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9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56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伊舒地堑早第三纪盆地的结构、充填形式和充填序列以及区域构造格局表明,它属于我国东北部(东部)新生代裂谷系中的一部分,其发育级别低于辽河裂谷盆地带,而优于佳伊地堑北段,为一初始裂谷盆地。该盆地经历了裂谷前隆升剥蚀(晚白垩-古新世)、张裂深陷(始新世)、充填淤积(渐新世)和后期改造(早第三纪末)四个阶段的演化。与我国东部其它新生代裂谷盆地的演化近同时同步。地堑中5000多米厚的早第三纪陆相沉积物具有良好的生储油条件。同时地堑的构造-沉积演化决定了所形成的油气藏具有个体多而细小的特点,在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形成复式油田。  相似文献   
22.
北京大学AMS 14 C 国际比对样品测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北京大学加速器质谱(AMS)实验室参加国际原子能机构 (IAEA) 组织的第五届14 C国际比对样品测量的过程和结果,包括样品制备、小型14 C测量加速器质谱计装置和比对测量结果的统计分析等。北京大学的测量结果与IAEA加权统计平均值的偏差在1σ之内, 这一结果较客观地体现了我国14 C AMS年代测定在国际同类实验室中所处的地位。  相似文献   
23.
采用图像识别与推移质动态监测技术,开展基于双峰型非均匀推移质的系列水槽试验.通过引入反映床面粗糙度、粘性底层特性与颗粒非均匀度η(粗细比)的综合水流强度函数Ψb、特征弗劳德数Frb,系统研究了不同水流强度与床沙组成条件下的推移质输移特性以及颗粒非均匀度对输沙率的影响.通过对关键因子的辨识与量纲分析,提出了双峰型非均匀推移质输移模式,建立了基于近壁特征因子的水流强度Ψb与非均匀推移质输移强度Φ'的函数关系.对双峰型底沙输移机理的分析表明,非均匀沙的组成特征使得η成为影响Φ'的重要参量;正是细粒对粗粒的解怙作用对粗沙运动产生重要影响,使推移质输移率与颗粒非均匀度间呈现驼峰关系,峰值对应的粗细比ηc约为3∶7.  相似文献   
24.
基于一个水文年度的月周期性采样分析,用河流悬浮颗粒物的有机碳(POC)和溶解无机碳(DIC)的同位素信号探讨了桂江径流中碳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桂江悬浮颗粒物中POC含量多介于1.70 % ~14.27 % 之间,平均为(4.54±2.94) %; 河流POC的Δ 14 C值介于-235.8 ‰ ~-26.7 ‰ 之间,平均为(-135.38±57.27) ‰,没有检出"核爆 14 C"信号,揭示了较为强烈的流域地表扰动和土壤侵蚀状况。桂江POC的稳定同位素组成(δ 13 C)变化于-29.92 ‰ ~-24.71 ‰ 之间,平均为(-26.86±1.29) ‰,这与以C3植物为主的流域生态系统的碳同位素组成一致。桂江颗粒有机质的C/N比多介于5.54~11.53之间,平均为7.97,低于全球河流的平均状况。一方面,土壤有机碳、岩石来源的地质碳及藻类生物量的混合比例决定了桂江河流颗粒有机质的C/N比和Δ 14 C值; 另一方面,微生物群落对水体有机质的代谢分解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有机质的元素和同位素比值。桂江河流DIC的δ 13 C值变化于-17.22 ‰ ~-10.65 ‰ 之间,平均为(-12.95±1.94) ‰ 。冬半年河流DIC(δ 13 C值平均为-11.47 ‰ )几乎全部来自碳酸盐矿物的化学风化,夏半年土壤硅酸盐矿物的化学风化对DIC(δ 13 C值平均为-14.73 ‰ )的贡献达28 % 。  相似文献   
25.
通过对中央坳陷区两口钻井口剖面和东南隆起区野外露头剖面的沉积学、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研究,认为松辽盆地白垩系青山口组黑色页岩形成于稳定分层的湖相环境;周期性海水注入形成的底流是导致水体夯层和黑色页岩沉积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6.
