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5篇
  免费   59篇
  国内免费   68篇
测绘学   39篇
大气科学   39篇
地球物理   31篇
地质学   97篇
海洋学   41篇
综合类   29篇
自然地理   5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8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9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41.
南极乔治王岛南端的菲尔德斯半岛被认为是研究南极生态与生物资源的理想之地。本研究从该半岛全岛范围采集了3类不同类型的土壤样品,采用传统最大或然法(MPN)对其所含氮循环各类群微生物的总量进行了测定,同时利用常规Griess试剂、纳氏试剂等显色法初步估算了各菌群的功能活性强度,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和采样点生态等进行了初步分析。目的是对该半岛土壤氮循环微生物进行先期初步了解,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它们的其他特性奠定基础。结果表明:13个土样中所含氮循环微生物总量趋势为氨化菌反硝化菌硝化菌和固氮菌(活菌数),除极个别样品外均具有不同程度的硝化、反硝化、氨化活性。其中,所有土壤样品均具有比较高的氨化菌含量及氨化活性强度;丘陵山坡土壤的反硝化菌含量与反硝化活性强度要高于动、植物区土壤(极个别样品除外);动物区和植物区土壤的硝化菌含量较少,但硝化活性强度较高,预示着可能存在高效功能菌株;而丘陵山坡土壤的硝化菌含量及硝化活性强度则表现得高低不一。本结果为进一步深入研究该地区氮循环微生物提供了前期参考。  相似文献   
142.
现有的设定地震方法主要有两种:加权平均法和最大概率法。本文首先简要介绍了这两种方法,然后以烟台地区一高层建筑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加权平均法和最大概率法进行地震危险性分析,确定出设定地震震级、震中距以及具体空间位置,给出了两种方法的设定地震反应谱,最后对这两种方法所得结果的差异进行了对比和分析。结果表明:加权平均法所得反应谱将长周期处的安全性考虑在内,适用于中长周期建(构)筑物;最大概率法由于其长周期处谱值偏低,会增加长周期工程的危险性,不宜用于长周期工程,但对短周期建(构)筑物应用合理;对于自振周期不同的建筑工程应选用不同的地震危险性分析方法进行设计反应谱的确定。  相似文献   
143.
The use of high‐resolution and highly precise age models is essential for quantitative environmental reconstructions. To assess the reliability of pollen as a chronometer in laminated lake sediments, pollen traps and lake cores, statistical methods were used to study seasonal pollen signal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a) the pollen assemblages from air traps and lake/reservoir surface sediment traps in the north‐western Loess Plateau of China displayed distinct seasonal patterns, which were confirmed by nonmetric multidimensional scaling (NMDS); and (b) The pollen assemblages of the dark and light layers in the Zhenhu Lake cores allowed detection of the seasonality of sediment deposition based on the results of the pollen traps. The NMDS method also showed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pollen assemblages of the dark and light layers. Furthermore, instrumental monitoring data and characteristic time markers of historical events (1958 and 2011) were used to cross‐check the chronologies obtained by the pollen assemblages, and the results strengthened the credi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pollen as a chronometer.  相似文献   
144.
为了推进北京一号小卫星遥感数据在城市景观生态研究中的应用,针对其全色影像4m分辨率、多光谱影像32m分辨率的特点,试验分析北京一号小卫星影像在城市景观格局变化中的应用效果和特点。通过对不同分类器的比较,选择支持向量机分类器对多光谱影像、全色影像、全色与多光谱融合影像三个数据集进行景观组分分类,结果表明,全色与多光谱融合影像的分类精度最高。利用多时相、多光谱遥感数据统计分析了城市景观组分与格局变化,表明32m空间分辨率的多光谱影像可以用于城市景观格局变化和土地覆盖变化分析。本文全面试验和分析评价了北京一号多分辨率数据在城市景观格局研究中的应用效果。通过对同一年份全色影像和多光谱影像计算的景观格局指标的分析表明,全色数据能更有效地描述景观详细信息,多光谱数据可展现城市景观的整体格局,而融合后对景观格局分析能够获得优于单一数据的效果。试验和分析表明,北京一号小卫星4m全色高分辨率影像和32m多光谱数据的波段组合,能从不同尺度揭示城市景观格局和变化过程。  相似文献   
145.
