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8693篇 |
免费 | 2432篇 |
国内免费 | 1511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223篇 |
大气科学 | 1216篇 |
地球物理 | 1532篇 |
地质学 | 5384篇 |
海洋学 | 1277篇 |
天文学 | 152篇 |
综合类 | 658篇 |
自然地理 | 1194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35篇 |
2023年 | 266篇 |
2022年 | 366篇 |
2021年 | 370篇 |
2020年 | 326篇 |
2019年 | 349篇 |
2018年 | 360篇 |
2017年 | 248篇 |
2016年 | 223篇 |
2015年 | 312篇 |
2014年 | 468篇 |
2013年 | 394篇 |
2012年 | 366篇 |
2011年 | 372篇 |
2010年 | 382篇 |
2009年 | 378篇 |
2008年 | 412篇 |
2007年 | 423篇 |
2006年 | 409篇 |
2005年 | 440篇 |
2004年 | 356篇 |
2003年 | 376篇 |
2002年 | 280篇 |
2001年 | 257篇 |
2000年 | 302篇 |
1999年 | 351篇 |
1998年 | 320篇 |
1997年 | 354篇 |
1996年 | 351篇 |
1995年 | 321篇 |
1994年 | 317篇 |
1993年 | 279篇 |
1992年 | 281篇 |
1991年 | 278篇 |
1990年 | 224篇 |
1989年 | 199篇 |
1988年 | 74篇 |
1987年 | 98篇 |
1986年 | 81篇 |
1985年 | 79篇 |
1984年 | 63篇 |
1983年 | 47篇 |
1982年 | 41篇 |
1981年 | 43篇 |
1980年 | 35篇 |
1979年 | 18篇 |
1964年 | 7篇 |
1959年 | 8篇 |
1958年 | 22篇 |
1957年 | 10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大兴安岭地区显生宙花岗岩极其发育,本文选择大兴安岭北段新立屯地区花岗岩进行了系统的锆石U-Pb同位素年代学和地球化学研究,对比了大兴安岭北段晚中生代花岗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旨在查明其成岩时代和岩石成因,并探讨其构造意义。锆石LA-ICP-MS U-Pb同位素定年结果显示,中细粒二长花岗岩和中细粒花岗闪长岩的成岩年龄分别为(187.2±2.3) Ma和(192.4±1.6) Ma,成岩时代为早侏罗世。岩石地球化学结果显示,新立屯地区早侏罗世花岗岩具有富硅、高碱、富钾、贫镁、低磷、低钛和较低的TFeO/MgO比值等特征,富集轻稀土元素、亏损重稀土元素,富集Rb、Ba、Th、K等大离子亲石元素,亏损Ta、Nb、P、Ti元素,负铕异常不明显,P2O5和Al2O3含量随SiO2的增加而降低,显示出中等分异I型花岗岩的特征。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其岩浆来源于壳幔混合源区。结合区域构造演化及构造判别,认为研究区早侏罗花岗岩形成于同碰撞火山弧花岗岩构造背景,与蒙古—鄂霍... 相似文献
992.
土壤地球化学测量在山东蓬莱地区普查找金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1988年在蓬莱地区采用1/2.5万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普查找金,圈定了大量异常,对部分有望异常进行了评价,划分了找矿远景区.为进一步的地质找矿提供了地质基础资料和信息。并首先发现黑岚沟金矿;该区现已找到了几十个矿床(点),其中大型金矿床2处。章阐述了土壤地球化学测量的方法技术和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993.
994.
山东省胶南地区斜长花岗岩的发现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胶南地区斜长花岗岩与中元古代变辉长岩相伴产出,由60%的斜长石和40%的石英组成。化学成分以高硅,低至中等的铝、低K2O为特征,与大洋斜长花岗岩相似,其单颗粒锆石Pb-Pb同位素年龄是(1370.6±14.3)Ma。 相似文献
995.
全球新元古超大陆拼合和裂解及中国大陆所处位置古地磁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张文治 《前寒武纪研究进展》2000,23(3):179-189
新元古超大陆Rodinia的拼合和裂解是目前国际地学研究的热点。古地磁研究的成果对全球各大陆在Rodinia超大陆中的定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劳仓和澳大利亚新元古--寒武纪古地磁极的拟合,证明了劳仓和澳大利亚(东冈瓦纳)大陆的汇聚。西伯利亚、波罗的以及中国华北、华南古陆块上最新获得的古地磁成果,得以进一步讨论新元古超大陆Fodinia的重建。有的否定Rodinian的存在,如J.D.A.Pipe 相似文献
996.
合肥盆地形成机制与油气勘探前景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合肥盆地是与大别造山带同因同期形成的山前前陆盆地,在发育过程中盆地东部受郊庐断裂影响较大。盆地基底为华北板块的南缘,岩性主要由古生界组成,沉积盖层发育较全,厚达12000m。是一个中、新生代陆相沉积盆地。该盆地共划分4个一级构造单元,形成“三坳围一隆”的构造格局。主要大断裂4条,南倾、东西走向,横贯全盆,其性质为先逆后正的转换断层。该盆地形成∈-O、C-P、J1-2、K1-2、E五套烃源岩,中央隆起是油气的主要指向,是一个勘探潜力较大的含油气盆地。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邓华锋张小景张恒宾王晨玺杰方景成肖瑶 《岩土力学》2016,(S2):309-315
为分析巴西圆盘劈裂法在层状岩体抗拉强度试验中的适用性,在以往层状岩体巴西圆盘劈裂试验成果分析基础上,选取层理砂岩为试验对象,设计并进行了考虑不同层理角度的砂岩巴西圆盘劈裂试验。分析结果表明,(1)层状岩体抗拉强度的各向异性特点非常明显,层理角度对各种层状岩体的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是基本类似的,只是影响程度不一样;(2)不同层理角度圆盘试样的破裂面形状差别较大,其破坏模式可以归纳为直线型、折线型和弧形型;(3)当层理角度0°<β<90°时,破裂面的发展规律不能严格满足巴西圆盘劈裂试验力学理论模型的假定,采用式(1)计算得到的劈裂抗拉强度只能是一个近似的值;(4)当圆盘试样加载线两侧的岩石材料、层理结构对称分布时,加载时圆盘内的应力分布可以较好地满足其理论计算模型,其试验结果比较准确。研究成果可为层状岩体抗拉强度的准确测定提供较好的参考。 相似文献
1000.
青藏高原班公湖-怒江蛇绿岩带与印度-雅鲁藏布蛇绿岩带之间的冈底斯带,又称为拉萨地块,是一条巨型的构造-岩浆岩带.位于喜马拉雅造山带东构造结的拉萨地块南缘前寒武纪结晶基底经历了角闪岩相-麻粒岩相区域变质作用和强烈的混合岩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