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5篇
  免费   142篇
  国内免费   103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30篇
地质学   158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2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105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58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27篇
  1997年   3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381.
断裂成因他源高压及其地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罗晓容 《地质学报》2004,78(5):641-648
开启断裂的活动造成其断开的渗透性地层之间的水动力连通 ,从而可在浅部地层产生极高超压。这种超压在形成机制、分布特征和识别标志等方面均与传统认识和讨论的类型大不相同。笔者等通过实例 ,分析了断裂成因他源高压的形成、分布及其对油气成藏的影响等。断裂连通系统中各渗透性地层内过剩压力完全一致 ,地层压力以静水压力梯度随深度增加 ;由构造应力或由地层压力为主导因素的断裂的形成对应着不同的压力形成机制、压力分布特征及演化过程 ;这类超压带之上的压力过渡带一般较薄 ,但受地层性质及超压形成后沉积速率的影响。这类高压的研究对于识别断裂活动、划分油气运聚单元、确定油气藏动力学过程、压力预测等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82.
IntroductionTengchongvolcanicclusterisoneofthefamousvolcanicactiveareasinourcountry.LocatedatthenortheasternsideoftheimpingingmarginofIndianandEurasiaplates,TengchongvolcanicareabelongstoBurmaarc-shapeseismictectonicsystemofHimalayasstrongseismicactivezone.Thiskindofcomplextectonicenvironmentmakesitanareaoffrequentearthquake,volcanoandhotspringactivitiesforonewhole.Itisoneoftheyoungestvolcanicareasinourcountrywithmorevolcanoes,widerangeandcompleteeruptionstyles.Thevolcanoactedfrequentlyfrom…  相似文献   
383.
中国大陆科学钻探(CCSD)680-1200米区段发育了多个韧性剪切带,带中主要岩石类型包括片麻岩和超高压榴辉岩。片麻岩中的变形石英、面理化榴辉岩中的拉长石榴石和绿辉石的应变轴比都表现为X>Y>Z,Flinn系数分别为0.11-0.27、0.22-0.23和0.23-0.24。随着糜棱岩化作用的增强,变形石英的C轴组构由Z轴极密逐渐向Y轴极密和叶理面上的大圆环带转变。在常温常压下测试了样品的波速,计算出片麻岩Vp和Vs的各向异性分别为30.17%-60.97%和11.52%-35.79%,榴辉岩Vp和Vs的各向异性分别为0.17%-11.19%和2.41%-6.70%。影响各向异性的主要因素有岩石的结构构造、矿物的晶格优选方位(LPO)、形态优选方位(SPO)和定向微裂隙。随着糜棱岩化作用的增强,岩石的P波各向异性逐 渐升高。变形岩石中的黑云母、石英、绿辉石的LPO和SPO是地震波各向异性的主要控制因素。饱水后的片麻岩样品的P波各向异性明显低于干燥片麻岩样品。在东海钻井中的强反射带主要是由于不同岩层之间的波阻抗差异而造成的,榴辉岩/强退变榴辉岩和黑云斜长片麻岩之间的接触界面会产生较强的地震深反射。此外,与LPO相关的地震波各向异性会增强地震波的反射,所以韧性剪切带中的糜棱岩化片麻岩可能是地震反射的良好载体。韧性剪切带中岩石弹性波速度的强各向  相似文献   
384.
