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764篇
  免费   2351篇
  国内免费   3276篇
测绘学   1602篇
大气科学   1510篇
地球物理   2031篇
地质学   6403篇
海洋学   1498篇
天文学   219篇
综合类   917篇
自然地理   1211篇
  2024年   58篇
  2023年   189篇
  2022年   530篇
  2021年   625篇
  2020年   486篇
  2019年   633篇
  2018年   642篇
  2017年   618篇
  2016年   584篇
  2015年   636篇
  2014年   654篇
  2013年   798篇
  2012年   841篇
  2011年   864篇
  2010年   811篇
  2009年   793篇
  2008年   842篇
  2007年   764篇
  2006年   732篇
  2005年   586篇
  2004年   435篇
  2003年   351篇
  2002年   434篇
  2001年   434篇
  2000年   315篇
  1999年   197篇
  1998年   82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63篇
  1994年   36篇
  1993年   44篇
  1992年   33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3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4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2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91.
河南南召水洞岭铜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伏雄 《矿产与地质》2002,16(3):160-164
通过地质详查和综合研究相结合的手段 ,从水洞岭铜铅锌矿床的地质特征入手 ,分析矿床成因 ,提出矿床属海相火山喷发沉积 -弱改造型的成因观点  相似文献   
192.
白垩系卡普沙良群是塔里木盆地北部重要的油气储集层位之一,包括亚格列木组层、舒善河组和巴西盖组储集层(有称为卡普沙良群中上部储集层)。从储层岩石学、储层物性、储层孔隙结构及储集性控制因素等方面对储层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总结储层的储集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储层为砂岩储集岩,储层物性及孔隙结构较好,储集性纵横向上分别受沉积韵律与沉积相带展布的控制,同时还受压实作用、溶蚀作用和胶结作用等成岩作用的控制;并认为亚格列木组储集性较好,横向上以跨越阿克库勒-沙雅西的储集砂体为最好,它具有多套砂体叠置发育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3.
西部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建设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水不仅是西部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山川秀美的重要保证,而且是西部脱贫致富的希望所在,调整能源结构的重要途径。本文在分析我国西部水资源基本态势的基础上,讨论了水资源开发的主要问题,并结合中国工程院“西北地区水资源配置、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项目,探讨了西部水资源与生态环境建设。  相似文献   
194.
火星生命研究的进展与前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关于火星是否存在或曾经存在生命的争论由来已久。有人以ALH84001火星陨石新鲜破裂面上的大量碳酸盐小球体和多环芳香烃(PAHs)为主要依据,推论火星至少在13~36亿 aBP前很可能有生命形态存在。然而,很多人认为ALH84001陨石的各种特性可以是非生物成因的。由于地球上的生物在超过115℃的温度下很难存活(火星可与之类比),争论的焦点逐渐集中在碳酸盐球体的形成温度上。也有研究者关注该陨石上有机物质的来源问题。对ALH84001陨石的综合学科研究提出了互相矛盾的证据。综述了自1996年以来在国外各种主要期刊上发表的关于 ALH84001陨石与火星生命的研究成果(也包括了一些对其他火星陨石的研究),认为目前尚不能断言火星生命存在与否。对火星继续深入探索以获取进一步的证据是十分必要的。以美国国家航空和宇航局(NASA)Odys sey宇宙飞船起始的火星探测计划将引发新一轮火星生命研究的热潮。  相似文献   
195.
应用动测和钻芯等无损检测技术,综合诊断分析出某桩基工程的重大质量隐患,发现了桩身空洞缺陷或桩底沉渣等质量问题,并采用灌浆技术进行了加固处理.  相似文献   
196.
多种驱动力作用下东亚大陆形变及应力场演化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将印度板块持续地向北推进、下伏地幔小尺度对流对增厚大陆岩石层的搬离作用以及剥蚀作用视为形成现今东亚大陆形变和应力场格局的主驱动力。在一梯形区域内,利用数值模拟的方法,研究了东亚大陆在不同的边界条件、不同的剥蚀率系数及不同的岩石力学参数条件下的形变及应力场格局。与现代空间大地测量技术 CGPS)以及利用地震观测得到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本文模型预测的结果与上述的观测结果有较好的吻合,其西部地区比东部吻合得更好。说明控制东亚大陆西部形变和应力场基本格局的主驱动力,来源于印度板块对欧亚板块的碰撞、挤压,而对东部地区还应当考虑其与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的相互作用。与此同时,下伏地幔小尺度对流对增厚大陆岩石层的搬离作用以及风化剥蚀对应力场的演化过程也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197.
