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4篇
  免费   651篇
  国内免费   920篇
测绘学   348篇
大气科学   562篇
地球物理   435篇
地质学   1510篇
海洋学   343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188篇
自然地理   370篇
  2024年   28篇
  2023年   75篇
  2022年   191篇
  2021年   228篇
  2020年   189篇
  2019年   238篇
  2018年   165篇
  2017年   169篇
  2016年   168篇
  2015年   195篇
  2014年   175篇
  2013年   201篇
  2012年   214篇
  2011年   181篇
  2010年   180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171篇
  2007年   139篇
  2006年   148篇
  2005年   118篇
  2004年   99篇
  2003年   68篇
  2002年   87篇
  2001年   44篇
  2000年   5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由于磷石膏堆场防渗处理不彻底,库中含磷、氟的废水通过岩溶管道、裂隙进入地下含水系统,使大干沟地区地下水和地表水遭受严重污染,并威胁到乌江渡水库水环境。通过水文地质勘察和岩溶渗漏分析,查清了渗漏污染的方式与途径,并提出了污染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972.
基于百度贴吧数据的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网络联系分析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以百度城市吧主题帖的累积截面数据为基础数据,采用优势流分析法等,定量分析流空间视角下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网络联系特征。结果表明:① 长江中游城市群城市贴吧网络联系密度为77.74%,大部分城市间存在比较普遍的网络联系。② 长江中游城市群31个城市可划分为全域、普遍、较多、一般、较少伙伴型城市等5种类型,环鄱阳湖城市群缺少全域和较多伙伴型城市,城市网络联系不如武汉城市圈和环长株潭城市群活跃。③ 长江中游城市群尺度上尚未形成绝对意义上的主导型和次级主导型城市,仅有武汉与长沙表现出了主导型城市的雏形,整体城市网络联系层级结构不是十分明晰。④ 按照主导性、控制力的强弱,长江中游城市群已基本呈现“一主两副三中心五节点”金字塔型的城市网络联系格局,武汉为大区中心城市,长沙和南昌为大区副中心城市,株洲、九江、宜昌可认为是各子城市群的中心城市,岳阳、黄石、襄阳、衡阳和景德镇应定性为各子城市群的控制节点城市。  相似文献   
973.
通过对腾格里沙漠东南部昂格尔图湖岩芯AGE15A的粒度、碳酸盐的百分含量和主要化学元素等多项沉积学气候代用指标及精确定年的综合分析,重建了该区域988 AD以来的古气候变化序列。结果表明:988 AD以来的研究区的气候环境的演化过程与我国西北西风区古气候变化基本一致,呈现"冷湿-暖干"交替变化的特征,但在时间上存在一定的延迟。具体表现为:988~1383 AD,昂格尔图湖由洼地发育成小型湖泊,化学风化作用弱,湖区气候环境整体偏冷湿,期间出现几次暖波动;1383~1560 AD,研究区处在中世纪暖期,为温暖、干旱的气候特征,此时湖泊扩张,湖中水生植物生长茂盛,呼吸作用增强,造成大量的碳酸盐沉淀,最高值达到8.16%;1560~1700 AD,致使气候在昂格尔图湖形成之后出现最寒冷的时期,降水增加,气候湿冷,此时段与小冰期最盛期相对应;1700 AD之后,温度开始上升,气候回暖,在1900 AD左右达到最甚,此时沉积物中碳酸盐的百分含量也达到最大值,为10.15%,此期间湖泊继续扩张,出现几次气候冷波动。基于我国古代文献重建的历史时期气候变化基本不包括沙漠地区,所以本文利用湖相沉积记录来反演腾格里沙漠昂格尔图湖历史时期的气候环境演变,对中国沙漠研究有着重要参考价值,同时也为中国西北历史时期的气候重建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4.
Common carp expressed sequence tags (ESTs) were analyzed for the existence of microsatellites, or simple sequence repeats (SSRs). In the NCBI dbEST database, a total of 10612 sequences were registered before December 31, 2004. A complete search of 2-6 nucleotide microsatellites resulted in the identification of 513 SSR-containing ESTs, accounting for 4.8% of the total. Cluster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73 sequences of SSR-containing ESTs fell into 27 groups and the remaining 440 ESTs were independent. A total of 467 unique SSR-containing ESTs were identified. These EST-SSRs contained a vari- ety of simple sequence types, and di- and tri-nucleotide repeats were the most abundant, accounting for 42.1% and 27.9% of the whole, respectively. Of the dinucleotide repeats, CA/TG was the most abundant, followed by GA/TC. BLASTx search showed that 38.1% of the SSR loci could be associated with genes or proteins of known or unknown function. BLASTx searches of SSR-containing ESTs also showed high frequencies (98/179) of hits on zebrafish sequences.  相似文献   
975.