坠石是沉积时落入水体底部沉积物中的单个或集群状外来碎屑,按其搬运载体不同可分为:(1)冰筏成因坠石:冰山作用形成的坠石和季节性冰体形成的坠石;(2)非冰筏成因坠石;动物植成因坠石和其它成因坠石。坠石是寒冷气候的标志,其形成时的气候具有多解性。  相似文献   
27.
辽西地区中生代火山—沉积盆地群特征及成因机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许敏  薛林福 《世界地质》1997,16(2):34-38
辽西地区的早侏罗世-早白垩世盆地群是一集颇具特色的断陷盆地群。盆地构造演化具多期次特点,火山作用与沉积作用频繁交替,形成了兴隆沟、蓝旗和义县三个火山沉积旋回。兴隆沟、蓝旗旋回是在挤压盆地中形成的,是古亚洲构造域向环太平洋构造域转换时期的产物;义县旋回是弧后裂谷盆地的产物。盆地特征及深部构造研究表明,辽西盆地群坳陷作用不发育的原因是岩石圈性质和强烈的火山作用。  相似文献   
28.
为研究冲积性河流造床机理,基于能量耗散原理分析河床调整与水沙过程(变异特性)间的关系十分必要。以黄河游荡型河段为例,利用实测资料分析和平面二维水沙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各种洪水泥沙条件下河流冲淤规律的探讨。研究发现平滩面积、河相系数与径流泥沙特征值间存在的关联性映射出冲积性河流能量关系中的制约机制;不同洪水泥沙过程的河床冲刷强度变化具有阶段性,主槽累积刷槽效应与洪水泥沙过程有密切响应关系;高效输沙的洪水过程通过塑造最适宜的河床断面形态,能实现最佳输沙效率与主槽的最大冲刷。在不同漫滩洪水条件中,综合系数Φ最大时的洪水过程具有最大累积刷槽效应,因此对应流量可作为黄河下游漫滩洪水的调控指标。  相似文献   
29.
松辽盆地白垩纪冰筏沉积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冰筏沉积是负载沉积物的冰块在春夏之交筏运到海洋或湖泊中,冰块融化沉积物坠落所形成的。它们可见于高海拔具有明显气候垂直分带的低纬度地区或者是高纬度地区。在研究松辽盆地白垩纪古气候时,首次在泉头组红层中发现冰筏沉积。根据泉头组孢粉组合的研究表明,它们除了具有热带—亚热带植物的孢粉以外,还有少量喜冷分子混生现象。经研究这些矛盾现象,反映泉头组时期盆地外围地形高差大,形成明显的气候垂直分带现象,这是造成这些矛盾现象的主要原因。冰筏沉积的发现对松辽盆地古气候古地理的恢复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0.
In south of the Songliao Basin and adjacent area of NE China, there are several high conductive layers in crust and upper mantle. Those layers are interpreted as detachment and rheology, which represent some features of lithosphere, asthenosphere and Moho, and related to the crust-mantle structure of the continent in the study area. The differences of the crust-mantle structures in different places in the study area reflect the differences in the movement and evolution of asthenosphere, lithosphere and crust. The differences can be summarized as follows. (1) Along the south profile of MT, the buried depth of the surface of Moho is 31 ~34 km beneath the Liaohe Basin and 35~37 km beneath the west Liaoning area. Along the north profile of MT, the buried depth of Moho is 32~33 km beneath Changtu area and 36~37 km beneath Kailu area in southern Songliao Basin. The buried depth beneath the central of the Songliao Basin is 29 km.(2) The difference of thickness of lithosphere exists in the south area and the north area of Chifeng-Kaiyuan fault. The thickness of lithosphere is about 65~120 km in the south of the fault, thickening from east to west. The top surface of asthenosphere is highly uplifted in the Liaohe Basin and the highest point is about 65 km in buried depth. The thickness of lithosphere in the north of the fault is about 60~65 km, thinner about 25 km than that in the south of the fault (West Liaoning). Deep processes such as upwelling of mantle thermal flow, extension of lithosphere, underplating, and thinning and subsidence of crust, evidenced from the crust-mantle structures were the direct forces of the basin formation in the study area during the Mesozoic-Cenozoic.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