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38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20篇
地质学   79篇
海洋学   22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1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江苏夏季气温异常的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利用中国160气象观测站1951-2005 年和江苏省59气象观测站1961-2004年的月平均气温资料, 在分析江苏气温变化的季节-年际变化特征的基础上, 重点分析了江苏夏季气温的年际、年代际变化的时间和空间特征.发现:江苏夏季气温1970s到1990s前期基本上处在一个偏凉期,1960s及1990s中后期以后基本上处在一个偏热期;江苏夏季气温异常存在显著的准6 a、准9 a的年际周期和以16 a为中心的年代际周期;江苏夏季气温趋势自西北向东南呈现正负正的位相分布特点,即江苏西北部和东南部地区夏季气温呈现升高的趋势,其它地区呈现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32.
一次寒潮过程的多种相态降水机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气象站观测资料、NCEP分析资料和中尺度模式WRF-V3,从环流形势、动力机制、温湿特征等方面对2010年2月9-11日江苏一次雨、雪、冻雨、冰雹等不同相态的寒潮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冻雨和雪的大气层结有明显差异,冻雨发生时在对流层中低层有融化层,融化层内温度为1~2℃,近地面气温低于0℃;降雪发生时,整层大气温度都在0℃以下。对流层中低层大量的水汽平流和暖平流是造成冬季对流性天气的主要原因,冬季产生冰雹的"高架雷暴"位于近地面冷池之上,冰雹出现前对流层中上层有干空气侵入。WRF-V3模式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降雨和冻雨出现时对流层低层都有雨滴存在,降雪时对流层低层的雨滴消失。  相似文献   
33.
江苏暴雨概率预报及其业务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圣劼  孙燕  刘安宁  罗兵 《气象科学》2016,36(2):269-274
以未来12~36 h、36~60 h和60~84 h的暴雨预报为目标,利用2011年—2013年夏季6—8月欧洲细网格数值模式预报产品分析了江苏夏季暴雨的可能预报因子。通过对各因子进行相关性、敏感性和代表性分析后,优选了22个对不同强度降水具有较好区分能力的暴雨预报因子。以这些因子为基础建立了一种简单的江苏省暴雨概率预报方法。其预报产品已在江苏省气象业务一体化平台上投入业务使用。该方法在2011—2013年7月,针对提前12 h预报的历史回报试验中,TS技巧评分平均为13.6,明显高于EC细网格24 h降水预报产品(平均TS评分仅为4.5)。在2014年梅汛期的6月25—26日、7月1—2日和7月4—5日三次区域性暴雨个例的预报试验中,提前60、36、12 h的预报效果均较好,其平均TS评分(44.6)也明显高于欧洲细网格数值模式的降水预报(20.4)。  相似文献   
34.
江苏冬季降水相态气候分布特征及预报方法探讨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利用1981-2010年南京、徐州、射阳逐日探空资料和地面观测资料,在分析冬季雨日、雪日、雨夹雪日气候特点的基础上,运用厚度分析的方法进一步研究江苏冬季不同降水相态的预报指标.结果表明:厚度分析能被用来识别降水相态(雨、雪),1 000~850 hPa厚度阈值1 292 gpm可以作为江苏冬季区分雨、雪的一个重要参考指标.同时结合地面温度和850 hPa温度可以较准确的判定降水的相态,即1 000~ 850 hPa厚度≤1 292 gpm,且T850≤-3℃,T≤2℃时,判定为雪;反之,则为雨.另外,地面湿球温度在雨雪区分上也是一个很有参考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35.
沈阳  孙燕  蔡凝昊  苏翔  史达伟 《气象》2019,45(2):166-179
利用NCEP0.25°×0.25°再分析数据和多种观测资料,对2017年6月9—10日在苏皖地区引发区域性大暴雨并在江苏数个观测站造成极端降水事件的江淮气旋过程(简称"0609"过程)进行了分析,从气旋的生成、发展、冷暖锋和相当正压性等方面与前一次降水较弱的江淮气旋过程(同年6月5日过程,简称"0605"过程)进行了对比,结论如下:(1)对流层高层正涡度平流及出流区引发高空辐散场,继而导致对流层低层动力减压,是"0609"江淮气旋的启动机制,而"0605"过程对流层低层强盛的暖平流引起的上升运动导致了气旋的生成;(2)对锋生函数的计算表明"0609"过程锋生作用较"0605"过程更强,前者暖锋锋区较后者更为陡立且在一定区域内缓慢移动,暖锋附近及暖区一侧上升运动更强且更为深厚,以上因素直接导致了"0609"过程区域性大暴雨的发生;(3)相对涡度和纬向风0值线的垂直分布表明,"0609"过程气旋在700 hPa以下表现为集中的涡度柱形态,强度较大,系统随高度几近垂直分布,相当正压结构十分明显,而"0605"过程气旋涡度柱仅存在于850 hPa以下,强度较弱,相对涡度和纬向风0值线随高度北倾,斜压性明显;(4)"0609"过程强降水引起的潜热释放通过涡度混合加强了气旋,加强的气旋又增强了降水,降水和气旋之间建立了类似于"CISK"机制的正反馈过程,这可能是"0609"过程气旋表现出较强正压性的原因,说明了江淮气旋发展方式的多样性。  相似文献   
36.