In this study, a high-resolution numerical simulation i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eyewall evolution of Typhoon Imbudo (2003). The eyewall contraction, breakdown, and reformation are successfully simulated by the model. The eyewall accordantly shrinks throughout the whole troposphere prior to landfall, while it exhibits di erent variations after landfall in the lower and upper troposphere, respectively. It is found that the dry air advected into the storm inner core through a low-θe channel, the reduced surface latent heat transfer, and the increased in ows in the coastal region are associated with the eyewall contraction.Accompanied with the high-to-low wavenumber change in the vortex Rossby waves, the initial polygonal eyewall transforms to an elliptical one. Such a wavenumber change is likely associated with the change of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rainbands and the eyewall. The corresponding features of the time-averaged and vertical dynamic and thermodynamic structures are also examined during the storm passage. A tangential wind budget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a strong acceleration due to the contributions of both the eddy and the mean circulation is located in the lower layer in the eyewall during pre-landfall, and the mean circulation contribution to the change in the tendency of the azimuthally averaged tangential wind counteracts the eddy contribution.  相似文献   
976.
在论证人工开挖坡体特征及地质环境条件的基础上,以力学传递系数法为主,选择6条计算剖面进行坡体稳定性分析确定,指出燕翅山西南坡体不稳定是由人为因素造成的,圈定了不稳定区域,提出采用抗滑桩、联接梁、顶应力锚索、土钉挂网砼喷护、监测相结合的治理方法。  相似文献   
977.
喜马拉雅山脉西段纳木那尼冰川正在强烈萎缩   总被引:5,自引:6,他引:5  
2004年和2006年对青藏高原西南部野外考察结果表明,喜马拉雅山脉西段的纳木那尼冰川正在强烈萎缩.在过去几十年内,许多支冰川已经和纳木那尼主冰川分离,冰川末端形成大量不连续的冰塔林,冰川末端在1976—2006年平均退缩速度为5 m.a-1左右,2004—2006年后退速度达到7.8m.a-1,表现出近期加速后退态势.考察发现,冰川表面由于强烈消融而形成数量众多的融化坑,冰川表面强烈减薄,2004—2006年期间冰川冰舌段海拔5 800 m处冰体厚度减薄率为1.42 m.a-1,在海拔6 050 m冰川大平台处为0.67 m.a-1.冰川物质损耗严重,利用现有花杆资料计算2004—2006年年均冰川物质平衡为-685 mm水当量.邻近纳木那尼冰川的普兰县气象站观测资料表明,近30 a来气温呈快速上升趋势,而降水量急剧减少,气候暖干是造成纳木那尼冰川强烈亏损的主要原因.如果近期气候暖干态势持续加剧,必然导致该区冰川更加强烈的物质损耗,冰川萎缩速度将进一步加快.  相似文献   
978.
本文首次报道太行山南段长城系赵家组中发现的大量后生动物遗迹化石,其主要为潜穴和爬行迹,顺层或近于垂直层面分布,类型丰富,保存良好,距今大约2000Ma,对研究后生动物的起源与进化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79.
对工程场区溶洞、溶隙的埋深、充填物及其性能、顶板厚度与洞跨、荷载作用形式及大小等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溶洞、溶隙的稳定性及其对工程建设运营的影响,提出相应的处治方案。  相似文献   
980.
纤蛇纹石纳米管的水热合成与表征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采用水热法进行了纤维蛇纹石的合成研究,通过改变反应温度、反应体系pH值合成了多个样品,并利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和红外光谱仪等手段对合成样品的物相、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分析表明在180℃~220℃、pH值为10.39~13的水热体系中均能够合成纤蛇纹石结构纤维;在220℃、pH值为13的条件下合成晶型最好、纤维最长的纤蛇纹石纳米管,其内径约6 nm~8 nm、外径约30 nm~35nm,长约200 nm~400 n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