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12篇
  免费   1480篇
  国内免费   2113篇
测绘学   955篇
大气科学   966篇
地球物理   1072篇
地质学   3694篇
海洋学   865篇
天文学   86篇
综合类   520篇
自然地理   747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164篇
  2022年   446篇
  2021年   524篇
  2020年   445篇
  2019年   573篇
  2018年   467篇
  2017年   464篇
  2016年   471篇
  2015年   467篇
  2014年   461篇
  2013年   504篇
  2012年   532篇
  2011年   460篇
  2010年   385篇
  2009年   388篇
  2008年   323篇
  2007年   273篇
  2006年   257篇
  2005年   192篇
  2004年   163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14篇
  2000年   98篇
  1999年   54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33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9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0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5篇
  1974年   3篇
  1973年   4篇
  1958年   3篇
  1954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331.
波形差异反演方法及其在气藏描述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油气藏开发中后期,如何利用的已有的勘探成果和丰富的油气藏知识,加深对勘探区域油气开发潜力的认识,为油气田的稳产高产服务,是摆在油气田中后期开发人员面前的难题.油气田开发的研究人员,利用现有的资料,开发出了很多方法,结合地震测井等资料为油气田的稳产高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在分析了地震波在地质体中传播过程中能量变化,相应的产生了振幅变化的理论,利用三维地震数据,通过对三维地震数据解释层位对应的波形差异的分析,结合工区内的生产井和开发井的对应地层中的油气信息,进行反演得到地层的波形差异数据体,利用相应的绘图软件绘制二维平面图形,结合工区内的沉积相等地质信息对其数据体进行油藏解释,最终得到波形差异反演数据体,利用波形差异反演数据体进行油气藏的识别、描述和预测,为油气田的中后期开发服务.  相似文献   
332.
量子退火最优化与地球物理反演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量子退火最优化方法的思想是基于模拟退火方法发展而来的,但利用的是量子跃迁隧道效应的机制,这和模拟退火基于热力学的退火原理是不一样的.本文首先概述了量子退火和模拟退火的区别所在;其次主要论述了量子退火在最优化方面的应用发展情况,比如伊辛自旋玻璃问题,旅行商问题,布尔可满足性问题等,讨论了具体测试问题中量子退火方法的应用情况以及和模拟退火方法的比较;随后对基于量子退火方法的地球物理反演原理和方法做了相应的阐述,讨论了不同参数比如温度、横向场的设置,比较了处于不同的横向场和势能状态的概率大小问题;最后就量子退火方法在地球物理反问体中的应用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做了简要概述.  相似文献   
333.
High-magnitude glacial debris flows in small basins in Himalayas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on landscape.The Peilong catchment,a tributary of the Parlung Zangbo river in southeastern Tibet,was chosen as a case study of topographic response to multi-period glacial debris flows.There are few large debris flow records in the catchment before 1983,but four large-scale glacial debris flows with peak discharge up to 8195 m3/s blocked the river during 1983–1985 and in 2015.A combination of field survey,examination of historical records and interpretation of multi-period remote sensing images was used to assess triggering factors and geomorphic impact of the event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debris flows during 1983 and 1985 may be attributed to seismic events in 1981 and 1982,while the event in 2015 resulted from large amount of landslide deposits caused by glacier retreat during 1993~2013 and high precipitation in 2015.In the upper-midstream broad valley,erosion and accumulation of the debris flows changed the channel morphology,resulting in course diversion.In the lower-midstream narrow valley,lateral erosion of debris flows induced a large number of landslides but had little impact on the channel longitudinal profile.The ability of massive glacial debris flows to change valley topography is more than ten times that of regular water flows.The landscape of the accumulation fan at the outlet of the valley is controlled by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sediment transportation capacity of debris flows and erosional capacity of the main river.The sediment transport capacity of the Peilong river is greater than the delivery capacity of the Parlung Zangbo river,resulting in continuous aggradation of the confluence zone.  相似文献   
334.
海水表面温度是研究气候变化的重要参数,具有巨大的研究意义.在近海海域进行研究时对分辨率具有较高的要求.在珠江口区域,利用LANDSAT 8影像热红外波段,结合美国中等分辨率成像光谱仪(MODIS)的近红外水汽二级产品MOD05,运用Jiménez-Mu1oz提出的单通道法,优化了部分参数,建立海表温度的反演流程.为了确定可行性,将与LANDSAT 8影像同一日期的MODIS海表温度产品MOD28作为实验的对照组,利用实测数据对比验证2组数据的质量.结果表明,反演结果时空分布规律与MOD28趋近一致,均呈现为夏季西高东低而冬季西低东高,全年温度变化接近准正弦曲线,并且反演结果精度更优,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35.
针对传统的最小生成树聚类算法存在使用全局不变阈值确定噪声边,聚类需要用户根据经验确定初始化聚类参数,如“边权值倍数容差”,“边长变化因子”等,聚类不能发现局部噪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改进的最小生成树自适应空间点聚类算法。该算法在无需用户输入参数的前提下,克服主观因素的影响,根据最小生成树边长的数理统计特征定义裁剪因子。算法首先从宏观层面对最小生成树进行首轮删枝操作,消除全局环境下的噪声边,进而根据各子树的边长统计情况,自适应设定局部裁剪因子,进行第二轮删枝操作,消除局部环境下的噪声边。最后,采用1个模拟数据和1个实际应用验证算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改进算法在无需人为提供经验参数的环境下能够发现任意形状、不同密度的簇,能够准确的识别出空间点中的噪声数据,从而能够实现空间点数据背后隐藏信息的自动挖掘。  相似文献   
336.
