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7篇
  免费   281篇
  国内免费   352篇
测绘学   80篇
大气科学   348篇
地球物理   366篇
地质学   793篇
海洋学   138篇
天文学   149篇
综合类   165篇
自然地理   181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67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95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97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108篇
  2013年   91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94篇
  2009年   77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1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0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77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61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49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8篇
  1991年   29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3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3篇
  1974年   1篇
  1967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01.
区域日序、时序光合有效辐射的准确估算是揭示区域农林产量、品质形成机理不可或缺的数据源.基于广西武鸣2018年10月1日至2020年3月31日地表太阳总辐射、光合有效辐射等观测数据,统计分析了日序及其各时次地表太阳总辐射、光合有效辐射曝辐量与其对应的日照的变化关系.结果 表明,日序及其各时次的晴空指数与其对应的日照百分率呈现二阶函数变化,而日序及其各时次的光合有效系数与其对应的晴空指数的自然对数呈现良好的线性变化关系,尤以农作物、林果等主要生长季的4-11月期间效果最佳.由此而构建的基于日照时数的日序及其时次光合有效辐射估算模型,对弥补农林产量、品质构成的光合作用影响机理研究等所需的基础数据源有非常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02.
In this study, the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factors on tropical cyclone (TC) outer-core size was investigated for both migrating and local TC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during the period 2001–2019. Among all the thermodynamic and dynamic factors, the low-level environmental helicity showed the strongest positive correlation with TC outer-core size. Large helicity favors the development and organization of convection in TCs, and the corresponding strong inflow and large angular momentum fluxes into the system is beneficial for the maintenance and enlargement of TC outer-core size. Besides, the asymmetric distribution of helicity may account for the asymmetry of TC outer-core size. Therefore, the environmental helicity, as an integrated dynamic factor, can provide an alternative view on TC outer-core size.摘要本文利用2001–2019年间的ERA5再分析数据集和热带气旋 (TC) 最佳路径观测, 分析了中国南海TC的外围尺度与环境变量之间的关系. 研究发现, 低层环境螺旋度与TC外围尺度具有显著的正相关. 大的环境螺旋度有利于TC外围对流的增强和组织化, 与之对应的径向入流和角动量输送有利于TC外围尺度的维持或扩张. 此外, 螺旋度的非对称分布与TC外围尺度的非对称性结构也密切相关. 环境螺旋度作为一个包含TC外围对流强度和组织化程度等信息的综合动力因子, 为理解TC外围尺度变化提供了不同的视角.  相似文献   
903.
气象服务文本产品的自动生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京江  谭晓光 《气象科技》2004,32(Z1):36-39
目前气象信息文本的自动生成技术主要有2种基于文字替换的CWF(Computer-Worded Forecasting)技术和基于知识库的KBTG(Knowledge-Based Text Generation)技术.使用CWF技术进行文本的自动生成,技术较成熟、容易实现.文中阐述了使用CWF技术进行文本的自动生成过程中涉及的3个关键技术①自动、定时生成预报文本;②定义预报文本的输出格式;③使预报文本的表达更接近自然语言.  相似文献   
904.
纤维素酶与淀粉酶降解壳聚糖的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还原糖测定法 ,研究了纤维素酶与淀粉酶降解壳聚糖过程中酶反应动力学参数 ,比较了以壳聚糖为底物的纤维素酶与淀粉酶的催化反应动力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 ,反应最适温度均为50℃ ;最适pH值为5.4 ;纤维素酶与淀粉酶降解壳聚糖米氏常数Km 值分别为 :1.68mg/mL、0.17mg/mL;最大酶反应速度Vmax分别为 :1.24mg·L-1·min-1、1.22mg·L -1·min -1。  相似文献   
905.
