩或蛇绿岩中,发育NaCl—H_2O—CO_(2 )±CH_(4 )±N_2流体包裹体体系,成矿温度为170~380℃,成矿流体主要为变质热液,晚期为大气降水热液;成矿同位素年龄为271~300 Ma,已有资料显示西准噶尔地区存在多期次俯冲增生作用,并于晚石炭世—早二叠世消减完毕。而造山型金矿广泛发育的达拉布特西北侧古洋盆闭合于308~328 Ma,此后为大陆碰撞造山体制,因此西准噶尔造山型金矿形成于大陆碰撞造山体制,适合于碰撞造山成岩成矿和流体作用模式。晚石炭世—早二叠世,达拉布特地区陆—陆或弧陆碰撞过程中,大规模的韧脆性剪切变形及区域变质事件导致地层及围岩中不稳定组分发生变质活化,形成含矿变质流体,流体向上运移至韧—脆性转换带内形成了西准噶尔造山型金矿成矿系统。 相似文献
997.
混凝土徐变作用能够增大桩身弯曲变形,占用设计冗余。增大受拉侧混凝土裂缝宽度,降低结构耐久性。由于抗滑桩嵌固段属于隐蔽工程,无法及时发现此类问题,故将会对防治工程造成安全隐患。本文采用在抗滑桩埋设应变计,定期监测桩身应变数值的方法,研究了悬臂式抗滑桩在成桩后至一定时期内的实际受力变形情况。特别是对工程运行初期混凝土徐变作用下的桩身变形情况,进行了分析与总结,最后提出了抗滑桩设计时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998.
冻结-冻融过程中水分运移机理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为研究冻结-冻融过程中水分运移机理,在天山北麓平原通过人为控制潜水不同埋深条件下的模拟试验和田间土壤水分运移观测试验,分析了土壤水势分布和土壤含水量分布特征,发现冻结过程不同潜水埋深条件下的土壤水分运移机理、土壤水与潜水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有明显差异.在冻结过程中,潜水浅埋条件下,冻结层下界面与潜水面之间土壤水分运移状态呈上渗型,土壤水向冻结层下界面处运移、积累,同时引起潜水蒸发损耗使潜水位下降,表现出地下水向土壤水转化的基本特征.潜水深埋区,土壤水分运移状态呈上渗-入渗型,同样土壤水向冻结层下界面处运移、积累,同时潜水得到一定的入渗补给并使潜水位上升,表现为土壤水向地下水转化的特征.冻融过程中对于不同潜水埋深,由原来各自的土壤水分运移状态均逐渐转变为入渗型,形成潜水入渗补给,表现为土壤水向地下水转化的特征.冻融期是土壤水资源、地下水资源形成的重要时期,对于干旱少雨的西北地区而言,冻融水的形成、运移和入渗补给地下水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意义. 相似文献
999.
枯桩杈断裂南北两侧的构造蚀变岩型金矿 ,在矿体规模、矿化强度、矿物组合等 ,因受后期断裂破坏而存在明显不同。初步研究认为 ,这是矿床沿垂向变化特征的反映 ,是枯桩杈断裂在成矿后的活动造成的。该断裂以南矿体剥蚀程度较浅 ,向深部矿化增强的趋势明显 ,深部找矿有很大潜力 相似文献
1000.
衡水地区地裂缝空间发育特征与地下水位降深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浅层地震法及高密度电阻率法物探对河北衡水地区最近发现的3条地裂缝调查,探明了地裂缝地下发育深度、宽度、倾向等,发现地裂缝在地表与地下发育特征有明显不同:地表以一条地裂缝存在,在地下深处则以裂缝带发育,裂缝带两侧裂缝埋深不同,地下裂缝形态表现为上窄下宽。对该地区深层钻探、水文地质和多年地下水开采等资料分析表明,该地区的地裂缝是地质历史时期地质构造活动产物,开采深层地下水等资源则是促使地裂缝发展的主要原因。通过对不同地点地裂缝发育深度与近36年以来地下水水位降深的关系分析,结果显示:不同地区地裂缝发育深度与相应深层地下水水位降深呈线性关系。研究成果对地裂缝机理研究及预防开采深层地下水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