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60篇
  免费   2584篇
  国内免费   3607篇
测绘学   1665篇
大气科学   2061篇
地球物理   2852篇
地质学   6743篇
海洋学   2301篇
天文学   528篇
综合类   1099篇
自然地理   1502篇
  2024年   66篇
  2023年   253篇
  2022年   662篇
  2021年   737篇
  2020年   643篇
  2019年   766篇
  2018年   739篇
  2017年   735篇
  2016年   752篇
  2015年   790篇
  2014年   767篇
  2013年   911篇
  2012年   1020篇
  2011年   989篇
  2010年   978篇
  2009年   883篇
  2008年   955篇
  2007年   785篇
  2006年   717篇
  2005年   635篇
  2004年   475篇
  2003年   409篇
  2002年   458篇
  2001年   424篇
  2000年   393篇
  1999年   323篇
  1998年   250篇
  1997年   198篇
  1996年   196篇
  1995年   155篇
  1994年   115篇
  1993年   131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84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21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9篇
  1978年   4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8篇
  1954年   7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991.
王军 《地质论评》1998,44(4):424-442
笔者对采自青藏高原西北部塔什库尔干县城西侧卡日巴生花岗岩体和苦子干碱性花岗岩体的7个不同高程的样品进行了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和径迹长度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自5Ma以来,这一地区经历了脉动式的,总体由缓慢到快速的隆升过程。通过“径迹年龄—高程”法等计算的隆升速率表明,5~2Ma隆升速率为0.1mm/a±;2Ma后,隆升速率增至2mm/a±。同时对样品进行了径迹长度的分析,表明5Ma以来的隆升并不是一个持续抬升过程,存在着相对稳定的阶段,总体表现为一脉动式隆升。并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分析,认为早期的隆升与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的碰撞挤压有关,2Ma后的隆升是由青藏高原内部热均衡调整造成的。所测试的样品中,6个样品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在2.14~5.19Ma,显示出随着样品高程的增加,裂变径迹年龄增大的规律。而其中一个样品的单颗粒径迹年龄较为分散,揭示了早期与隆升有关的热历史的信息。  相似文献   
992.
江西省小龙钨矿深部地球化学找矿远景预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岩石地球化学找矿方法预测了小龙钨矿区深部Cu、Ag、W矿化富集规律及其找矿远景。认为矿区南涪7、11勘探线八中段以下存在Cu、Ag、W矿体可能;北部0勘探线六中段Cu、Ag晕已收敛,深部存在Cu、Ag矿体可能性不大,而W的强度和规模在八中段以下呈显著增大趋势,深部可能存在W矿体,为矿区深部部署坑道工程提供了准确的地球化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3.
博洛科努断裂西北段古地震形变带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沈军  杨小平 《内陆地震》1998,12(3):248-255
介绍了博洛科努断裂西北段阿拉山口至精河县城以南的古地震形变带的几何特征、形变方式和变形幅度,并讨论了最后一次地震事件的震级。认为该形变带为右旋走滑性质,最后一次地震事件的水平位移可能为2.5 m ,垂直位移为0.9~1.8 m ,震级估计为7.5~7.8 级  相似文献   
994.
博格达山北麓山前断裂西段全长140 km ,由5 条雁列状排列的逆断裂组成。全新世时期,古牧地断裂的最新活动发生在6.82±0.54~4.87±0.39 Ka B.P.之间;四工河口断裂切割Ⅱ级河流阶地,最新活动时间与古牧地断裂大体相同;泉泉子断裂切割Ⅰ级河流阶地,最新活动发生在3.75±0.41 Ka B.P.;热水河断裂及东风牧场断裂由于缺乏断代年龄实测数据,无法对其最新活动时间作出判断,但是推断它们也是全新世活断裂  相似文献   
995.
何钧  陈时军 《内陆地震》1998,12(3):234-241
震后灾害损失盲场快速评估的技术方法及其计算机软件系统可在确定地震震级、震中位置和发震时间等参数后,在人员未到地震现场的情况下,快速给出该次地震对一个区域造砀 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的初步评估结果。选择鲁南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为评估区域,并使用该软件系统对1995年9月-20日发生在苍山的5.2级地震进行了灾害损失快速评估的实际检验。从检验结果可看出 ,用固定资产损失率矩阵计算经济损失,获得基础资料方便,  相似文献   
996.
基于单次散射模型的尾波动功率谱分析法,利用西昌遥测台网地震波实时处理系统记录的24个地震数字化波形资料,计算了西昌地区地球介质对应于13个不同的QC值,在1.0-20.0Hz频率范围内,以幂函数QC=QCf^n拟合QC值随的变化关系,其中Q0值在43.0-82.4之间,n值在0.24-0.94之间,平均值分别为66.2和0.53。  相似文献   
997.
在文献调查和现场调查的基础上,对鲁南地震重点监视防御区内城市房屋建筑的抗震能力做了分析,给出了抗震救灾重要房屋的单体预测结果、现有房屋的群体预测结果,并对房屋破坏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人员伤亡进行了预测。文中指出了现有房屋的抗震薄弱环节,为该地区采取防震减灾对策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998.
范军 《探矿工程》1998,(3):52-54
根据模糊综合评判理论,结合钻井资料的分析,建立了一套对钻井参数进行评价和优选的方法。整个过程简单易行,可对实际钻井中钻进参数的合理组配和优化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相似文献   
999.
The magma evolution of Tianchi volcano, Changbaishan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The Changbaishan Tianchi volcano is composed of the basaltic rocks at the shield-forming stage, the trachyte and pantellerite at the cone-forming stage and modern eruption. Studies on their REE, incompatible elements and Sr, Nd, Pb isotopes suggest that rocks at different stages have a common magma genesis and close evolution relationship with differentiation crystallization playing the key role. The co-eruption of basaltic trachyandesite magma and pantellerite magma indicates that there exist both crustal magma chamber and mantle magma reservoir beneath the Tianchi volcano. 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rant No. 49672109).  相似文献   
1000.
The control of synchronous structures on formation of superlarge stratabound ore deposits is immense. Based on studies of ore deposits in South Qiniing, northern Guangdong, Langshan and other areas, three new ideas in comparison with examples of ore control of synchronous structures both in China and abroad are proposed: (i) multiorder ore control of synchronous structures, which means that synchronous structures of different orders display different controls on ore deposits; (ii) synchronous structures in different stages of basin evolution display different controls on basin fluid system and ore-forming system; (iii) synchronous strurture accompanying hydrothermal mineralization as a preexisting weak surface in earth crust often reactivate in later tcctono-thermal event to be a channelway for magma or thermal fluids which superimposed on and reformed preexisting ore beds to form large or superlarge composite ore deposi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