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60篇
  免费   454篇
  国内免费   632篇
测绘学   294篇
大气科学   194篇
地球物理   326篇
地质学   1195篇
海洋学   337篇
天文学   13篇
综合类   124篇
自然地理   36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32篇
  2022年   114篇
  2021年   108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117篇
  2018年   106篇
  2017年   90篇
  2016年   104篇
  2015年   132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42篇
  2012年   173篇
  2011年   153篇
  2010年   175篇
  2009年   156篇
  2008年   166篇
  2007年   160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90篇
  2003年   89篇
  2002年   72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81.
在斜向波浪作用下,防波堤结构衔接段会产生波能集中、壅水和漩涡等复杂的水动力情况,对该区域块体稳定性和沉箱结构产生极不利的影响,本文开展了三维整体波浪物理试验研究,以揭示不同角度斜向波与块体稳定性和沉箱结构受力敏感性的关系.同时将得到的试验结果与规范公式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两者之间的差异性.试验结果可为工程设计中结...  相似文献   
982.
在济南山前及山间倾斜平原区常见土质边坡存在较大安全隐患,本文结合实例,对此类边坡开展稳定性评价及治理方法研究,对不稳定边坡的成因做了详细分析,并采用毕肖普条分法对边坡稳定性进行了定量计算,提出清坡+格构+钢筋混凝土挡板+截水沟的方案解决土质边坡失稳问题。治理后边坡滑动安全系数为1.673,实现了土质边坡的有效防治,为此类土质边坡失稳问题提供了新的治理思路。  相似文献   
983.
基于ArcGIS的地铁施工中地层变形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反距离权重法,应用ArcGIS对地铁施工引起的土体变形和地面沉降进行3维可视化模拟及预测.并通过与传统估算方法进行比较分析,为地铁施工风险评估提供直观及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84.
综合2020年《海洋测绘》刊载的论文情况,立足海洋测绘学科发展分析海洋测绘相关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对海洋大地测量、海岸地形测量、海底地形测量、海洋重力测量、海洋磁力测量、海图制图、测量装备及仪器研究等专业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其发展现状进行归纳总结,简要介绍了研究成果在相关领域存在的差距,以及作者如何借鉴和吸收已有理...  相似文献   
985.
内蒙古赛乌素金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赛乌素金矿床位于华北地台北缘狼山一白云鄂博台缘白云鄂博褶断束,矿石类型主要为含金石英脉型,流体包裹体研究表明,包裹体主要以V-L两相气液包裹体为主,及少量CO2包裹体;均一温度为131℃~311℃,平均213%.流体盐度为0.35%~6.74%(wt%NaCI).矿石黄铁矿、方铅矿的δ34S值为+4.69%o~+11.54%O;石英包体δ18OH2o值为3.6%o~4.1%o,δD值为-114%o~-119%o.反映了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低盐度热液,其来源可能为变质水和岩浆水的混合流体.矿石与地层微量元素对比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反映成矿物质主要来自白云鄂博群尖山组地层.综合分析认为,赛乌素金矿床应为中-低温混合热液石英脉型矿床.  相似文献   
986.
天目山泥炭有机碳同位素特征及其古环境意义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通过对浙江天目山泥炭剖面的高密度采样和有机碳同位素分析,重建了该地区4 ka BP以来的古植被特征和古环境演化历史.天目山3200 a BP之前,气候温和适度,晚期变冷变干,为中全新世末气候波动的过渡时期.3200~700 a BP,有机碳δ13Corg值在波动中降低,气候出现多次急剧冷暖变化,指示了几次温暖与寒冷事件.700 aBP以来,有机碳同位素迅速正偏,表明又一暖期的出现,到了后期气温又有所降低,植被转化为草原草甸景观.天目山地区近4 ka以来的气候变化与国内外不同区域的研究资料相一致,但又有区域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987.
方德贤  赵坤  李明  葛文忠 《高原气象》2005,24(2):285-290
从理论和实际两个方面具体的论述了虚拟数字视频积分器的原理和研制过程,简化了数字天气雷达系统的强度场数字处理终端。把所有的数字处理和计算交给电脑完成、从而用虚拟的终端代替了原来的数字视频积分器(DVIP)。  相似文献   
988.
蔡雪薇  谌芸  沈新勇  刘靓珂  葛蕾 《气象》2018,44(6):790-801
2015年8月22日,在同一冷涡背景下,华北东北部形成了多单体风暴,而在黄淮地区出现飑线过程。本文根据观测资料给出冷涡对中尺度对流系统发生发展的动力和热力作用,并基于WRF中尺度数值模式的模拟结果,对比分析了两类对流系统的形态结构演变和运动过程的差异、差异产生的原因及冷涡的作用,主要结论如下:(1)两类对流系统均位于冷涡后部,但形态演变和运动过程差异显著,北部分散性对流受地面风辐合及地形抬升的共同影响发展形成多单体风暴,呈西北—东南排列,主要以前向传播的方式缓慢向东南偏南方向运动,带来短时强降水为主的天气;南部线状对流由山东西北部和河南北部形成的多个孤立单体合并后形成,随后在黄淮地区发展为飑线系统,在平流移动为主的作用下向东南方向快速运动,产生雷暴大风和冰雹天气。(2)北部多单体风暴在冷暖气团交界面形成,位于冷涡西南象限,低层水汽和能量充足;新对流单体在边界层被触发后,沿着低层切变线向高能区传播。(3)南部飑线系统在冷槽后的地面干暖区低压带中形成,中尺度对流系统产生的冷池和雷暴高压的出流与环境相互作用,低层水汽条件转好,使得单体不断传播和合并,发展为飑线系统。(4)中层后部入流的强度和环境水汽条件对两类对流系统组织化过程有不同影响,飑线中层后部入流的增强主要来自环境西风分量的增加,与冷涡发展演变使得环境风场增强有关;北部对流湿层深厚,所处的中层风场弱,不利于多单体风暴组织化发展;南部飑线系统位于更强的环境西风引导气流中,后部中层入流强、高层环境空气干,有利于强下沉气流形成,从而促进雷暴高压和冷池的发展,强下沉气流还使中低层的风速增加,垂直风切变增强,有利于对流单体组织化发展形成线状对流。  相似文献   
989.
提出了一种基于MSP430单片机的能够自动实时监控输液状态的无线报警系统.系统采用OPA2335放大来自称重传感器的模拟信号,经ADS7818转换为数字信号;由MSP430单片机监控输液状态,产生报警信息并通过无线发射系统发出;地址匹配的接收端接收到报警信号后显示报警的地址和床位信息等.系统具有体积小、功耗低、传输距离较远的特点,实用性强、性能稳定,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90.
河南省东亚飞蝗发生的时间序列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1953—2000年河南省东亚飞蝗的发生时间序列资料,做了飞蝗大发生年的游程检验,结果表明,1953—2000年间河南省东亚飞蝗的大发生年是随机出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