对西范坪斑岩铜矿的蚀变作用、流体包裹体特征等进行了研究,指出该矿床是由两期岩浆流体叠加作用所形成的.第一期热液作用形成了磁铁矿化和黑云母化,并形成了无矿石英脉;第二期热液形成了阳起石化;早晚两期热液的混合引起了钾长石化及强烈的矿化.由于第二期流体的叠加,将还原硫(H2S)带到浅部,并与第一期富铜的高盐度流体相混合,从而形成铜硫化物的沉淀.第二期富含还原硫流体的加入,是西范坪斑岩铜矿床形成的重要控制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37.
纪瑛瑛 Came.  EM 《世界地质》1992,11(4):97-102
石英-碳酸盐金矿床赋存在剪切带中脆性-韧性转换处或在其上。据知有些最大的矿床就是沿着长期活动的主横推剪切带形成的。由于岩石的稠度随深度而降低,这种类型的剪切带向下在韧性态中加宽,有的韧性剪切带在麻粒岩相变质作用的深度宽达40km。韧性剪切带是可渗透的,并由于可渗性是沿微裂隙发育,所以水流遍布,为广泛的化学反应提供了机会。反应速率随剪切加热、矿物变形诱发的应力梯度、和粒度的减小而增加。因为压力在剪切带的脆性部分降低,水流往往是向上的。假设韧性剪切带为楔形体,穿过下地壳的大量流体就会聚集在脆性-韧性带的转换处。因此,如果在穿过下地壳的流体运动期间存在着选择迁移元素的作用,那么这些元素也可聚集在这个转换处。石英-碳酸盐矿脉最恒定的特征之一是碳酸盐蚀变,它可从矿床的中部向外延伸数公里。这里的~(13)C特征与幔源CO_2一致。可能来源于地幔并向上运动的CO_2气化物与角闪岩相岩石脱水成为麻粒岩及伴随的大离子亲岩元素的衰竭有关。有大量资料表明下地壳被CO_2改变的情况发生在主剪切带。在深部CO_2的流动仅发生在比石墨稳定性所需环境更为氧化的条件下。这种环境利于金的溶解,因为:(a) 使Au°氧化为Au~+;(b) 从岩石中溶出的硫化物和Au+络合。近期工作已经证明有些主要的太古代金矿床的成矿物质来源干相对氧化的流体中。初步模式的概述至少要考虑某些石英-碳酸盐金矿床的成因。渗入到深部韧性剪切带的CO_2使角闪岩相岩石脱水。产生了相对氧化的CO_2—H_2O流体,这个流体使来自下地壳的大量硫化物和金溶解。金被向上带到变窄的剪切处,聚集并沉淀在脆性-韧性转换处。  相似文献   
38.
39.
Two different Cymodocea nodosa (Ucria) Ascherson beds growing in mining-contaminated sediments were compared with two reference beds in the Mar Menor coastal lagoon. The accumulation of Zn, Pb and Cd in different fractions of the plant, the sediment parameters that regulate the availability of metals, the seabed structure and dynamics of each seagrass bed and its associated macroinvertebrate community were studied. C. nodosa accumulates metals from the sediments and reflects their bioavailability for this seagrass. At each station, the metal content of the rhizomes was lower than that of leaves and roots. The concentration of acid-volatile sulfides does not seem to influence the availability of metals to the seagrass, possibly due to oxygen transport to underground tissues. The highest metal concentration in all the contaminated stations was found in the leaf-biofilm, due to the formation of complexes between metals and the 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 that form the biofilm. All the seagrass beds were seen to be undergoing expansion, those growing in contaminated sediments accumulating great quantities of metals and showing highest photosynthetic leaf surface area and highest leaf biomass. However, these structural parameters were not seen to be responsible for the differences in the faunal composition observed between contaminated and reference beds. Moreover, the multivariate analysis identified the metal content of leaves, biofilm and sediments as important variables that may be responsible for these differences in faunal composition. In this study we have demonstrated that both the seagrass C. nodosa and the biofilm on the plant leaves may be used as environmental tools in the Mar Menor lagoon. The former is an useful indicator of sediment contamination, whereas the latter seems to be a good sentinel of water quality.  相似文献   
40.
采用高效毛细管电泳法(HPCE)对酶解褐藻胶寡糖进行了分离分析,考察了缓冲液浓度、pH、电压及温度等参数对寡糖分离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在pH=2.5,100mmol/L 磷酸盐缓冲液中,运行电压20kV,电泳由负极到正极,温度30℃,235nm紫外检测条件下,酶解褐藻胶寡糖获得了高效分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