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677篇
  免费   3078篇
  国内免费   4402篇
测绘学   2146篇
大气科学   2034篇
地球物理   2977篇
地质学   8079篇
海洋学   2534篇
天文学   401篇
综合类   1149篇
自然地理   1837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269篇
  2022年   770篇
  2021年   878篇
  2020年   692篇
  2019年   842篇
  2018年   803篇
  2017年   802篇
  2016年   792篇
  2015年   914篇
  2014年   877篇
  2013年   1074篇
  2012年   1198篇
  2011年   1222篇
  2010年   1228篇
  2009年   1120篇
  2008年   1121篇
  2007年   1000篇
  2006年   956篇
  2005年   831篇
  2004年   597篇
  2003年   508篇
  2002年   546篇
  2001年   481篇
  2000年   458篇
  1999年   241篇
  1998年   152篇
  1997年   125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87篇
  1994年   58篇
  1993年   65篇
  1992年   47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2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21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5篇
  1981年   6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4篇
  1974年   7篇
  1965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10篇
  1954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Under the assumptions of triangular cross section channel and uniform stable flow, an analytical solution of the minimum ecological in-stream flow requirement (MEIFR) is deduced. Based on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the uncertainty of the wetted perimeter method is analyzed by comparing the two techniques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the critical point on the relationship curve between wetted perimeter, P and discharge, Q. It is clearly shown that the results of MEIFR based on curvature technique (corresponding to the maximum curvature) and slope technique (slope being 1) a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On the P-Q curve, the slope of the critical point with the maximum curvature is 0.39 and the MEIFR varied prominently with the change of the slope threshold. This indicates that if a certain value of the slope threshold is not available for slope technique, curvature technique may be a better choice. By applying the analytical solution of MEIFR in the losing rivers of the Western Route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Project in China, the MEIFR value via curvature technique is 2.5%-23.7% of the multi-year average annual discharge, while that for slope technique is 11%-105.7%. General conclusions would rely on the more detailed research for all kinds of cross-sections.  相似文献   
192.
竖轴向承载力是桩基础设计的重要参数,现场静载试验是目前确定桩基承载力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依托黄陵延安段高速公路洛河特大桥试桩工程,通过对原有工程桩施加预应力,形成了以工程桩为锚桩的锚拔体系。加载过程中试桩应力、锚桩应力及桩顶位移测试,结果表明,结合预应力技术,以工程桩作为锚桩构成桩基础静载试验的锚拔体系是可行的,同时提出了施加预应力大小的原则、方法以及确保后期曾作为锚桩的工程桩有足够承载能力应采取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3.
日阿铜多金属矿是在1∶25万邦多、措麦幅区调中发现,铜多金属矿床的成因类型有接触交代和岩浆岩型2类,其形成与岩浆活动关系密切,空间分布严格受岩浆岩和断裂的控制。区域化探异常显示研究区是寻找铜、铅、锌多金属矿的有利部位,显示良好的找矿前景。  相似文献   
194.
我国水资源承载力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要说明了我国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水资源承载力的概念、内涵及影响因素,探讨了目前几种常用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并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进而提出了我国水资源承载力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95.
1IntroductionPhosphorus,an essential nutrient for the primaryproductivity in freshwater systems,is an important fac-tor controlling lacustrine eutrophication.Although ex-ternal input of phosphorus has been assumed as the vi-tal responsibility for the eutrophication of lakes(ZhuJun et al.,2005),the remobilization of phosphorus insediments has a distinct influence on it as well(Bostr m et al.,1982).The concentrations of totalphosphorus(Ptotal)in the sediments are often related tothe trophic st…  相似文献   
196.
高敏感度、高可靠度、低花费传感器是全自动或半自动探雷机器人的首要和绝对的选择。当前,有许多技术能够被选来综合使用以满足上述的要求。金属探测器是一种传统的、成熟可靠的探测技术。但是,现在多种地雷含有少量的金属或者不包含任何金属,造成了用金属探测器探雷的困难。目前迫切需要研究发展新颖的探测技术以消除100万颗地雷对许多国家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7.
基于IMAGIS的数字小区建模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军  李永树 《四川测绘》2005,28(4):160-164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城市的规划管理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数字城市作为数字地球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在这一背景下提出的。本文结合适普公司的IMAGIS软件,对城市小区鼍维场景建设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并以遂宁市某街区为例进行了实践。  相似文献   
198.
一种数据网格的元数据分类管理机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网格环境下数据发现和访问的关键问题是应用元数据管理和拷贝元数据管理,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了一种元数据分类管理机制。该机制定义了数据模型和应用元数据模式,采用了分类存储的方式对不同的元数据进行管理,并设计了一个基于向导的查询智能体。  相似文献   
199.
孙秀喜  冯耀奇 《地下水》2005,27(5):389-391
本文采用流量级频率分析和统计分析方法,对黄河下游流量及泥沙含量对水环境容量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分析结果:河流在平滩流量时不仅输沙能力最大[8],而且输运污染物能力也最大,黄河下游水环境容量萎缩是平滩流量降低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200.
济阳坳陷碳酸盐岩古潜山以前地震资料存在信噪比低、速度陷阱、分辨率低、施工过程中缺炮、空道、内幕反射品质差或无反射等问题。造成上述问题除了野外施工工艺、室内处理流程和参数的影响外,在采集参数方面主要影响因素有覆盖次数低、炮检距与方位角不均匀、面元太大等。针对济阳坳陷古潜山三维地震资料采集应以目标设计为指导思想,以基于模型分析的三维采集参数论证为主线,最终优化各种采集参数。建立了拱张褶皱型、断裂块断型和风化残丘型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古潜山地质理论模型。使用先进的“绿山”地震采集观测系统设计软件,采用“块”来描述任意复杂地质模型结构,分别设计出各自的地震采集观测系统。以林樊家潜山为例,采用12线18炮束状新观测系统模拟单炮发射接收,对各主要目的层能追踪的地层信息比原始6线9炮束状观测系统采集的地震信息丰富,能准确反映地下构造形态与地质体的物理属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