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1篇
  免费   542篇
  国内免费   1078篇
测绘学   824篇
大气科学   376篇
地球物理   425篇
地质学   1850篇
海洋学   551篇
天文学   24篇
综合类   212篇
自然地理   339篇
  2024年   49篇
  2023年   104篇
  2022年   161篇
  2021年   230篇
  2020年   151篇
  2019年   196篇
  2018年   172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209篇
  2015年   234篇
  2014年   228篇
  2013年   251篇
  2012年   245篇
  2011年   265篇
  2010年   275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246篇
  2007年   229篇
  2006年   252篇
  2005年   158篇
  2004年   117篇
  2003年   105篇
  2002年   86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4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1篇
  1957年   2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751.
在长江河口两翼广泛分布第一硬土层(FHSL),研究其形成机制及工程地质特性对工程建设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根据调查资料(钻孔935个,累计进尺42128 m)和试验资料,首次精确确认了长江河口北翼第一硬土层分布界线,研究了第一硬土层的形成年代、粒度特征、地球化学特征、工程地质特性等。研究表明:第一硬土层形成年龄为20 ~ 11 ka B.P.(多个光释光和14C测年资料) ;硬土层含水率随深度的增加有增大的趋势,表明气候自下向上逐渐变凉和变干;第一硬土层的颗粒级配、粒度分布频率曲线、C-M沉积图等特征显示,第一硬土层主要由粉砂、极细砂和粘土粒级组成,样品的粒度频率曲线主要呈单峰分布,反映出物质沉积前所受搬运营力性质单一,土体颗粒沉积以均匀悬浮占绝对优势,沉积环境是一种相对稳定的低能环境。第一硬土层的发育受气候控制,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20 ~ 15 ka B.P.)为沉积与成土交替作用时期,且以沉积作用为主,硬土层剖面厚度主要受该阶段控制,至末次盛冰期结束;第2阶段(15 ~ 11 ka B.P.)为暴露成土期,这时洪水不能形成越岸沉积,加积作用基本停止,硬土层厚度不再明显增加,已形成的第一硬土区域受到频繁变迁的分合河网的侵蚀切割,形成多条不规则古河道和台地,硬土层逐渐脱水成陆,经历了风化成壤的过程;第3阶段(11 ka B.P. 至今)为淹埋期,随着全新世的到来,气候变暖,海平面不断上升,硬土层被其上覆的海相沉积层掩埋,成岩作用开始直到现今。土体易溶盐含量较高,为典型氯盐渍土类型,自下而上具有从低变高的趋势,为海相层覆盖硬土层以后成岩过程造成的。  相似文献   
752.
近年来,盾构法施工广泛地应用于北京地铁建设中。然而,由于北京地区地质条件复杂,面临许多工程地质问题。本文在分析总结北京地区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以及盾构施工特点的基础上,讨论了盾构施工所遇到的工程地质问题,探讨盾构施工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的关系,为复杂地质条件下的盾构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53.
大连市滨海河谷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的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大连市是我国严重缺水地区之一,至2005年城市缺水为11 042.5×104m3,占需水量的17.1%,其中大连城区(金州以南地区)缺水9 890×104m3,占缺水量的89.6%.开发利用滨海河谷地下水资源,建立滨海河谷型地下水库,不仅可以治理大连地区严重的海水入侵问题,增加水资源量,满足当地农业及生活用水,同时可弥补城市供水的不足.根据前人工作成果分析及野外实地勘查,大连市适于建设河谷型地下水库的滨海河谷有22条,建成后的总库容量103 602.9×104m3,开采资源量25 766.88×104m3,可增加开采资源量1 2 542.45×104m3.  相似文献   
754.
西藏打加错南北向地堑系处于冈瓦纳大陆北缘,地堑系总体延伸方向(175~190°),延伸长度>50 km,延伸宽度5~15 km.根据该地堑构造带内发育的鱼鳞山组(N2Qy)玄武岩测年结果以及地堑构造带内发育的活动温泉,判断该地堑构造活动时期早于13.43 Ma,现今仍在强烈活动.在打加错地堑系东西两侧的地垒中共发现5处金属矿(化)点,各矿(化)点与中酸性岩体活动及近SN断裂构造有密切关系,特别是近南北向展布的中酸性小岩体更易形成斑岩型铜矿.  相似文献   
755.

通过数值模拟研究探地雷达(GPR)高频电磁波在频散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对提高实测资料的解释精度具有重要意义.复频移完全匹配层边界条件(CFS-PML)以其优越的吸收特性被广泛用于一阶电磁波动方程的GPR时域有限差分数值模拟中,其实现过程大都涉及电磁场的卷积计算,辅助变量较多,降低计算效率.为此,本文从复拉伸坐标系下的Debye频散介质电磁波动方程出发,通过合理构造辅助微分方程,推导了二阶Debye频散介质电磁波动方程的非分裂CFS-PML边界条件实现公式,避免了电磁波场的分裂和卷积计算.在此基础上,利用Galerkin法和Newmark-β差分法推导了基于非分裂CFS-PML边界条件的GPR有限元方程及其时域差分离散格式.两个GPR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基于辅助微分方程的非分裂CFS-PML边界条件实现方法可有效地吸收大角度入射的低频虚假反射波,提高模拟精度;相比于非频散介质,高频电磁波在频散介质中传播衰减更强、子波持续时间增大、分辨率和传播速度降低、直达波和反射波的主频更小,分析结果有助于提高实测GPR资料的解译精度.