香港红树林区软体动物生态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4年夏季(6月至9月)和冬季(1994年12月至1995年2月)对香港14片红树林的软体动物作了定性和定量调查。调査期间采到的软体动物已鉴定52种,其中腹足类45种,双壳类7种。采用 Bray-curtis 相似系数和逐步形成分类系统的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基本上可分为4组断面,分别以粗束拟蟹守螺(Cerithidea djadjariensis )、奥莱彩螺(Clithon oualaniensis )、沟纹笋光螺(Terebralia sulcata )和红树拟蟹守螺(Cerithidea rhizophorarum)为第一密度优勢种。不同底质的红树林区软体动物组成有显著差异。污染可能是造成沙头角红树林区软体动物多样性低的重要环境因子。盐度和潮汐制约一些软体动物的垂直分布和水平分布,纵带滩栖螺(Batillaria zonalis )和多形滩栖螺(Batillaria multiformis )在红树林区海缘高密度栖息,分别高达120个/㎡和240个/㎡。在淡水注入的红树林区常有广盐性软体动物栖息,如中国绿螂(Glauconme chinensis)。  相似文献   
906.
转塔式锚泊系统初步设计图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供了一套设计图谱,用于转塔式锚泊系统的初步设计。图谱包含的水深范围为100~600m。锚泊线的布置形式分别为4根、6根、8根和10根均匀分布。锚泊线的构成有全链和索链组合二种方式。每种构成方式又对应着二种规格的索或链。从图谱中,设计者可以根据水深和定位浮体的运动及受力情况,方便地选择锚泊线的构成、尺寸及系统的布置状况,或对已选定的与图谱中参数相近的系统估算回复力。  相似文献   
907.
稀孔放射虫遍布于世界各大洋和各个深度的水层。在热带大洋环流和热带海域中,种类和数量都很丰富,但一般较浅的水域较少。西沙群岛位处热带,岛屿附近即为相当深(1000-2000米)的海域,稀孔虫的种类和数量都应较多,但本文所依据的资料仅采自群岛近岸水域,大部分采集点深度不超过1000米:故种类不多,数量也少。在分类研究上仅作到种的鉴定,生态学方面也只作了些初步探讨。 调查范围是15°30′-17°29′N,110°54′-114°0''E。  相似文献   
908.
原生动物肉足虫纲的很多种类在生活中都形成孢囊,这是很普遍的现象。如变形虫目的二期纳旧虫 Naegleria bistadilis (Puschkarew)的孢囊可在废水池中找到(《废水生物处理微型动物图志》,1976);又如与等辐骨虫亲缘关系很近的太阳虫类中的光球虫 Actinosphaerium sp.,可以看到它的孢囊及其自配现象(Hollande, A. et M. Enjumet,1957)。等辐骨虫的孢囊发现较晚, 1907年才由Mielck在德国北部俾斯麦群岛采到;他还观察到当等辐骨虫演发成孢子时,中央囊膜会变成一个凝固的壳。这类壳富有弹性,但硬压易破;壳外的骨针折断,壳内充满孢子,然仍有尚可辨认的残留骨针;壳大多呈椭圆形或棍棒形,并具较大的开孔。其中在一种壳,Mielck 认为是属于十字交叉棘虫 Acanthochiasma decacanthum Popofsky 的生殖期,并对它作了详细的描述,但当时并未给予“孢囊”这个确切的名称。Schewiakoff (1926)曾对等辐骨虫孢囊的形成过程提出一些设想。后来,Hollande et Enjumet (1957)看到等辐骨虫的粘合棘虫类(Symphyacanthes)、节棘虫类(Arthracanthes)和松棘虫类(Chaunacanthes)等不同类群存在着相同的孢囊形成和繁殖过程:在孢囊形成时,等辐骨虫形态有所变化,身体排出其虫黄藻,去掉所有残存的消化物,收缩周围的外原生质和轴足,并形成一囊壳,壳外骨针溶解,壳内骨针亦逐渐由外围向中心溶解,壳的一极形成一个较大的开口等等。他们的观察证实了Schewiakoff的设想。他们所获标本的形态与后人采到的基本相同。虽然Hollande 和Enjumet的阐述着重于细胞学方面,对所获孢囊(为数甚少)井未做分类学的研究,但认为对孢囊形态的研究必将导致等辐骨虫分类系统的修改。Bottazzi于1966年在大西洋、印度洋和地中海采到较多的这类标本,他推想它们是等辐骨虫孢囊产生同形孢子生殖期的个体。