绿色矿山建设是矿业健康持续发展的时代要求,是矿产资源管理制度改革发展的重要方向,是建设生态文明、矿业转型升级的必然选择,是山东省矿业发展的必由之路。该文重点论述绿色矿山的内涵、基本条件、重要意义,分析了山东省绿色矿山建设面临的数量偏少、地方标准不健全、各职能部门协同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等多方面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下步山东省绿色矿山建设的几点建议,包括严格规划管控、坚持试点引路及推进标杆企业建设、加快标准制定及出台相关管理办法、积极推动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建设等多项建议。  相似文献   
337.
在日照市开展多目标区域地球化学调查,获取了表层土壤和深层土壤地球化学数据,通过对获得的地球化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确定了日照市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和背景值,认为日照市除部分元素或指标外,大部分元素或指标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和背景值与全省土壤地球化学基准值和背景值接近。研究发现,日照市As,Cd,Cr,Cu,Hg,Ni,Pb,Zn等8种重金属元素背景值含量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土壤一级标准限值,日照市土壤质量基本保持自然背景水平;而受工业化生产和城市化建设等后期人为活动影响,日照市表层土壤中Cd,C,Hg,N,P,S,Se,Corg等元素或指标出现明显富集,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338.
本文利用1988、1998、2009和2016年四期遥感影像,运用GIS技术,将地学信息图谱的图形思维与景观生态学的定量思维相结合,以距今不同时期的亚三角洲和滨海湿地为研究区,从景观结构和景观演替两个方面探究黄河三角洲河道、海岸线演变对景观格局的影响。结果表明:(1)距今不同时间的河道对黄河三角洲景观结构的影响程度不同,距今时间越长的亚三角洲研究区内耕地占总面积的比例越大且耕地是亚三角洲研究区中的第一优势景观类型。在1855—1889亚三角洲研究区内,除耕地和建筑用地外,其他各类景观占总面积的比例都较小且随时间变化不明显;在1929—1934亚三角洲研究区内,盐田、养殖池占总面积的比例从2009年到2016年增加了近40%,涨幅明显;在1964—1976亚三角洲研究区内,各类景观占总面积的比例趋于平均;在2017至今的亚三角洲研究区内,耕地和光滩占总面积的比例较高,达到24%左右。(2)距今不同时间的海岸线对黄河三角洲景观结构的影响程度也不同,在1855滨海湿地研究区内,耕地占总面积比例为60%左右,而海域占总面积比例接近于0,极差较大;在1934和1974滨海湿地研究区内,光滩、柽柳、碱蓬群落、芦苇、白茅群落占总面积比例随时间变化几乎呈逐渐下降趋势,而建筑用地和盐田、养殖池则呈逐渐上升趋势;2009滨海湿地研究区,河流、人工水域占总面积比例在2009年和2016年均达到32%以上。(3)根据景观类型重心变化特征,分析河道、海岸线演变对景观演替的影响程度,将不同时期亚三角洲和滨海湿地研究区景观演替分为如下几类:亚三角洲人类活动主导型、废弃河道主导型、行水河道主导型、滨海湿地人类活动主导型、废弃海岸主导型、新海岸主导型。  相似文献   
339.
研究了3种凡纳滨对虾池塘养殖模式环境因子变化情况和对养殖效益的分析。实验分为3种不同的养殖模式:对虾单养组、鱼虾混养A组、鱼虾混养B组。结果表明:pH变化范围在8.40~9.06之间,其中对虾单养组pH较之两组鱼虾混养组略高,最高值达9.06;COD变化范围在101~211之间,其中对虾单养组COD较之两组鱼虾混养组略高,范围在132~211之间;氨氮和亚硝酸盐氮浓度为对虾单养组>鱼虾混养A组>鱼虾混养B组;异养菌数目和弧菌数目,随着养殖的进行呈现逐渐增加的趋势,最大值分别为对虾单养组1.1×106 CFU/mL、2.0×103 CFU/mL,鱼虾混养A组1.45×106 CFU/mL、1.80×103 CFU/mL,鱼虾混养B组1.20×106 CFU/mL、1.56×103 CFU/mL;养殖效益上,总产值、纯利润、亩利润、投入产出比均呈现出鱼虾混养B组>鱼虾混养A组>对虾单养组。由此可见,凡纳滨对虾和鱼类混养,可以在保证水质的前提下,提高凡纳滨对虾养殖规格,提高投入产出比,增加养殖效益,是一种相较于凡纳滨对虾单独养殖优越的养殖模式;而不同规格和数量的鱼类和不同数量凡纳滨对虾的混养,又会产生不同的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340.
Global research progress on coastal flooding was studied using a bibliometric evaluation of publications listed in the Web of Science extended scientific citation index. There was substantial growth in coastal flooding research output, with increasing publications, a higher collaboration index, and more references during the 1995–2016 period. The USA has taken a dominant position in coastal flooding research, with the US Geological Survey leading the publications ranking. Research collaborations at institutional scales have become more important than those at global scales. International collaborative publications consistently drew more citations than those from a single country. Furthermore, coastal flooding research included combinations of multi-disciplinary categories, including ‘Ge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Ecology'. The most important coastal flooding research sites were wetlands and estuaries. While numerical modeling and 3 S(Remote sensing, RS; Geography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s, GPS) technology were the most commonly used methods for studying coastal flooding, Lidar gained in popularity. The vulnerability and adaptation of coastal environments, their resilience after flooding, and ecosystem services function showed increases in intere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