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365篇
  免费   3800篇
  国内免费   5322篇
测绘学   1867篇
大气科学   3803篇
地球物理   4642篇
地质学   10466篇
海洋学   2709篇
天文学   672篇
综合类   1916篇
自然地理   2412篇
  2024年   180篇
  2023年   520篇
  2022年   1147篇
  2021年   1372篇
  2020年   1132篇
  2019年   1263篇
  2018年   1275篇
  2017年   1182篇
  2016年   1242篇
  2015年   1143篇
  2014年   1376篇
  2013年   1308篇
  2012年   1280篇
  2011年   1306篇
  2010年   1286篇
  2009年   1132篇
  2008年   1012篇
  2007年   902篇
  2006年   794篇
  2005年   700篇
  2004年   519篇
  2003年   458篇
  2002年   451篇
  2001年   467篇
  2000年   499篇
  1999年   659篇
  1998年   547篇
  1997年   498篇
  1996年   499篇
  1995年   398篇
  1994年   382篇
  1993年   326篇
  1992年   290篇
  1991年   188篇
  1990年   161篇
  1989年   132篇
  1988年   101篇
  1987年   74篇
  1986年   60篇
  1985年   49篇
  1984年   33篇
  1983年   30篇
  1982年   26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7篇
  1978年   9篇
  1977年   5篇
  1958年   11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塔里木盆地西南地区早中寒武世岩相古地理存在一定争议,这制约了该区的勘探评价。综合利用露头、钻井和地震资料,开展沉积相、地震相分析,并结合区域构造背景,恢复了岩相古地理格局,提出了相应的沉积模式。中下寒武统发育陆棚相、开阔台地相、局限台地相、蒸发台地相和缓坡相。震旦纪末期麦盖提斜坡南部形成水下低隆起,向南在西南坳陷区残留部分被动陆缘,主要发育缓坡相、陆棚相;麦盖提斜坡区地势较高,地层较薄,主要发育局限台地和蒸发台地潮坪;巴楚隆起区水体局限,在干燥炎热气候下形成了厚度较大的蒸发台地膏盐湖沉积。巴楚隆起区和麦盖提斜坡区中下寒武统膏盐岩分布广泛,与下伏碳酸盐岩可构成良好的储盖组合,西南坳陷区残留部分被动陆缘,烃源岩发育条件较好,这表明塔西南具有较好的油气前景。  相似文献   
302.
地物波谱研究现状及方法的初步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地物波谱特性是遥感技术应用的物理基础,是遥感定量分析的基础,地物波谱研究是遥感基础研究的重要内容。文中阐述了几种典型地物的波谱特征,介绍了测量方法及影响因素,并对国内外波谱数据库建设现状作了描述和分析,系统总结了前人研究成果后对地物波谱研究的发展方向提出了构想。  相似文献   
303.
304.
提出了一种基于格网特征的机载激光点云高压电塔自动识别方法。首先对机载激光点云数据进行滤波去噪处理;然后对点云数据进行规则格网化特征分析获得高压电塔粗识别区域;最后对粗识别区域进行外接邻域网格线性特征悬空点集检测以确定电塔识别结果,并以分层切片法分析获取电塔平面中心坐标。采用大型无人机实际线路巡检获取的机载点云数据对本文算法进行验证,试验结果表明本算法可实现高压电塔的快速自动识别,对无人机电力巡检智能诊断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05.
选取2007年宁洱6.4级地震发生后一周内政府收集和上报的灾情档案资料中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两类主要信息为基础资料,对该次地震的灾情信息特征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灾情信息来源的主体为县级政府部门,描述方式以定量为主.在地震发生后4h内以定性描述为主,4~12h期间定性描述与定量描述都有,12 h后以定量描述为主;单位时间内灾情信息获知和上报的数量随时间的推移先逐渐增加,到达峰值后逐渐减少,最后趋于平稳;从信息随时间变化情况来看,最先掌握死亡人员数量,接着是重伤人员数量,最后是受伤人员数量;与地震灾害直接经济损失评估结果比较,房屋损失信息更直接地反应本次地震损失.  相似文献   
306.
吉林省一次强对流天气的中尺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高锋  田雨斌  周宪明  杨志东 《气象》1995,21(10):43-46
作者对1993年8月12日发生在吉林省境内的一次龙卷风天气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出现龙卷风之前和形成初期,地面风场,高空环流形势,Q↑→矢量散度,对流稳定度和能量场诸方面都有表现,可提供预报信息。  相似文献   
307.
