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53篇
  免费   931篇
  国内免费   1195篇
测绘学   680篇
大气科学   512篇
地球物理   792篇
地质学   2186篇
海洋学   834篇
天文学   57篇
综合类   309篇
自然地理   709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69篇
  2022年   218篇
  2021年   275篇
  2020年   252篇
  2019年   291篇
  2018年   267篇
  2017年   237篇
  2016年   244篇
  2015年   266篇
  2014年   292篇
  2013年   321篇
  2012年   355篇
  2011年   339篇
  2010年   295篇
  2009年   335篇
  2008年   278篇
  2007年   300篇
  2006年   265篇
  2005年   224篇
  2004年   187篇
  2003年   129篇
  2002年   159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97篇
  1999年   68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41.
通过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选择在1996-2005十年间,有关壮族传统民居——干栏式建筑的期刊文献,从论文发表的时间及刊物、资助的课题、作者、理论与案例、学科角度等方面对文章进行了归类、分析,并对研究的现状做了一些评述,得出了当前研究角度广泛但是深度不够、课题资助的力度有待加强、开始关注对传统民居及其文化的保护、以旅游开发进行民居保护成为研究的新方向等结论。  相似文献   
942.
基于球形固结模型的桩端后注浆残余应力理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忠苗  何景愈  房凯 《岩土力学》2012,33(9):2671-2676
基于球形空腔扩张及一维径向固结理论,对桩端后注浆桩的桩端注浆残余应力进行理论研究,分析了残余应力的消散过程,在负指数衰减的初始超孔隙压力分布基础上,得到了残余应力随时间及扩散半径消散的解析解;同时将提出的方法与未考虑浆液扩散半径影响的简化方法进行了比较,对模型的主要影响参数进行了分析。参数分析显示,流变指数、稠度系数、土体的压缩模量及固结时间是影响注浆残余应力的关键因素;另外,通过试验实测数据对新方法及简化计算方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新计算方法能有效地模拟后注浆残余应力的消散。其研究结果对后注浆残余应力的理论研究及工程实践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943.
永安地震台数字化SWY-Ⅱ水位仪观测概况与仪器维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永安地震台数字化SWY-Ⅱ水位仪为中国地震局台站背景场项目观测仪器,通过对永安台数字化SWY-Ⅱ水位仪运行两年来观测概况的介绍,总结日常观测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仪器故障,并探讨解决仪器问题的经验办法,提高仪器维护的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944.
官房铅锌钨矿区团山矿段位于云南省文山州文山县内,钨矿矿体规模中等,矿区水文地质条件中等偏复杂,包含有3个含水层组.矿坑充水的主要来源是矿体顶底板围岩岩溶裂隙水中的地下水.利用大井法对矿区的涌水量进行预测,结果表明1200、1300和1400 m水平段正常涌水量分别为21587、9997和4484 m3/d,最大涌水量分别为64761、29991和13452 m3/d.  相似文献   
945.
针对回填土地基,通过量纲分析得到强夯加固深度和累积夯沉量的计算公式,结合已有工程资料对所提出的计算公式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公式能够较为精确地预测填土地基的加固深度与累积夯沉量;分析表明:累积夯沉量与加固深度比值随着诸多要素而变化,仅在确定的落距和夯锤半径范围内的才可以作为常数进行推广;最后分析夯锤半径及厚度对强夯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946.
提出了建立管网信息普查及信息录入系统,以及完善管网信息关系数据库、综合管网图制作、管网信息空间数据库、三维管网部件模型库等各项工作,通过调用不同数据库的空间信息与属性信息,实现了三维管网模型的快速构建。采用MD5建立了管网模型与属性信息自动关联技术,叠加了原有的地表建(构)筑物模型,引入了统一的时空基准,开发了地上下建(构)筑物管理平台,具有三维模式下现有二维地图无法实现的空间分析等功能,实现了各类三维数据的综合可视化和融合分析,可为城市地下管网管理提供更直观的辅助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947.