  相似文献   
756.
公颖  周小珊  董博 《暴雨灾害》2018,66(4):373-382

利用国家气象信息中心提供的2008—2013年6—8月中国自动站逐小时降水资料与CMORPH(CPC MORPHing technique)卫星反演降水资料融合生成的逐小时融合降水产品(0.1°网格数据集)和2001—2012年6—8月的NCEP 1°×1°再分析资料,对辽宁省夏季降水时空分布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较为深入统计、分析,结果表明:(1)辽宁省平均日降水频率的大值区位于辽东地区,这与该地区位于千山—龙岗山山区和夏季低层盛行偏南风密切相关。(2)辽宁地区平均小时降水率大值区也分布在辽东,辽东南为大值区的中心,主要原因为其一,该地区位于中低层比湿场的湿舌处,其二,该地区夏季中低层盛行的西南风遇千山—龙岗山被迫抬升形成中低层上升速度中心。(3)辽宁省降水日变化特征明显:辽西山区、辽宁西北部、辽东—东南部山区为午后到前半夜降水峰值频发区,而中部平原地区、南部沿海地区为凌晨降水峰值频发区。(4)地理环境决定的局地热力、动力过程和天气系统同时影响日降水峰值发生时间,当天气系统较为稳定的处于发展初期和后期时,其影响区域内降水日变化符合前述规律,但当天气系统明显发展或移动,其影响区域内日降水峰值多数发生在该时刻附近。(5)降水日变化规律与天气类型关系不是很大,即在各类天气系统诱发的降水过程中,由地理环境决定的降水日变化规律均存在。(6)辽宁地区西部山地高原、中部平原、东部山地丘陵、南临海洋的独特地理环境决定的局地热力、动力环流及夜间到凌晨加强的由海到陆的西南风暖湿气流是其降水日变化特征的产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57.
朱江      吕新彪  彭三国    龚银杰    邱啸飞    肖广玲 《地质通报》2015,34(08):1460-1469
通过高精度的LA-ICP-MS锆石U-Pb测年,获得北山南带小西弓金矿区石英正长斑岩的形成年龄为247.5±2.2Ma,属中三叠世。地球化学分析表明,该岩体为准铝质、钾玄岩系列,主量元素高硅(SiO2=65.8%~66.2%)、富碱(Na2O+K2O=8.99%~9.41%)、低钙(CaO=1.72%~2.19%)、贫镁(MgO=0.63%~0.70%);轻稀土元素富集,重稀土元素亏损,弱负Eu异常。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K和Pb富集,同时Ba、Sr、P、Ti和Eu亏损,并具高104?Ga/Al值和高Zr+Nb+Ce+Y含量,表现出A型花岗岩的特征。北山南带三叠纪岩浆活动强烈,高分异I型-A型花岗岩大量发育,暗示区域内三叠纪处于造山后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   
758.
地名是人们对不同方位、范围的地理实体赋予的专有名称,与人类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具有特殊性与地域性。对地名地域性的研究不仅能帮助我们识记、运用地名,还能弘扬地域文化特色,推动区域可持续发展。本文从地理学的角度,对整个国家的自然、人文地理因素进行分类,并举例展现我国各地区的地名地域文化。同时,根据这一地名命名原则,对山东省各市、县区的地名作了一定程度的探讨,并与广东省进行简单的比较,进一步反映出地名地域性在各地区的共同性与特殊性。此外从政策、品牌、老地名、居民等层面提出了规范地名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759.
沉积岩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是研究古沉积环境的一种有效方法,特别适用于露头局限分布的地区。银川盆地第四系覆盖广、沉积厚度大,古近纪—新近纪沉积仅分布于盆地周边局部地区,且露头不连续,沉积环境研究较薄弱。通过对银川盆地灵武地区古近系—新近系碎屑岩主量、微量和稀土元素的系统采样分析,探讨该时期沉积物源特征、沉积环境与古气候变化。研究结果认为:①银川盆地灵武地区古近系—新近系物源以长英质火山岩为主;②古近纪—新近纪的沉积环境总体上为氧化环境,含盐度较高,气候特征以干旱炎热为主;③新近系彰恩堡组与古近系清水营组相比,氧含量相对增加,含盐度相对较低,水体相对变迁,湖盆由封闭体系逐步向开放体系过渡。该研究成果为银川盆地和宁南盆地渐新世—中新世晚期统一湖盆系统的建立提供了基础地质资料。  相似文献   
760.
龚政  吴驰华  伊海生  张华  沈立建 《地质学报》2015,89(11):2053-2061
石英具有硬度大和化学稳定性高的特点,其颗粒表面特征能很好的反映沉积环境,通过扫描电镜观察石英表面微细特征是判别沉积环境行之有效的方法。思茅盆地白垩系曾一度被认为是陆相水成沉积,笔者通过野外识别及室内基础研究发现,景谷地区下白垩统曼岗组具有风成沉积特征,需对该套地层开展石英颗粒表面特征的系统研究来进一步确定其沉积相,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曼岗组石英颗粒表面具有明显的风成特征,磨圆度高,普遍发育典型的蝶形撞击坑、新月形撞击坑、毛玻璃化表面,存在沙漠漆,极易与水成特征相区别;而其较强的溶蚀作用与沉淀作用则显示了当时干旱炎热的气候条件。在风成沉积确定的基础上,笔者再结合典型沉积构造,粒度分析、岩性特征等沉积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认为研究区曼岗组应属沙漠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