苏飞  张海华  张健  唐友军  孙鹏 《地质与资源》2017,26(4):377-382,396
突泉盆地南部的牤牛海凹陷实施的突D1井见到良好的油气发现.钻井烃源岩的地化指标表明:有机质丰度低;有机质类型主要为Ⅲ型,少部分为Ⅱ型;有机质演化进入高成熟阶段,处于生气阶段.指示突D1井中侏罗统万宝组烃源岩具有一定的生烃条件.突泉盆地油气勘探方向应以找气为主.  相似文献   
308.
研究目的】甲玛矿床是西藏冈底斯成矿带最重要的斑岩成矿系统之一,具有斑岩、矽卡岩、角岩、脉状金矿四位一体矿体结构,形成了丰富的矿物种类和多样的金属矿化。其中,磁黄铁矿作为重要的金属矿物之一,其矿物地球化学特征以及与金矿化的耦合关系一直不明确。【研究方法】此次,以甲玛斑岩成矿系统外围和远端的不同产状的磁黄铁矿为研究对象,基于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镜下鉴定,通过激光剥蚀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分析方法(LAICP-MS)对不同产状的磁黄铁矿开展测点分析和扫描分析,详细揭示其地球化学特征。【研究结果】结果显示,甲玛矿床磁黄铁矿主要富集Co、Ni、Cu、Zn、Ge、Se,弱富集Pb、Bi、Sb、Te、Ag、As,而Mo、Cd、In、Sn、Ba、W、Au、Tl、Th、U等元素含量较低。其中,矽卡岩中的磁黄铁矿具有较高的Co/Ni比值,能有效揭示其岩浆热液成因,而角岩中磁黄铁矿可能继承了一定的沉积特征。【结论】甲玛矿区磁黄铁矿的Cu、Zn、Pb含量变化特征与矿床空间矿化规律一致。矽卡岩中的块状磁黄铁矿与金矿化关系密切,金主要呈他形、不规则的独立金矿物产于磁黄铁矿的孔隙和粒间。同时,金的富集和沉淀可能与富铋的熔体有关。创新点:磁黄铁矿是甲玛超大型斑岩成矿系统中典型的金属矿物之一,其微区原位分析清晰揭示其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和矿物成因,同时,证实矽卡岩中磁黄铁矿的高品位金与成矿流体中的富铋熔体有关。  相似文献   
309.
Taihu Lake is the third largest freshwater lake in China and has been experiencing eutrophication problems for several decades. Diatoms in short sediment cores from three bays in northern Taihu Lake were studied in addition to 1-year of seasonal phytoplankton samples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rate and magnitude of nutrient enrichment. The dominant species found in the phytoplankton samples appeared in high percentages in the surface sediment samples, suggesting that the latter faithfully record the modern diatom flora. The diatom preservation status varied among the three cores, while in all cores the preservation deteriorated with sediment depth. Due to the superior diatom preservation in the core from Mashan Bay, the fossil diatom record of this core and an established diatom total phosphorus (TP) transfer function were used to reconstruct the nutrient history of Taihu Lake. Diatom assemblages changed from Aulacoseira-dominated to other eutrophic planktonic species, such as Stephanodiscus minutulus, Cyclostephanos tholiformis, Cyclotella atomus, C. meneghiniana and S. hantzschii in ca. 1980. Diatom-inferred TP concentrations exhibited little change prior to 1980, with values around 50 μg/l. However, after 1980 TP concentration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nd remained in excess of 100 μg/l, reflecting eutrophication of Taihu Lake. Comparison with TP measurements in the water column from 1988 to 2004, as well as the analogue analysis among fossil and modern samples, demonstrates that the diatom-TP inference model can reliably hindcast past TP concentrations. Therefore, the baseline TP value of about 50 μg/l, can be used as a restoration target for Taihu Lake. However, due to the complexity of this very large, shallow aquatic ecosystem, caution should be exercised when employing the diatom record to track eutrophication. Further studies on the mechanism of diatom distribution, evolution and preservation are recommended for Taihu Lake.  相似文献   
310.
Ou  Tinghai  Chen  Deliang  Chen  Xingchao  Lin  Changgui  Yang  Kun  Lai  Hui-Wen  Zhang  Fuqing 《Climate Dynamics》2020,54(7):3525-3539
Climate Dynamics - The Tibetan Plateau (TP) is often referred to as the “water tower of Asia” or the “Third Pole”. It remains a challenge for most global and regional model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