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675篇
  免费   2366篇
  国内免费   3384篇
测绘学   1551篇
大气科学   1445篇
地球物理   1971篇
地质学   5956篇
海洋学   1924篇
天文学   207篇
综合类   891篇
自然地理   1480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286篇
  2022年   743篇
  2021年   857篇
  2020年   677篇
  2019年   778篇
  2018年   663篇
  2017年   644篇
  2016年   703篇
  2015年   683篇
  2014年   655篇
  2013年   830篇
  2012年   923篇
  2011年   798篇
  2010年   850篇
  2009年   719篇
  2008年   791篇
  2007年   681篇
  2006年   590篇
  2005年   450篇
  2004年   381篇
  2003年   288篇
  2002年   353篇
  2001年   301篇
  2000年   211篇
  1999年   140篇
  1998年   66篇
  1997年   49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9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7篇
  1992年   2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8篇
  197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6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泸沽湖机场的北东端存在高填方边坡,其稳定性对机场影响重大,笔者对填方边坡的稳定性做了计算,并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列举了提高边坡稳定性的一些具体措施,为该机场的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2.
青岛市土地储备整理中心围绕工作目标,积极应对市场变化,科学制定土地供应计划,降低房地产开发成本,做好储备土地推介等工作,促进了土地储备工作健康稳定发展,并全面推进了一批老城区企业搬迁,为青岛市经济发展及各项民生工程做好用地服务。  相似文献   
993.
在调研山东省土地综合整治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当前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建立土地综合整治动态管理信息系统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提出基于3S技术、ArcGIS软件平台、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构建土地综合整治动态管理信息系统的设想,有利于提升山东省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994.
鱼洞子杂岩是秦岭地区最古老的复杂的地质体。前人对鱼洞子杂岩不同的地质体采用多种方法进行了年龄测定,但结果差异较大,且总体测试精度不高。依据锆石CL影像的特征,结合锆石成因分析和锆石微区的U-Pb同位素,进行了LA-ICP-MS测定,在鱼洞子杂岩糜棱岩化细粒黑云母花岗岩和强片理化黑云母花岗岩中分别获得2661Ma±17Ma和2703Ma±26Ma的岩浆结晶年龄,同时在糜棱岩化细粒黑云母花岗岩中获得2647Ma±65Ma的变质锆石年龄。其中2703Ma±26Ma是秦岭造山带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侵入岩的形成年龄,为研究秦岭造山带早前寒武纪构造岩浆事件和地球早期的形成演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相似文献   
995.
西藏墨竹工卡地区甲玛矽卡岩型铜多金属矿体的变化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甲玛矽卡岩型矿体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矿体主要区域化变量矿石品位半变异函数的分析,建立了相应的半变异函数的球状模型,从而求得矿体主要变化方向上的滞后距、块金值、变程等参数。根据这些参数,求得矽卡岩型矿体的铜钼矿体主元素Cu、Mo品位在各方向上的变化性质系数为0.45,表明铜钼矿体中主元素品位在走向、倾向和垂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坐标性变化;而铅锌矿体中Pb在各方向上的变化性质系数为0.58,Zn变化性质系数为0.5,显示铅锌矿体中主元素品位在走向、倾向和垂向上均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变化。Cu、Mo、Pb、Zn品位变化程度系数在走向、倾向方向均大于0.9,表明矿体内的矿石品位变化程度是极复杂的。Cu、Mo在垂向上的变化程度系数值均在0.6~0.8之间,变化程度中等;Pb、Zn垂向上的变化程度系数值介于0.3~0.6之间,变化程度较简单。据此认为,控制矿体变化的因素主要是由斑岩-矽卡岩型矿床的成因所决定的,矿体形成时存在多阶段的矿化叠加,使有用矿物、成矿元素具有明显的分带性。  相似文献   
996.
