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650篇
  免费   2520篇
  国内免费   3119篇
测绘学   1145篇
大气科学   3215篇
地球物理   4577篇
地质学   7604篇
海洋学   1949篇
天文学   864篇
综合类   1340篇
自然地理   1595篇
  2024年   54篇
  2023年   205篇
  2022年   473篇
  2021年   572篇
  2020年   476篇
  2019年   557篇
  2018年   1018篇
  2017年   905篇
  2016年   908篇
  2015年   690篇
  2014年   854篇
  2013年   858篇
  2012年   1258篇
  2011年   1060篇
  2010年   742篇
  2009年   831篇
  2008年   677篇
  2007年   665篇
  2006年   620篇
  2005年   1277篇
  2004年   1187篇
  2003年   986篇
  2002年   468篇
  2001年   415篇
  2000年   455篇
  1999年   589篇
  1998年   426篇
  1997年   435篇
  1996年   420篇
  1995年   350篇
  1994年   316篇
  1993年   267篇
  1992年   213篇
  1991年   185篇
  1990年   144篇
  1989年   136篇
  1988年   124篇
  1987年   76篇
  1986年   79篇
  1985年   56篇
  1984年   45篇
  1983年   25篇
  1982年   29篇
  1981年   31篇
  1980年   25篇
  1979年   18篇
  1978年   10篇
  1976年   13篇
  1973年   9篇
  1958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 毫秒
971.
层序和体系域的有机相构成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层序地层学为沉积盆地的充填史分析和储层预测提供了有效的格架,但其在源岩评价和预测中的意义未能引起充分的重视。本文对莺海、琼东甫盆地的各沉积层序进行了有机相分析,发现(1)浅水型沉积层序中各体系域的机相构成基本相同,且有机相的侧向变化不明显;(2)在深水型层序中,海进体系域上部和高位体系域下部有机质丰度较高、类型较好,有机相层序呈S性,但有机的侧向变化明显;(3)多层序有机相的总体演化趋势反映了盆地  相似文献   
972.
A multi-span, curved, concrete box-girder bridge has been extensively instrumented by the California Strong Motion Instrumentation Program (CSMIP) in cooperation with the 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Caltrans). On 28 June 1992, the bridge was shaken by the magnitude 7–5 Landers and magnitude 6–6 Big Bear earthquakes in southern California. The epicentres of these earthquakes were 50 and 29 miles (81 and 46 km) from the bridge, respectively. All 34 strong-motion sensors installed on the bridge recorded the response to these earthquakes and provided an insightful set of data. A striking aspect of the response is the presence of intermittent sharp spikes in nearly all of the acceleration records from sensors at the deck of the bridge. Among these the highest spike was 0.8g for the Landers and 1.0g for the Big Bear earthquake. The peak ground acceleration at the bridge site was only about 0.1g for both these earthquakes. With the aid of visual examination and simple analysis it is deduced that (1) the spikes were caused by forces generated at separation joints by impacts and stretching of the cable restrainers between adjacent bridge segments; (2) the forces of impacts and cable stretching are directly proportional to the size of the spikes and can be estimated by the use of a simple formula; and (3) the spikes travelled from their source to other locations on the bridge with the velocity of a compression wave propagating through concrete.  相似文献   
973.
陆内碰撞体制流体作用及成矿作用研究的意义和现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陆内碰撞作用和流体作用都是80年代以来的研究前沿,它们的研究必然会大大促进成矿作用研究的发展,也是跟踪和超越世界地球科学先进水平的重要途径。中国拥有最多最复杂的陆内碰撞带,为中国学者开发有关研究并取得高水平成果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对陆内碰撞、流体作用和成矿作用研究现状的分析表明,三者之间研究的相互结合是薄弱环节,限制了有关问题的深入,但为我国学者开发该方向的研究,取得领先于国家水平的成果,提供了  相似文献   
974.
本文回顾了近年来有关热带内外地区相互作用的研究进展。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热带外扰动对热地区的影响;(2)热带地区大气了研究;(3)热带对热带外地区的影响。本文内容涉及了有关观测资料分析、理论研究以及数值试验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75.
华南滨海断裂带地震危险性的数学模拟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华南滨海断裂带是南海北部规模巨大的活动断裂,其地震危险性的确定将为地震几地震工程提供地质背景依据,应用二维有限元分析和正交设计法反演南海北部及其今近地区的构造应力场,探讨可能发震的危险地段。研究结果表明,滨海断裂带的某些地段,尤其是滨海断裂带被NW向断裂切割的部位有一定的地震危险性。南海北部地区最主要的地震威胁来自巴士系断裂带和珠江口盆地南缘的NWW向断裂带,对华南滨海断理解带潜在的地震危险性不宜  相似文献   
976.
蕴震系统是在多种环境动力因子作用下,由多个不同性质、不同层次的子系统强烈相互作用所形成的“复杂巨系统”或“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系统”。本文概述了蕴震系统的自组织演化理论,提出并采用蕴震系统方向信息合成法研究了相应的构造微动态特征。  相似文献   
977.
在投入产出综合平衡模型的基础上,在充分考虑珠江三角洲地区资源的条件下,结合该区未来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建立了宏观经济发展的动态递推模型。利用该模型,借助系统优化算法,对珠江三角洲地区宏观经济的发展作出了最优规划,对该区未来的震害提出了最佳的恢复方案。由震害所致间接经济损失的系统分析,是结合原发展规划方案的对投资结构、产业结构作出的动态分析,可作为未来珠江三角洲地区产业的调整、投资、方向的改变,以主  相似文献   
978.
杜方  吴江 《四川地震》1995,(3):22-31
本文根据非线性理论的新方法,稳健估计技术和多核函数等,对鲜水河地区垂直和水平形变监测资料进行了分析处理,获得了鲜水河地区的现今地壳动态信息,从而分析获得鲜水河断裂的现今活动与地震的关系,鲜水河断裂的现今活动模型及其应力状态。  相似文献   
979.
曲江断裂断面结构及地震地质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在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从曲江断裂两盘的地层分布、产状变化、破碎带宽度的异常分布等方面对曲江断裂的断面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认为曲江断裂上存在两个尺度较大的凹凸体。结合该断裂的右旋运动特点,对曲江断裂破碎带异常展宽段及串珠状小盆地的成因给予了解释,同时认为曲江断裂上三次7级以上强震的震中与凹凸体的位置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980.
笔者报告了23例化脓性脊柱炎。本文着重分析对比了X线平片和CT检查结果,通过分析对比,发现CT检查优于X线平片,并有助于对化脓性脊柱炎早期作出诊断。主要影像学表现:早期,软组织肿胀和脓肿形成,骨质呈虫蚀状破坏,随之破坏区周围出现增生硬化。CT还能发现炎块中的气块,晚期骨修复占优势,即骨质增生硬化,骨桥形成,最后可产生骨性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