1973年,他又在上述各海洋中找到许多形状不同的孢囊,并按字母顺序由A-I, L-R 将其分为16个型(forma),对各型的细胞柔软部分的结构(如细胞核及其它颗粒等)作了比较详细的描述。我们于1958年和1960年在海南岛东面和南面外海采到了许多不同形态的孢囊标本,不少标本还保留着骨针中心结构,另一些标本,骨针中心结构虽已离解,但骨针的某些特征尚残存。这些标本的发现,将增加人们对等辐骨虫孢囊的了解。 综合前人的工作,并根据我们对所采到的不同时期孢囊标本的观察,从形态来看,孢囊的演发过程似乎可分为前、中、后三个时期。前期正如Mielck以及Hollande和Enjumet所述,身体开始变成一个有口的硬壳,骨针开始掉落,这情形在我们采到的部分标本中显示得非常清楚(图版I: 7a, b;图版II: 1-5;圈版III: 3-4 ;图版V: 8一9)。这时期的骨针中心结构尚未离解,据其特征可认出系某属的孢囊,但无法鉴定到种。中期,囊中骨针结构己离解,按离解的程度可分为两类,一类是骨针离解不久,离散的骨针尚残存着一定的构造特征(图版I: 1-6 ),根据这些特征又可进行分类;另一类是骨针离解时间较久,骨针特征模糊(图版IV: 6-7),已无法从中找出分类依据。后期孢囊特点是囊内骨针全然消失,孢子逸出,孢囊成为空壳而逐渐消萎,这类孢囊(图版IV: 1-5 ,图版V: 2-7)因无骨针特征可寻,若不能追溯与之相连的前、中期孢囊标本,分类是十分困难的。 关于孢囊的详细情况,目前尚不可能通过实验室方法(例如培养)获悉,只能通过采集的方法从自然界里获取其生殖周期中各个不同时期的标本来探索,以证明它们的种、属归属问题。而目前所采到的孢囊标本,虽然从形态的多样性来看比Bottazzi的标本丰富,而且某些标本在分类上可进一步鉴定到属,但所获标本数量仍少,分类受到局限。要全面了解某一个种的孢囊,必须获得该种孢囊的全时期(前、中、后三个时期)标本,并能从中看到它们之间的演发过程及其联系方有可能;如果标本数量过少,即便是特征较明显的前期标本,将其归隶某种仍有困难,所以本文对孢囊的分类也仅是初步研究。 等辐骨虫孢囊的分类范畴,按照第15届国际动物学大会通过的动物命名法规的原则,它属于亚种以下的级别。对这个类群,因目前尚未找到其确切的分类归属,所以我们暂用分类学中的中化名词——型(Forma)来安置;型的名称则用实名称呼,这样可以通过实名反映出孢囊的实体形象,并便于记忆和在分类上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09.
江琴  林武  陈坦  邓秀芳 《台湾海峡》2001,20(Z1):196-198
通过对大黄鱼体重、体长、咽喉径的准确测量,并将测量的原始数据经计算机统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大黄鱼体重与体长之间存在着幂函数关系;同时,当大黄鱼体重在5~100g范围内时,体长与咽喉径之间存在着线性函数关系.  相似文献   
910.
1940年Frenguelli报导了南美洲第三纪硅质鞭毛虫类化石的一新种,命名为三孔根网虫Rhizoplecta trithyris。 1953年Deflandre在Grassé主编的动物学专著中讨论到化石放射虫的罩笼虫目(Nassellaria)时提到了它,并且附有原作者绘的图;又在附注中指出Prenguelli所建立的Rhizoplecta属分类地位尚有问题,它好象是由三轴骨针演化而来的,可能属于放射虫的网形虫科(Plectoidae)。由于原始描述根据的材料是化石,故只能看到一部分残存的骨骼,而全部相胞体的柔软部分不可能保存下来,故难以详细了解它的结构,但从Frenguelli的图上仍然可以很清楚地知道它的底面一边的详细构造,诚如Deflandre所讲:骨针很显然是三轴的。 我们自1958年以来,在我国东海采到一种标本,数量相当多,而且可以看到各个发育时期,经仔细观察研究之后,了解到它底部骨骼的结构与Frenguelli的Rhizoplecta trithyris化石图形十分相似(图5),我们认为系同一个种,并进而肯定了Deflandre的意见是正确的,即证明了Rhizoplecta trithyris并非鞭毛虫而确系放射虫,根据骨骼的形态和中央囊的存在,有力地证明它是第三纪以来尚未灭绝的种类,其分类地位系属于网形虫科(Plectoida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