Three groups of dynamic triaxial tests were performed for saturated Nanjing fine sand subjected to uniform cyclic loading. The tested curves of the excess pore water pressure (EPWP) ratio variation with the ratio of the number of cycles are provided. The concept of the EPWP increment ratio is introduced and two new concepts of the effective dynamic shear stress ratio and the log decrement of effective stress are defined. It is foun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the EPWP increment ratio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stages: descending, stable and ascending. Furthermore, at the stable and ascending stages, a satisfactory linear relationship is obtained between the accumulative EPWP increment ratio and natural logarithm of the effective dynamic shear stress ratio. Accordingly, the EPWP increment ratio at the number of cycles N has been deduced that is proportional to the log decrement of effective stress at the cycle number N-1, but is independent of the cyclic stress amplitude. Based on the analysis, a new EPWP increment model for saturated Nanjing fine sand is developed from tested data fitting, which provides a better prediction of the curves of EPWP generation, the number of cycles required for initial liquefaction and the liquefaction resistance.  相似文献   
146.
南海潜热交换年际与年代际变化的分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一套客观分析潜热通量、基于绕岛理论诊断的南海贯穿流(LST)、南海热含量等月平均资料,分析南海表层潜热通量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南海地区的潜热通量冬季强,春季的潜热通量弱;在秋冬季节,南海北部的潜热通量远大于南部;夏季南海潜热通量南部高于北部;从20世纪80年代初潜热通量逐渐增加。使用EOF经验正交分解,M-K检验方法分析南海潜热通量的多时间尺度变化,前3个模态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53.01%(主要为长期趋势)、17.4%(年代际变化)、6.71%(年际变化)。分析表明在年际尺度上南海贯穿流(LST)减少导致南海海表温度(SST)增温幅度上升,海气温差比湿差减小,从而导致潜热释放减少,潜热通量呈负异常;反之LST进入南海增多,海气温差比湿差变大,导致南海潜热损失减少,潜热通量呈正异常。  相似文献   
147.
148.
通过对56家珠三角企业的调查,发现区位条件、政策法律、生产成本、基础设施水平和产业配套能力是影响企业发展的5个最主要的投资环境因素。基于此,文章构建了珠三角区域投资环境的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分别针对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密集型产业的投资环境变化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对劳动密集型产业而言,投资环境是有所弱化;对技术密集型产业而言,投资环境是有所改善。同时,从生产成本、区位条件、优惠政策和产业配套等方面对影响珠三角投资环境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推动产业升级、产业转移、加强“三旧”改造、实现区域一体化等改善投资环境和促进产业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9.
珠江三角洲城镇化转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春山  代丹丹 《热带地理》2015,35(3):343-353
首先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法,选取近30年的人口、产业、社会和经济等数据对珠三角城镇化的动力进行分析,其次利用面板数据模型进一步探讨珠三角城镇化转型的驱动力和演变特征。分析发现珠三角二产、人口与土地仍是其城镇化主要的驱动因素,但城镇化的“要素推动”作用下降明显,“外向型城镇化”模式逐渐减弱,“知识源导向”城镇化模式正在形成,城镇化模式趋向多元化。珠三角城镇化正面临转型,存在传统“要素推动”不可持续,新型“知识推动”发展相对缓慢,城镇化质量不高,制度建设滞后以及内需不足等新问题。珠三角要大力推进城镇化“创新驱动”,实现“动力转型”,通过建设宜居城乡以实现“质量转型”,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等,促进“制度转型”。  相似文献   
150.
利用黄河小浪底水库周边气象观测站的地面观测资料,分析小浪底水库蓄水前后库区及周边雾日的变化特征,及蓄水对相对湿度、平均风速、蒸发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蓄水后雾日呈现下降趋势,周边下降幅度大于库区下降幅度;库区年平均雾日与年平均相对湿度呈正相关,与风速和蒸发量呈反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