华北克拉通1.8Ga镁铁质岩墙群是我国规模最大的岩墙群之一。在晋冀蒙交界地区,岩墙群表现为NNW和EW向近直立具有冷凝边结构的岩墙,它们产出于统一构造体制之下。单条岩墙的长度达几十公里,宽度0.5~100m,通常20m左右。可以根据岩墙产状和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将这些岩墙群分成三组,简记为S-Ⅰ、S-Ⅱ和S-EW,分别对应两组NNW向和一组EW向的岩墙群。岩墙的主要造岩矿物为单斜辉石和斜长石,其它矿物包括角闪石、Fe-Ti氧化物、黑云母、磷灰石、碱性长石和石英。S-Ⅱ能见到橄榄石斑晶及围绕橄榄石和单斜辉石颗粒生长的斜方辉石和角闪石反应边结构,以及斜长石正环带结构。S-Ⅰ相对低FeO(全)-TiO2-P2O5,成分为相对高MgO拉斑玄武岩,而S-Ⅱ高FeO(全)-TiO2-P2O5,由碱性到亚碱性高Fe玄武岩组成。S-EW包括高Fe拉斑玄武岩和安山岩。所有岩墙稀土总量(YREE)和轻稀土含量(LREE)较高。它们相对富集Ba、K和P,并且亏损Nb和Ta。S-Ⅱ和EW相对亏损Sr。分析表明,S-Ⅰ表现为不同程度部分熔融的特征,内部又有一定的分离结晶作用和地壳混染过程。S-Ⅱ表现为富铁贫硅(Fenner趋势)的分离结晶作用和明显的地壳混染,而S-EW表现为富硅贫铁(Bowen趋势)的演化过程,也有明显的地壳混染。我们认为岩墙群涉及两个或多个源区,可能是地幔柱背景下大陆伸展裂解的产物。  相似文献   
385.
罗红明  朱培民 《世界地质》2004,23(2):187-191,200
地震属性是具体表征和研究地震数据内部所包含的时间、振幅、频率、相位以及衰减特性的指标。序列属性分析法作为一种地震属性数据的统计分析方法,可以使很细微的、不易被发现的统计规律会变得很明显。提取选定对比层位的序列属性参数的均值,在分别对同一属性的各层位数据排序的基础上,对各层排序情况进行总体评价,分析预测储层的含油气情况。经过与井资料反演和高阶统计量分析结果对比验证,证明了本方法储层预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86.
锗橄榄石-尖晶石扭转大变形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Mg,Ni)2GeO4尖晶石一橄榄石集合体进行了高温高压扭转大变形实验研究。试验在一台高分辨率的气体介质试验机上进行,试验温度为1473K,围压为300MPa,应变率为10^-4~10^-5S^-1,剪切应力为80~250MPa,剪切应变为30%~700%。将变形后试件沿轴向切开进行了显微结构分析,确定了两相成分的比值。利用EBSD方法分别对变形前后试件中的橄榄石和尖晶石中的晶格最优取向(LPO)进行了测定,由微结构的差异确定了变形机制及两相材料的相对强度。  相似文献   
387.
Theresearchonthespace┐timecoherenceofXianshuihefaultzoneintheprocesofseismogenySHI-BIAOWANG(王时标)ZHEN-XINGYAO(姚振兴)Instituteof...  相似文献   
388.
利用湖南省丰富的地球化学基础资料,阐述了其在湖南高科技农业,环境评价,资源开发等方面的作用,并指出了大力开发地球化学信息的意义  相似文献   
389.
对辽西阜新地区晚太古宙韧性剪切变形变质岩石岩石学,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的研究表明,在中地壳环境下的韧性剪切变形变质进程中,岩石中的元素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异,主要表现为随变形强度的增加SiO2,Na2O,Zr等组分规律性减少,而Al2O3,CaO,FeO,MgO等常量元素、稀土元素以及Ba,Cr,Sr,Ni,Rb等微量元素规律性增加,本文认为剪切变形变质岩石的成分变异不仅仅是流体作用的结果,而且与剪切变形变质过程中的体积亏损相关。  相似文献   
390.
The Crust-Mantle Structure in Zhangbei-Shangyi Earthquake Area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e seismic data obtained from the wide angle reflection and refraction profiles that pass through Zhangjiakou area of Hebei Province were interpreted. Some conclusions drawn from the result are as follows: (1) The nearly EW-trending Zhangbei-Chongli crustal fault zone and WNW-trending Zhangjiakou-Bohai Sea deep crustal fault zone meet in the Zhangbei earthquake (Ms = 6.2) area; (2) At the intersection, the two deep crustal fault zones that stretch to the Moho and the discontinuities of interfaces within the crust form the path for large area basalt eruption in Hannuoba; (3) In the earthquake area, the local velocity reversal in the middle-upper crust and abnormal low velocity zone in the lower crust imply that the magmatic activity there is still fairly violent; and (4) The recent activity of Zhangjiakou-Bohai Sea deep crustal fault zone may be the main cause of the Zhangbei earthquak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