李静  吴静  韩润生 《地质通报》2010,29(6):945-952
上白垩统马头山组六苴段中亚段(K2ml2)是云南六苴砂岩型铜矿区内含铜层位之一.六苴段中亚段含铜砂岩Mo、Cd、As、Cu等亲硫元素富集.微量元素多富集于浅色砂岩中,向紫色砂岩一侧逐渐亏损,呈现分带特征.铜矿石V/(V+Ni)值大于0.7,反映缺氧环境的特点.稀土元素总量(∑REE)101.71×106~157.55×10-6,稀土元素分配模式为Eu、Ce亏损-轻稀土元素富集型.从铜矿石→浅色矿化砂岩→浅色无矿砂岩,随着铜含量的降低,Mo、Cd、As、Hg平均含量逐渐降低,∑REE与高场强元素Nb、Zr、Hf、Th平均含量逐渐升高.六苴段中亚段砂岩具"矿源层"的特征,铜矿石与围岩具物源一致性,铜矿石在弱碱性、还原条件下由砂岩经水-岩作用形成,与六苴铜矿床(K2ml1)成矿机理相似.小河地段纵向上从北向南,六苴段中亚段中铜矿化的能力逐渐减弱,推测矿化带在走向上向西(紫色砂岩一侧)发生了偏移.  相似文献   
997.
开发利用华北东部低海拔平原浅层弱渗透含水层地下水,是挖掘水土资源潜力与提高光热生物环境资源利用水平的关键问题。通过借鉴国内外经验和现场勘查设计施工,在天津、沧州、衡水和济阳等地成功建立了"抽咸换淡辐射井"、"河水-雨洪水-潜水循环利用井"、"虹吸连通增采井"等不同类型示范工程,取得了在低成本条件下的良好效果。这既解决了淡水、微咸水、甚至是咸水地区的农业灌溉用水问题,也使浅层咸水大规模改造利用成为可能,为合理开发利用水土资源开辟了一条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998.
滇西三江地区中新生代“盆山”耦合运动学过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滇西三江地区中新生代盆山格局是研究盆山耦合的典型实例。本文通过解析该区叠加构造变形期次和样式,理清其中新生代的盆山耦合关系,并探讨思茅盆地对相邻造山演化的沉积响应过程。研究表明,三江地区经历了主碰撞造山带与前陆盆地耦合(T1-T2)、后碰撞造山带与伸展盆地耦合(T3-K)以及陆内"盆山"共变(E-Q)三个盆山耦合运动学过程。兰坪-盆地内复理石、山前磨拉石到红色碎屑岩的沉积序列响应了相邻造山带从主碰撞阶段向后碰撞阶段的演化,该阶段盆地转换过程受控于拆沉作用和岩浆底侵作用等深部动力学机制。  相似文献   
999.
1000.
This study focused on the ferric sulfate precipitates formed during the culture of 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A. ferrooxidans) in a modified 9K medium by applying a potential control on the electrode. X-ray diffraction (XRD), environmental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 (ESEM), Raman spectroscopy (Raman) and 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 (FTIR) were carried out to characterize and identify the precipitates which were formed, respectively, in the electrochemical cultivation with a fixed cathode potential (bias-experiment) and in the conventional batch cultivation without cathode potential control (no-bias-experimen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K-jarosite presented in both experiments while NH4-jarosite and schwertmannite were only found in the no-bias-experiment. The formation of different precipitates c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different growth statuses and rates of A. ferrooxidans and the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Fe3+. In the bias-experiment, external electrons reproduced Fe2+ and promoted the growth of A. ferrooxidans, thus resulting in the low Fe3+ concentration and the rapid depletion of NH4 + as the nitrogen source, in which K-jarosite was preferentially formed. In the no-bias-experiment, the lower concentration of A. ferrooxidans was observed, which was due to the continuous consumption of Fe2+ by bacteria, thus resulting in the relatively higher Fe3+ and the NH4 + concentration in culture. The high concentration of Fe3+ favored the precipitation of the solid solution of K-NH4-H3O jarosite, and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schwertmannite after K+ and NH4 + were deplet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