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0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28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31.
旨在研究柔性支撑推进系统对桨–轴–艇耦合系统振动噪声的影响。建立柔性支撑推进系统–艇体耦合系统数值模型,基于有限元/边界元法计算螺旋桨纵向、水平及垂向激励力下柔性支撑推进系统–艇体耦合系统的声振特性,并与传统支撑方案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艇体较大的辐射噪声主要由轴系–筏架耦合模态导致,合理提高筏架质量和刚度有利于降低艇体辐射噪声;相较于传统支撑,采用柔性支撑可明显降低艇体的辐射噪声,其中在螺旋桨纵向激励下降低 14.65 dB,水平激励下降低 4.48 dB,垂向激励下降低 8.36 dB。 采用柔性支撑推进系统可降低艇体辐射噪声,为桨–轴–艇耦合系统振动噪声控制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2.
本文介绍26Al/10Be埋藏测年的基本原理和最新进展,并分析了其数据误差的主要来源:仪器测量引起的计数统计误差和相关物理常数引起的系统误差.该法最重要的假设前提为“简单恒态侵蚀模式”,同一层位多个石英质砾石26Al-10Be等时线和21Ne-26Al-10Be三核素埋藏测年法有可能揭示样品是否符合这一假设前提.取自周口店第1地点第8~9层的3件石英质石制品和1个石英砂样的29Al-10Be等时线过坐标原点,且其斜率给出的年代与单个样品年代的加权平均值在误差范围内吻合,为这些样品没有系统显著偏老倾向的有力证据.宇生核素埋藏测年法理化基础坚实,独立于其他测年技术,应用范围正值我国年代研究的“盲段”,样品为广泛分布的石英矿物,应可为我国早更新世人类遗址年代系列的建立作出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33.
NCEP/CFS模式对东亚夏季延伸预报的检验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NCEP的气候预报系统(C1imate Forecast System,CFS)所提供的1981-2004年历史回报试验结果,检验和评估了该系统对夏季东亚地区大气环流的预报技巧和系统误差;在此基础卜通过提取模式预报和观测的10~20 d及30~60 d低频振荡分量,重点对我国南方3次典型持续性暴雨过程的预报技巧进行检验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CFS系统对东亚整体大气环流逐日预报的可靠时效为5 d左右,60°N以北的对流层中高层高度场预报系统性偏低,而在40°~60°N则为系统性偏高.系统性误差随预报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但10 d以上预报的系统性误差大小和空间分布逐渐趋于稳定;CFS系统对低频分量的延伸期预报技巧好于对其整体大气环流的预报技巧,并且在典型持续性暴雨过程中,CFS系统对影响强降水过程的主要环流系统低频振荡特征有一定预报能力.  相似文献   
34.
2014年12月至2015年3月,对鄱阳湖南矶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同域分布的3种涉禽——白鹤(Leucogeranus leucogeranus)、苍鹭(Ardea cinerea)和白琵鹭(Platalea leucorodia)的越冬行为进行了比较研究。白鹤的主要行为是取食(82.60±6.57)%和警戒(10.38±3.93)%,其取食行为发生频次比例远高于苍鹭[(8.62±4.84)%]和白琵鹭[(25.70±25.15)%],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1边走边取食的白鹤和白琵鹭在取食时,比苍鹭消耗更多的能量,它们通过花费更多的取食时间,来弥补能量的消耗,2植食性动物(白鹤)相对于肉食性动物(苍鹭和白琵鹭)需投入大量时间摄取食物,才能获得足够的能量收入;白琵鹭和苍鹭的主要行为包括静栖和取食,但白琵鹭取食所占的比例高于苍鹭,静栖所占比例低于苍鹭,表明白琵鹭和苍鹭对能量的获取和消耗存在一定的权衡,分别采取不同的行为对策。3种涉禽行为节律的研究结果显示,1白鹤仅警戒无显著节律变化,其余各行为节律都变化显著,各时段的取食行为频次比例较高;2苍鹭的静栖和取食无显著节律变化,各时段的取食发生频次比例较低;3白琵鹭的取食表现出早晨(7︰00~7︰59)、傍晚(17︰00~)发生频次比例较大,静栖发生频次比例峰值出现在13︰00~13︰59。3种涉禽取食高峰时段不同步,利于它们获得最大化的适合度,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种间竞争,避免了食物资源利用的激烈竞争,以达到共存。  相似文献   
35.
