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99篇
  免费   2335篇
  国内免费   3360篇
测绘学   1421篇
大气科学   1350篇
地球物理   1788篇
地质学   5487篇
海洋学   1921篇
天文学   111篇
综合类   725篇
自然地理   1291篇
  2024年   78篇
  2023年   209篇
  2022年   599篇
  2021年   665篇
  2020年   576篇
  2019年   673篇
  2018年   594篇
  2017年   520篇
  2016年   542篇
  2015年   632篇
  2014年   598篇
  2013年   731篇
  2012年   839篇
  2011年   784篇
  2010年   856篇
  2009年   750篇
  2008年   727篇
  2007年   690篇
  2006年   717篇
  2005年   559篇
  2004年   400篇
  2003年   305篇
  2002年   270篇
  2001年   274篇
  2000年   229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3篇
  1973年   1篇
  1957年   7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在综合分析凤-太矿集区成矿构造特征的基础上,依据以往总结的凤.太矿田铅锌、金矿聚矿构造模式,通过对八方山-二里河铅锌矿床地质特征的分析,总结了找矿标志,初步认为八方山-二里河(铜)铅锌矿床的成矿模式为:“前泥盆纪海底热水喷流沉积一印支-燕山期构造改造型”铅锌矿床。认为成矿物质来源于基底,后期的构造-岩浆改造使基底成矿元素活化,沿同生断裂迁移、改造,最后在泥盆系中形成的扩容性构造部位富集成矿。提出了下一步扩大找矿的方向和建议。  相似文献   
962.
柴达木盆地北缘大柴旦地区古生代花岗岩锆石SHRIMP定年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大柴旦地区是柴北缘古生代超高压带的重要组成部分,与超高压岩石相伴的花岗岩十分发育。这些花岗岩具有两类不同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Ⅰ类以 Na_2O/K_2O 比值小于1、明显的负 Eu 异常和低 Sr、高 Y 为特征,具有 S-型花岗岩的属性,Ⅱ类以 Na_2O/K_2O 比值大于1、弱负 Eu 异常到正 Eu 异常和高 Sr、低 Y 为特征,具有Ⅰ-型花岗岩的属性,反映了它们的源岩及成因上的差异。锆石 SHRIMP U—Ph 定年结果表明,大柴旦地区花岗岩的年龄可分为三组,第一组年龄为446.3±3.9Ma,第二组年龄分别为408.6±4.4Ma、403.3±3.8Ma、401.8±3Ma,第三组年龄分别为374.5±1.6Ma、372±2.1Ma。结合区域地质特征,我们认为,第一组年龄可能反映了柴达木陆块与中南祁连板块碰撞的时代,第二组年龄可能反映了深俯冲地下的板块由于拆沉而折返的时代,第三组年龄可能反映了碰撞隆起后造山带上不同块体之间的伸展、滑塌的时代。  相似文献   
963.
论兰坪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容矿角砾岩的成因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兰坪金顶超大型铅锌矿容矿角砾岩分为两类:一是构造-膏溶角砾岩,不含矿,胶结物孢粉组合显示晚三叠世特征;二是底辟-侵位角砾岩,含铅锌、黄铁矿、天青石和硬石膏矿化,是重要的矿石类型之一,呈脉状产出,系构造-膏溶角砾岩底辟-侵位的产物。它们并非是古新世滑塌堆积成因的角砾岩,不应划归于老第三系云龙组。流行的金顶超大型铅锌矿成矿模式需要重新审定。  相似文献   
964.
酸碱滴定法测定天然石膏中的碳酸盐(无水碳酸)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了用溴百里酚蓝—酚红作指示剂,酸碱滴定法测定天然石膏中碳酸盐的方法。在确定了试验条件的基础上,对石膏国家一级标准物质GBW03109a和GBE03110分析,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0.08%、1.05%;分析3个天然石膏样品,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1.47%、1.67%和0.25%;对试样进行加标回收,回收率在95.53%~97.02%之间;方法检出限为0.15%。表明用该方法测试,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965.
西藏日土-改则6.1级地震前的OLR值异常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卫英  王琼  温和平  高歌 《内陆地震》2007,21(4):311-315
应用了美国国家环境监测中心的NOAA卫星长波辐射(OLR)月际资料。用月距平、涡度计算等处理方法,对2007年5月5日西藏日土—改则MS6.1地震前后的OLR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在震前的2个月,震中附近地区出现明显的高值辐射变化,其高值中心位于阿尔金断裂和西昆仑地震带的交汇部位,异常形态呈孤立的"V"字形,分析认为这种现象可能与地震前的热动力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966.
多年冻土区桩基础桥墩随机地震反应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随机振动理论、粘弹性边界条件的二维波动法以及结构动力分析有限元法结合起来,考虑场地地震动为零均值的高斯平稳随机过程,对青藏铁路多年冻土区桩基础桥墩进行了随机地震反应分析,计算了9度地震作用下桥墩随机地震响应最大值的均值和均方差,分析了冻土层及桥墩高度对桥墩随机地震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67.
利用1997-1998年伽师强震群中强地震震源机制系统聚类及震源区应力场反演,得到以下主要结果:(1)伽师强震群中强地震主要以走滑和正断层为主,伽师震源区主压应力方向为NNE或近NS向,与相邻的柯坪块体区域构造应力场方向不一致;伽师强震群的破裂面沿NEE方向,属左旋破裂;(2)4~5级中强地震应力场反演得到最大主压应力轴为NNE向,最小主压应力轴为NWW向,中等主应力轴倾角为65°,比较直立;(3)伽师强震群震源区应力场在强震前后经历了一系列变化。最后对所得结果进行了一定的讨论。  相似文献   
968.
在调查阳泉地区30个乡镇10 032户农村房屋的基础上,分析了阳泉地区农村房屋建筑的种类分布、结构特征、农村房屋的震害机制和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农村房屋抗震性能的现状,指出了农村房屋建筑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出了提高农村房屋建筑抗震能力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69.
三维地震数据可视化原理及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可视化是实现三维地震数据真三维解释的有效方法,本文介绍了三维地震数据可视化的基本原理,论述了用光线投射算法实现可视化的主要步骤,详细推导了合成可视化图像的计算公式,分析了阻光度曲线的物理意义及对可视化图像的调节作用,并用两个实际三维地震数据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由原始三维地震数据直接对地质体进行成像,能将分散的、孤立的信息互相联系起来,揭示隐藏在数据中的地质现象和规律.  相似文献   
970.
陕西马元地区铅锌矿地质特征及找矿远景   总被引:12,自引:3,他引:12  
陕西马元地区铅锌矿位于扬子地台北缘碑坝隆起东南缘一带。矿化带长大于60km,宽10~200m,可分为南、东、北3个铅锌矿化带,已圈出了40多条铅锌矿体。其中南矿化带长大于20km,宽20~120m,已圈出了40多条铅锌矿体;东矿化带长大于30km,宽20~200m,地表已发现7条铅锌矿体;北矿化带长大于10km,宽10~100m。矿体一般长100~2560m,厚0.80~10.01m,锌品位1.05%~10.82%,铅品位0.55%~7.54%。主矿体长2560m,厚1.46~32.53m,平均厚约7.60m,最厚28.40m,锌品位1.45%~11.42%,平均4.47%。矿化带主体由震旦系灯影组白云岩组成,产于灯影组的砾状白云质角砾岩带中。矿化主要受地层和构造的控制。经预测,马元地区铅锌矿有较好的找矿远景,具有形成超大型铅锌矿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