剥蚀及地幔作用下青藏高原隆升过程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修改了England和Mckenzie的黏性薄层流变模型中控制大陆形变的连续性方程,将剥蚀作用对高原隆升演化的影响直接引入该方程,并考虑下伏地幔小尺度对流对增厚岩石层的搬离作用对高原隆升演化后期的影响,用有限差分法直接模拟青藏高原隆升过程. 数值模拟结果所显示的高原隆升演化过程与实际观测资料吻合较好,揭示了高原隆升演化过程的非平稳和多阶段的特性;同时还表明上地幔小尺度对流对岩石层底部的搬离作用可能是最近8Ma以来高原快速隆升的主导机制.  相似文献   
198.
A three-dimensional soil–structure–liquid interaction problem is numerically simulated in order to analyze the dynamic behavior of a base-isolated liquid storage tank subjected to seismic ground motion. A dynamic analysis of a liquid storage tank is carried out using a hybrid formulation, which combines the finite shell elements for structures and the boundary elements for liquid and soil. The system is composed of three parts: the liq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part, the soil–foundation interaction part, and the base-isolation part. In the liquid–structure interaction part, the tank structure is modeled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s and the liquid is modeled using the internal boundary elements, which satisfy the free surface boundary condition. In the soil–foundation interaction part, the foundation is modeled using the finite elements and the half-space soil media are modeled using the external boundary elements, which satisfy the radiation condition in the infinite domain. Finally, above two part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base-isolation system to solve the system's behavior. Numerical examples are presented to demonstrate the accuracy of the developed method, and an earthquake response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to demonstrate the applicability of the developed technique. The properties of a real LNG tank located in the west coast of Korea are used. The effects of the ground and the base-isolation system on the behavior of the tank are analyzed.  相似文献   
199.
海阳断裂是胶东半岛NE向牟平 -即墨断裂带东部一条规模较大的断裂 ,尽管晚更新世以来该断裂的地表断错活动总体上已基本停息 ,但东石兰沟段在晚更新世晚期以来仍有断错地表的活动。最后一次断错地表的活动发生在距今 3 7~ 1 2万年 ,但接近 1 2万年。地表破裂长度约6 5km ,活动段长度 8km。地表断错以走滑活动为主 ,可见最大倾滑位移 0 2m ;根据断层擦痕侧伏角推测最大水平位移 1 13m。最后一次断错地表的活动若以距今 1 2万年计算 ,则最大平均倾滑速率为 0 0 17mm/a ;最大平均右旋走滑速率为 0 0 94mm/a。野外观测到该活动段的断错活动表现为突发断错 ,根据地震地表破裂参数、活动段长度与地震的关系 ,估计其最大潜在地震为 6 级  相似文献   
200.
文中主要探讨了由地震引起的天津市经济损失和生命损失的预测问题。首先阐述了天津市震害预测的 5个背景特点 :建筑物特点、地质条件特点、建筑场地划分特点、基本设防烈度特点以及地震烈度衰减关系特点 ,根据这 5个特点将天津市划分为含有 7种建筑结构形式的 4个区域的震害预测模式。在此基础上 ,分析了天津市地震经济损失模型和生命损失模型 ,考虑了时间因素 ,然后与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实际震害结果进行了对比及修正 ,给出了天津市 4个区域的建筑物地震经济损失率模型、社会财富损失率模型和建筑物毁坏率模型 ,并给出了计算天津市建筑物地震经济损失、天津市国内生产总值GDP地震经济损失和天津市地震生命损失的表达式 ;最后 ,将天津市地区划分为2 85 8个震害评估单元 ,以近百年来在天津市区域内曾经发生的最大地震作为假想地震 ,预测分析了天津市建筑物地震经济损失分布和地震生命损失分布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