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1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6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5篇
综合类   12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碳酸盐烃源岩排烃的若干特点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汪本善  张丽洁 《地球化学》1996,25(4):317-323
通过典型碳酸盐型油气田的野外调查研究和对未成熟碳酸盐生油岩在外加温、外加压条件下所作的生烃一排烃模拟实验结果,获得下列新的认识:(1)碳酸盐烃源岩排烃的驱动力主要不是来自地层的压实作用,而是由于生烃过程中分子体积膨胀所产生的内应力(即生烃增压)。该应力与周围环境形成潜在的压力梯度,这是排驱动力的内在因素。但是单凭此因素尚不足以造成排烃,只有当后来烃源层受到外力作用(如导致微裂隙产生的区域性构造活动、造成溶蚀交代出现缝缝洞洞的地下水活动等)生成裂隙空间,并在源岩与裂隙间出现真正的压差时,才引发烃源层中积蓄的应力释放,从而造成排烃。因此、区域性的外力作用是排烃的控制因素。(2)碳酸盐烃源岩中生烃时间甚早,一般在R_0为0.45%左右时就开始生成低熟原油。但由于碳酸岩岩石粒间孔径甚小,虽有低熟油生成,却不能象泥质烃源岩那样在其烃浓度超过最低石油运移饱和度时就可排烃。事实证明,无论生烃量多大,只要碳酸盐烃源岩中不出现有效的通道,排烃作用可能永远不会进行。因此,当碳酸盐烃源岩中油气生成之后,裂隙发生的时间就成为决定碳酸盐烃源岩排烃时间的基本因素。(3)碳酸盐烃源岩中烃类初次运移基本上是以全烃相进行的,这与碳酸盐岩在后  相似文献   
42.
43.
由于美国、日本等国家的潜艇具有优异的静音性能和作战能力,我国水下国门洞开,驱护编队、航母编队面临越来越严峻的威胁,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相互独立的反潜探测资源进行整合,构建起一个基于云计算的立体的探潜信息综合处理系统,利用多源的探潜信息进行交叉验证,提高对潜艇的识别准确度和反应时间,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进一步提升反潜探测能力。  相似文献   
44.
秋季亚洲-太平洋涛动与中国近海热带气旋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邹燕  赵平 《气象学报》2011,69(4):601-609
采用联合台风警报中心的台风最佳路径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秋季(9—10月)亚洲-太平洋涛动(APO)强度的年际变化与东亚-太平洋大气环流的关系,探讨了APO与西北太平洋和中国近海热带气旋(TC)活动的关系。结果表明:秋季APO年际变化与同期西北太平洋和中国近海TC活动关系紧密,即当APO偏强(弱),西北太平洋TC活跃区明显偏西(东),中国近海TC偏多(少);APO可以通过影响中国近海对流层纬向风垂直切变、低层辐合和对流层中层引导气流等,从而影响西北太平洋和中国近海TC活动;当APO偏强(弱)时,东亚大槽偏弱(强),东亚冬季风偏弱(强),使得侵入中国近海和热带西北太平洋的冷空气活动偏弱(强),有(不)利于这些海域TC的生成和发展;此外,在APO偏强时,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脊偏西,其南侧偏东气流加强,有利于TC在偏强的偏东气流引导下向西移动或者其转向点偏西;而在APO弱年,副热带高压脊偏弱和偏东,偏东引导气流减弱,不利于TC西行或有利于其转向点偏东。  相似文献   
45.
中国三峡库区土壤侵蚀及泥沙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峡库区严重的土壤侵蚀与泥沙输移是三峡库区泥沙重要的来源之一,威胁三峡工程安全。坡耕地是三峡库区泥沙主要源地,占入库泥沙的46%;大规模的库区后靠移民工程引起的土地利用变化与山区开发及三峡工程建设过程的工程扰动加剧了土壤侵蚀与产沙。三峡工程建设及运行后引发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将进一步增加入库泥沙量。为了有效控制三峡库区土壤侵蚀,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库区环境,从1989年开始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典型模式的水土保持工程在三峡库区广泛开展,有效控制了库区土壤侵蚀与泥沙输移。宜昌市夷陵区太平溪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是三峡库区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成功模式,文章分析了其治理模式与水土保持及泥沙控制效益。应用水保法评价了三峡库区水土保持与小流域综合治理的减沙效益,并把评价结果与遥感监测分析法进行了对比分析,认为两种评价结果均在可接受范围。结果表明经过16年的水土保持与小流域综合治理,截至2005年三峡库区年均减少土壤侵蚀43.75–45.94×106 t ,减少入库泥沙12.25–12.86×106 t 。  相似文献   
46.
福州盆地晚第四纪地层划分及古环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基于福州盆地古田路附近 2个试验钻孔所揭示的地层岩性的系统分析和 2孔 4 3个热释光样品的年龄结果 ,以及对其中 1个钻孔 72个孢粉样品的系统分析结果 ,对钻孔所揭示地层的沉积相和沉积时序进行了讨论 ,划分了地层的沉积时代 ,恢复了沉积物沉积时的古气候环境  相似文献   
47.
陈德汶 《气象》1993,19(11):31-35
该文选取两槽一脊型下,暴雨,一般降水,无雨3类天气个例各7个,利用合成的方法,分析这3类天气的热力,动力条件特征,并进行了对比分析,揭示它们之间的差异,在此基础上归纳出3类天气短期预报概念模式。  相似文献   
48.
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表明,泌阳凹陷石油运移可划分为三个阶段,早期运移阶段、主要运移阶段和晚其运移阶段。根据流包裹体的显微测温结果计算邮各阶段石油运移的温度、压力和水介质条件。研究还表明:早期运移阶段发生于核二段地层沉积时到渐新世末期,深度为1900-3000m;主要运移阶段伴随着温新世末的上升运动而开始,深度为1200-2500m;晚期运移阶段发生于新世末以后,深度为2600m开始。主要运移阶段石油  相似文献   
49.
随着城市建设的迅速发展,打桩过程中对毗邻建筑物的振动影响程度的测定工作日趋显得重要。为了满足建设工程的需要,我们应用动测方法,测定打桩过程中的振动所激发的地动速率,进而通过数字处理,转换成加速度量,并根据地震烈度来确定打桩过程对周围建筑物的振动影响程度。从而对打桩过程的振动影响做出定量的估计。  相似文献   
50.
马福建 《气象学报》1989,47(3):376-380
大气稳定度是反映湍流活动的主要指标,恰当地选择大气稳定度分类方法是大气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问题之一。目前国内最常用的P-C法(根据P-T法修改成适合我国应用的形式)有较强的经验性,分类精度不高。大气稳定度实质上是大气热力和动力过程对湍流产生、发展或抑制能力的一种客观量度,因此理查逊数和莫宁-奥布霍夫长度等指标将比P-C法能更客观地表征大气稳定度状况。本文利用野外实测资料,给出总体理查逊数划分大气稳定度级别的方法和标准,以及不同分类方法结果比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