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6601篇 |
免费 | 7217篇 |
国内免费 | 386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3224篇 |
大气科学 | 2637篇 |
地球物理 | 3877篇 |
地质学 | 10940篇 |
海洋学 | 3086篇 |
天文学 | 322篇 |
综合类 | 1507篇 |
自然地理 | 2086篇 |
出版年
2025年 | 38篇 |
2024年 | 615篇 |
2023年 | 732篇 |
2022年 | 1142篇 |
2021年 | 1370篇 |
2020年 | 1144篇 |
2019年 | 1249篇 |
2018年 | 1143篇 |
2017年 | 1195篇 |
2016年 | 1166篇 |
2015年 | 1206篇 |
2014年 | 1256篇 |
2013年 | 1329篇 |
2012年 | 1440篇 |
2011年 | 1409篇 |
2010年 | 1400篇 |
2009年 | 1277篇 |
2008年 | 1264篇 |
2007年 | 1121篇 |
2006年 | 1020篇 |
2005年 | 868篇 |
2004年 | 679篇 |
2003年 | 503篇 |
2002年 | 524篇 |
2001年 | 519篇 |
2000年 | 406篇 |
1999年 | 316篇 |
1998年 | 193篇 |
1997年 | 181篇 |
1996年 | 130篇 |
1995年 | 132篇 |
1994年 | 127篇 |
1993年 | 116篇 |
1992年 | 92篇 |
1991年 | 55篇 |
1990年 | 47篇 |
1989年 | 44篇 |
1988年 | 52篇 |
1987年 | 31篇 |
1986年 | 24篇 |
1985年 | 16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13篇 |
1982年 | 15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15篇 |
1979年 | 13篇 |
1958年 | 4篇 |
1957年 | 4篇 |
1954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42.
43.
44.
枣庄地区岩溶地面塌陷成因与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枣庄地区第四系覆盖层厚5~10m,其结构上细下粗,下伏的奥陶系灰岩岩溶裂隙发育,岩溶地面塌陷主要集中在十里泉和丁庄—东王庄这两个最大的水源地。大量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位波动的幅度增大,潜蚀作用增强。当地下水位降至基岩面以下时,上覆土层的浮托力消失,产生失托加荷作用,同时在岩溶洞穴中出现的真空又对土层产生了吸蚀作用,上述各种作用均能破坏土层结构,最终导致地面塌陷。因此,在地面塌陷的防治上可采用调整地下水开采量,把水位波动带控制在基岩面以下,以避免地下水各种作用的破坏;在兴建工程建筑时,避开岩溶裂隙发育地段;对塌陷区及时进行相应的工程治理等。 相似文献
45.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发展,传统二维GIS应用系统的空间分析与表达已无法满足城市信息化管理的需求。三维GIS系统相对于二维GIS系统具有直观、准确的优点,是支撑智慧城市建设的核心技术。本文以广州市海珠区琶洲街为范围,设计了二三维一体化的城市三维仿真应用系统的体系结构,介绍了系统建设的技术路线,最后对应用系统的部分软件功能予以展示。本系统建设流程主要包括数据建设和应用系统开发两大部分,本文均予以详细阐述。由于需对海量的二三维数据进行融合存储并实时调度,而本系统底层利用的Skyline三维引擎支持实时的超大数据融合,因此,本系统具有良好的三维数据运载能力。 相似文献
46.
47.
为研究不同压裂介质影响下的绝对应力测值,利用大尺寸真三轴模拟水压致裂试验系统,用清水及密度分别为1.1、1.2、1.3、1.4 g/cm3的泥浆介质对400 mm×400 mm×400 mm的花岗岩试样进行了水压致裂室内试验,成功获取了连续的压力-时间曲线。利用6种方法识别压力-时间曲线的闭合压力点,与实加最小水平主应力( 5 MPa)对比,得出单切线等4种方法较为符合实际情况;在考虑试验系统柔度影响前提下,对比了实测和理论重张压力;最后分析了在持续泵压作用下岩石裂缝延伸的压力。试验结果表明,密度为1.1、1.2 g/cm3的泥浆介质对压力特征参数的取值影响较小,误差不超过1 MPa,但密度为1.3、1.4 g/cm3的泥浆介质对特征参数值影响很大。试验结果对水压致裂地应力测量技术在不同压裂介质影响下的适用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8.
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基于中国不同用地类型区域的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简单相关分析、典型相关分析以及聚类分析等方法,选取1999-2007年中国31个省市(除港澳台地区)的面板数据,对全国及不同用地类型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我国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的相互影响关系显著,产业结构的升级以及土地利用结构的优化相互作用,并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具有显著贡献:土地利用结构与社会经济结构的关系具有显著的区域差异性,基于不同用地类型区域的分析有助于二者量化关系规律的进一步显化:相应的政策含义是,土地宏观调控政策应与产业政策相协调,并兼具宏观政策和区域政策的双重特点. 相似文献
49.
50.
《山东省志·国土资源志(地质矿产篇)》从2008年8月经过重修篇目、收集资料、编写长编、几易文稿,至2010年年底形成了提交厅编委会、各方面专家评议的初稿。在编篡过程中,主要有如下体会和认识。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