针对海量空间数据分布式存储中存在的不顾及空间邻近性、分布不均和数据倾斜的问题,基于MapReduce并行编程模型,对Hilbert空间曲线层次分解的思想和节点容量感知的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一种层次分解的空间数据并行划分策略,并通过临界值判定实现空间数据的均衡存储。最后通过实例分析说明该方法可以在保证空间数据邻近特性的同时,解决海量空间数据分布式存储不均和数据倾斜的问题。  相似文献   
948.
流体包裹体是古地质流体的唯一直接记录,为反演地质过程涉及的物理化学条件等提供了最为重要的证据。流体包裹体是研究热液矿床成矿流体最有利手段,常规的测试对象为透明的脉石矿物,而矿石矿物中的流体包裹体更为直接、准确地记录了成矿流体信息。大多数矿石矿物在显微镜透射光下不透明,其捕获的流体包裹体研究需要使用配备有红外成像系统的显微镜进行。近20 年来,不透明矿物流体包裹体红外显微测温研究获得了长足的进展,但其中仍有一些问题尚未解决,制约了该方法的应用;同时,国内该研究领域正处在起步阶段,多个实验室已安装了红外测试仪器,但尚未开展系统的研究工作。因此,需要对该研究领域进行综述,探讨存在的问题,以促进该研究方法的发展。本文首先介绍了红外显微镜仪器工作原理及样品制备注意事项,阐述了影响不透明矿物红外透明度的因素,讨论了红外显微测温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和难点,并针对测温过程中相变观察困难、红外光可能影响测温结果等问题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案,最后论述了红外显微测温系统在矿床学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49.
阿姆河盆地上侏罗统海相烃源岩是一套公认的成熟烃源岩,其成熟度与中国古生界高-过成熟度海相烃源岩不同,通过对阿姆河右岸地区上侏罗统岩石样品的地球化学分析及与中国塔里木和华北、四川、吐哈、渤海湾等盆地类似烃源岩的比对,研究了阿姆河盆地成熟海相烃源岩地化特征,建立了有机质丰度与类型的评价标准与图版。结果表明:阿姆河盆地侏罗系存在灰岩和泥岩两类海相烃源岩,灰岩有机质丰度略高于塔里木盆地古生界和华北地台中上元古界灰岩,与四川盆地二叠系灰岩接近,泥岩有机质丰度与吐哈盆地侏罗系煤系泥岩相当,成倍好于塔里木盆地、华北地台海相泥岩;海相泥岩属于Ⅰ2~Ⅱ型烃源岩,海相灰岩属于Ⅲ~Ⅱ型烃源岩,综合分析认为:1)阿姆河盆地上侏罗统灰岩好烃源岩有机碳含量标准为0.5%,泥岩好烃源岩有机碳含量标准为3%;2)以低等生物为主的海相碳酸盐岩或泥岩,其可溶有机质氯仿沥青“A”族组分、Pr/Ph与Ph/nC18关系、甾烷ααα(C27、C28、C29)-20R含量、多环芳香“三芴”系列等参数既揭示了烃源岩的生源环境,也是鉴别母质类型的良好参数。阿姆河盆地上侏罗统海相泥岩和灰岩烃源岩评价标准与图版的建立,对国外海相盆地油气资源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50.
基于有限元分析法,建立了准三维非稳态传热模型。在试验验证的基础上,分析了跨季节蓄热型地源热泵蓄热过程中土壤温度、单位井深换热量、热作用半径随热泵运行时间的变化规律,讨论了土壤结构、入口水温、入口质量流量、热泵运行模式等对土壤传热规律的影响,并研究了土壤热平衡问题。结果表明:同一半径不同深度处,土壤温度增长幅度随土壤热扩散率的增加而增大;土壤热作用半径随热泵运行时间及入口水温的升高而增加,并逐渐趋于稳定;间歇运行模式下,地埋管附近土壤温度及换热量均呈波动式变化,且当径向距离大于0.3 m时,与连续模式一致;在满足换热量的情况下,流体质量流量不宜过大;系统运行一个周期(360 d)后土壤温度基本可以恢复,且流体入口温度不宜低于40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