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19篇
  免费   864篇
  国内免费   1053篇
测绘学   499篇
大气科学   778篇
地球物理   932篇
地质学   2129篇
海洋学   710篇
天文学   114篇
综合类   356篇
自然地理   61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70篇
  2022年   185篇
  2021年   278篇
  2020年   217篇
  2019年   243篇
  2018年   208篇
  2017年   213篇
  2016年   232篇
  2015年   238篇
  2014年   241篇
  2013年   314篇
  2012年   310篇
  2011年   328篇
  2010年   303篇
  2009年   316篇
  2008年   272篇
  2007年   299篇
  2006年   222篇
  2005年   187篇
  2004年   169篇
  2003年   116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13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135篇
  1998年   85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73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59篇
  1992年   54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17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6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1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21.
Rb-Sr isochron age of fluid inclusions in quartz from the Fuwan super-large silver deposit is 68 - 6 Ma, the silver deposit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μ values (10.67 - 10.95 ), which are much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ore-hosted Paleozoic strata and are close to those of ores hosted in the Proterozoic metamorphic basement in western Guangdong Province. Based on the Pb isotopic characteristics, coupled with much high background silver contents (200-1000ng/g) in the Proterozoic basement and relatively low silver contents in the Paleozoic strata in the region of the Sanshui Basin,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ore-forming material of the super-large silver deposit came mainly from the old basement. The super-large silver deposit related genetically to the intense volcanic activities during the Upper Cretaceous to Eogene. The formation of the Fuwan super-large silver deposit is controlled by the following favorable geological conditions : ( 1 ) The intersection of deep faults and contemporaneous faults at the margin of the Sanshui Basin led to the formation of an excellent structure as passageway for ore fluids; (2) The special ore-hosted rock association forms a ore gathering-trap structure that favors the precipitation of ore; (3) The silver-rich old basement, multi-stage mineralization and multi-episode volcanic activities which constitute a geothermal convection system.  相似文献   
122.
多功能水文频率分析计算软件的研制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多功能水文频率分析计算软件的设计及功能扩充,尤其是增加了采用鼠标拉动曲线直接屏幕适线的功能。本软件在生产实践中,获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不仅功能多,而且实用方便。  相似文献   
123.
一次强暴雨形成的动力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1998年7月武汉强暴雨的天气演变特征,并从理论上探讨了强暴雨形成的动力机制。结果表明:低空急流先于暴雨生成,暴雨最强时低空急流也最强;高空急流入口区右侧及低空急流左侧非热成风梯度的存在,使得中尺度不稳定波的波振幅出现空间不稳定现象,高空急流右侧不稳定波的波振幅和低空急流左侧不稳定波的波振幅向暴雨区增加,暴雨区恰为这两支波叠加后振幅最大的区域,高低空急流耦合下的非热成风、中尺度对流-对称不稳定可能是这类强暴雨产生的动力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24.
黄增保  金霞 《西北地质》2004,37(1):51-57
位于北祁连山造山带西段的昌马地区,1:5万东湾、三道湾幅区调在中寒武世地层中发现Leiosphaeridia,Lophosphaeridium,Cymatiosphaera,Retisphaeridium,Synsphaeridium,Multiplicisphaeridium,Retinarites等晚震旦世的藻类化石。据此,笔者将本区中寒武世地层解体为3部分:晚震旦世地层、早寒武世地层和中寒武世黑茨沟组。并对锅底坑蛇绿混杂岩带进行了确认,在此基础上对本区寒武纪构造演化模式作以探讨。  相似文献   
125.
基于对第二松花江流域上游小山、松山、两江水电站中长期水文预报研究成果,论述了综合中长期水文预报的研究思路和定性预报、定量预报的分析研究方法。该研究通过2002年实践检验,具有较高的预报精度。  相似文献   
126.
根据MapInfo在其它领域应用的原理,利用其包含图形信息对象的数据表是图形和数据之间有机结合的概念,从矿山生产勘探的管理特点出发,论述MapInfo在矿山生产勘探过程中对勘探资料图和储量计算表的对应管理,探讨了矿山生产勘探的管理过程数字化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27.
碳酸岩Sr、Nd、Pb 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碳酸岩是出露相对较少的幔源岩石,其中Sr与Nd是研究地幔物质组成的主要对象之一。本文统计了世界上主要碳酸岩的锶、钕、铅同位素组成特征;研究显示,碳酸岩源区主要是洋岛玄武岩高U/Pb的HIMU端员和富集端员(EM1或EM2)的混合作用;此外大部分碳酸岩的锶、钕同位素落在大洋玄武岩范围内;这些均表明其成因与地慢柱有密切联系。碳酸岩及与之共生的硅酸岩的同源或独立源区模式部很难充分解释两者同位素组成特征,逭反映碳酸岩的演化模式涉及更复杂的过程。可能是俯冲作用使碳酸岩源区经历不同时间和程度的富集、亏损过程导致地幔源区成分不均一。  相似文献   
128.
信息时代地图技术美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分析现代地图表现形式及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信息时代地图制图技术美的含义和地图技术美的表现形式。并在技术美创新理念指导下,对利用计算机技术和图形图像处理技术来改进地图符号设计,提高地图表现力进行了一些理论探讨和技术尝试.同时也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29.
130.
新疆北天山中东段地区震源参数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本文首先利用经验格林函数方法证明了新疆北天山中东段地区的震源谱基本满足ω-2 模型。在此基础上 ,通过对S波观测谱中的噪音、仪器、路径、场地等影响的逐一消除 ,得到了研究区 10 5次ML2 5~ 5 7地震的震源谱 ,进而根据Brune的圆盘震源模型计算了地震矩、应力降、震源半径等震源参数。结果表明 ,这些地震的标量地震矩M0 与ML 震级线性相关较好 ,关系为Log10 M0 =1 10ML+ 17 2 0 ;震源半径在 10 0~ 15 0 0m之间 ;应力降介于 1~ 16 0bar之间 ,优势分布于 1~ 10 0bar。地震矩与拐角频率的关系呈现出两段趋势 ,可能表明了研究区震源的多重标度特征 :当M0 小于 4× 10 2 1dyne cm时 (相当于ML4 0地震 ) ,应力降显示出对M0 有依赖关系 ;当M0 大于 4× 10 2 1dyne cm时 ,地震的应力降不依赖于M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