基于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的降水延伸预报试验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代表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特征的850 hPa纬向风EOF分解的前两个主成分,定义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指数,并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测中心第2代气候预报系统 (NCEP Climate Forecast System Version 2, NCEP/CFSv2) 提供的1982—2009年逐日回算预报场计算了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指数的预报值,用于我国南方地区持续性强降水的预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利用南海夏季风季节内振荡实时监测指数与模式直接预报降水量相结合的统计动力延伸预报方法,能够有效提高季节内降水分量的预报效果。同时,该方法能够避免末端数据损失,修正了对模式预报降水直接进行带通滤波而导致的负相关现象,并起到消除模式系统误差的作用。  相似文献   
36.
顾及不确定性影响的变形概率预报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变形预报的不确定性,以MCMC算法和贝叶斯预测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变形概率预报方法,该方法以概率分布的形式描述变形预报的不确定性,通过概率规则实现预报的递推过程。利用宁杭高速路基沉降数据进行数值计算,定量分析了预报值及其可靠性区间等信息,并与最小二乘估计、免疫算法的预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37.
Liu  Zaohong  Jiang  Zhangzejun  Xu  Chen  Cai  Guanjun  Zhan  Jian 《Natural Hazards》2021,108(2):1545-1567
Natural Hazards - Over the past few years, urban waterlogging disasters have caused serious losses to the national economy of China; therefore, creating technology for assessing waterlogging risk...  相似文献   
38.
黑色葡萄状穗霉纤维素酶的纯化和性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筛选所得的黑色葡萄状穗霉 (Stachybotrys atra) S6 0 7发酵培养 96 h,发酵液离心去除菌体 ,上清液经超滤、Sephadex- G10 0柱层析、DEAE- Sepharose fast flow弱阴离子交换层析、CM-Sepharose fast flow阳离子交换层析、Q- Sepharose fast flow强阴离子交换层析及置换层析等步骤 ,得到了 4种电泳纯的酶组分 ,即内切纤维素酶 EG 、EG 、EG 和 β葡萄糖苷酶 (β Gase)。利用 SDS- PAGE测得 4种酶组分的分子量分别是 78.3、5 8.1、72 .4和 5 5 .6 k Da。 3种内切酶组分的最适温度都是 5 0℃ ,β-葡萄糖苷酶为 5 5℃ ,它们的最适 p H值分别是 6 .0、7.0、6 .5和 6 .0。底物专一性的实验表明 ,内切酶 、 、 都可作用于木聚糖。  相似文献   
39.
基于低频振荡特征的夏季江淮持续性降水延伸期预报方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陈官军  魏凤英 《大气科学》2012,36(3):633-644
本文利用1981~2008年我国南方地区200站逐日降水量、NCEP再分析资料和NCEP气候预报系统 (CFS) 的模式回算数据, 针对降水低频信号, 分析了江淮地区夏季降水的延伸期可预报性, 并选取对江淮持续性强降水有显著影响的东亚环流指数作为预报因子, 以降水20~50天低频分量作为预报量, 进行了针对江淮地区夏季持续性强降水过程的延伸期预报试验。结果表明, 江淮地区夏季降水具有明显的20~50天周期的低频振荡特征。降水的20~50天低频振荡, 尤其是峰谷值位相的变化与实际降水集中期和中断期的交替有较好的关系, 研究20~50天降水低频分量的延伸预报, 对于江淮地区夏季持续性强降水过程的延伸预报有一定的指示意义。本文尝试提出一种基于大气环流低频信号和数值模式预报产品的动力与统计相结合的预报方法, 以期为江淮地区夏季持续性降水过程的延伸期预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0.
广西灵山断裂北段古地震事件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古地震研究主要集中于中国西部、华北等强震构造区,华南大陆因地处中强地震构造区,很少发生7.0级以上地震,古地震遗迹少。同时华南大陆气候湿润,雨水较多,人类改造活动频繁,古地震遗迹难以保存,鲜有与古地震研究相关的报道,广西灵山震区的古地震研究弥补了华南大陆古地震研究少的缺陷。本文采用槽探、地表破裂带分析及测年等方法,揭露了在广西灵山断裂北段曾发生至少4次地震事件,其中3次古地震事件,1次历史地震事件,时间分别为距今约>36 300、25 000、13 090、80 a(最后者即1936年6级地震),4次地震事件强度有逐渐减弱的趋势。该4次地震事件的平均重复间隔约12 073 a,比中国西部、华北等地的一些古地震复发间隔长,主要原因在于灵山震区构造活动强度相对较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