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85篇
  免费   506篇
  国内免费   712篇
测绘学   157篇
大气科学   727篇
地球物理   635篇
地质学   1058篇
海洋学   292篇
天文学   119篇
综合类   276篇
自然地理   239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36篇
  2022年   107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109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102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109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33篇
  2013年   127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79篇
  2010年   114篇
  2009年   138篇
  2008年   116篇
  2007年   119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93篇
  2004年   71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65篇
  2000年   92篇
  1999年   99篇
  1998年   115篇
  1997年   107篇
  1996年   100篇
  1995年   76篇
  1994年   74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44篇
  1991年   42篇
  1990年   27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27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21.
壳粒磷块岩及其成矿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壳粒磷块岩被作为一种独立的重要类型划分出来。壳粒磷块岩的性质从极重要的方面揭示了海相磷块岩的本质特征。本文以生物成矿论为指导,研究了扬子地块晚震旦世陡山沱期磷块岩形成的古地理,并阐述了磷块岩成矿与富集规律。  相似文献   
222.
以凯瑟效应测量岩石试样先存应力,声发射探头与试样的耦合是不共重要环节,国内外学者采用的耦合方法,归结起来主要是面耦合与线耦合两种方式,作者以同一试样作了这两种耦合方法的对比实验,证实地耦合的测量效果优于面耦合,作者指出:使用圆柱状试样不仅制作简便,节省制作费用,而且由于探头与试样作线耦合获得更高的测量精度。  相似文献   
223.
224.
张晶  丁一汇 《气象学报》1998,56(1):1-19
文中在综合比较过去各类陆面过程模式优缺点的基础上,主要参考BATS模式,发展了一个陆面过程模式(LPM-ZD)。它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采用物理方程和经验解析公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土壤温度和土壤水汽的求解。在上层土壤,土壤分层较细并采用温度传导和水汽扩散方程求解,而在下层土壤,土壤分层较粗并利用经验方法处理。2.考虑了降水分布的次网格特征及其对陆面水文产生的重要影响。3.较全面地考虑了雪盖对陆面过程的各种影响:对陆面水文的影响、对土壤热传导的影响以及雪盖的高反照率对辐射收支的影响。利用3组单点观测试验资料对陆面过程模式LPM-ZD进行了“独立(of-line)”模拟试验。模拟结果表明陆面过程模式LPM-ZD具有较好的模拟性能,能够比较准确地模拟不同气候区的多种下垫面类型的陆面过程变化特点,模拟结果与观测基本一致。进而又利用一组观测资料和模式LPM-ZD进行了一系列敏感性模拟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模式LPM-ZD对一些参数的确定非常敏感,如初始土壤水汽、植被的物理特性参数以及降水次网格分布因子等,因此提高确定这些参数的准确性是改进陆面模式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225.
Seasonal variability regarding the nature of precipitation and the activity of cumulus convection during the 1991 Meiyu season of Changjiang-Huaihe River Basin(Jianghuai)has been investigated by calculating apparent heat source/apparent moisture sink and analyzing TBB(cloud-top blackody radiation temperature)data.It is found that three periods of strong ascending motion during the Meiyu season lead to three episodes of heavy rain,and the latent heat due to the precipitation is of the sole heat source of the atmosphere.The nature of precipitation shows distinct seasonal variability,from frontal precipitation of the first episode to the extremely strong convective precipitation of the third episode.TBB field of East Asia may well reflect not only the intensity of convection and rainfall,but also the movement of rain belt and convection belt.In the whole Meiyu season.convection belt mainly stays in Jianghuai.but may shift within the domain of East Asia.Its locating in Jianghuai or not determines the maintenance or break of Meiyu.In the third episode,the narrow convection belt over Jianghuai is mainly caused by southwest monsoon which takes moist and convective atmosphere from tropical ocean.  相似文献   
226.
与季节内振荡-超级云团系统相关的赤道波的识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中重点研究与热带季节内振荡-超级云团系统相关联的赤道波的识别。考虑到赤道波的本质为截获在赤道地区的一般的气候平衡场附近的线性动力过程的固有模态,首先从原理上阐明了POPs分析技术对于分离各类赤道波动的有效性,以后利用这种分析方法对日本静止气象卫星所观测到的黑体红外辐射温度资料进行了POPs分析。结果表明,在热带季节内振荡-超级云团系统中,对应于40d振荡的模态基本表现为Kelvin波的结构;对应于10d左右的模态,亦为Kelvin波,而在2d尺度上,则分别存在经向模态序号n=1和n=2的西进和东进惯性重力波。分析中还发现了西进的混合Rossby重力波的存在。  相似文献   
227.
中国东部降水的随机动力预测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一个具有门限的非线性随机动力气候模式,对中国东部江淮流域的降水进行了预报试验。结果表明:模式能对大范围环流降水作出较为准确的形势预报。还比较了海气耦合模式与外强迫模式的预报效果,表明耦合模式的预报效果略好于外强迫模式。  相似文献   
228.
本文讨论了可压、绝热、无耗散的二维大气中三类定常基态的稳定性问题,并严格证明了这三类定常基态的稳定性性质是由基态的特征矩阵Λ的性质所决定的:a.若Λ在域G+Γ内处处为正定矩阵,则基态是稳定的;b.若Λ在域G+Γ内非处处为半正定矩阵,则基态是不稳定的  相似文献   
229.
本文用近13年200hPa高空风资料得到了夏半年(5—10月)逐月平均全球热带风场,发现如下一些主要结果: (1)在亚洲地区对流层上部反气旋存在两个中心;一个在青藏高原上空;一个在伊朗和阿富汗地区。两者的演变不同。伊朗高压的北推和撤退都比青藏高原上的早。北美墨西哥高压的变化在时间上与伊朗高压很相似。 (2)北太平洋中部高空槽(TUTT)出现在5—10月,8月份最强,位置最北;北大西洋中部高空槽出现在5—9月,7—8月最强。 (3)南半球冬季有三个主要的长波脊和长波槽,分别位于大陆以西和以东海区。  相似文献   
230.
东亚冬季风的演变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主要讨论了东亚冬季风和冷涌的演变特征,并与南亚作了对比,发现在东亚地区,冬季风演变主要表现为10月中旬经向环流的突变及9月初、11月中旬和1月末对流层低层温度的3次突变;而在南亚地区,经向环流的变化不如东亚地区明显,而且高层要先于低层变化,对流层低层温度存在2次突变。在整个冬季,东亚地区冷涌的演变过程,主要表现为南海地区冷涌在12月份出现最高频率,而西太平洋冷涌在1月份出现最高频率;南亚地区冷涌在12月份出现最高频率,但远小于东亚地区且衰减速度很快。另一个不同点是东亚地区的冷涌强度是往上衰减的,而南亚地区的冷涌强度则是往上增强的。这说明东亚冬季风和南亚冬季风的性质有较大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