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78篇
  免费   562篇
  国内免费   792篇
测绘学   283篇
大气科学   452篇
地球物理   358篇
地质学   1338篇
海洋学   299篇
天文学   19篇
综合类   159篇
自然地理   324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54篇
  2022年   137篇
  2021年   167篇
  2020年   143篇
  2019年   202篇
  2018年   138篇
  2017年   144篇
  2016年   133篇
  2015年   151篇
  2014年   151篇
  2013年   176篇
  2012年   197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66篇
  2009年   165篇
  2008年   157篇
  2007年   129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14篇
  2004年   96篇
  2003年   59篇
  2002年   85篇
  2001年   42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18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6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1 INTRODUCTION Sudden changes in the intensity of the tropical cyclone (TC) are a difficult issue to be tackled. Few of the previous works dealt with the characteristics of large-scale circulation background of TCs that experience sudden intensity changes prior to landfall. Studies that do address the issue are only case-based, which do not isolate large-scale circulation background common to all cases, whether it be favorable or not. By diagnostically studying large-scale characteristic…  相似文献   
932.
1. IntroductionMuch attention has been paid to the role playedby diabatic heating in the genesis and intensificationof tropical cyclone (TC). Based on a two-dimensionalprimitive equation model, Li (1984) proposed that theevolution of TC should be different if the maximumheating appears at different height. Yang et al. (1995)found that abrupt intensification of TC at the mid-latitudes is closely related to the vertical structure ofconvective heating. May and Holland (1998) suggestedthat the…  相似文献   
933.
河南豫北平原属华北平原的一部分,面积约17000km2,自中更新世早期以来,黄河冲积扇的形成和演化,对其含水层的空间结构及迭置关系,起决定性控制作用。最新计算结果,浅层地下水多年平均补给量为31 15×108m3 a,开采资源量为28 47×108m3 a,储存资源量为547 60×108m3;深层地下水开采资源量为9243×104m3 a,弹性储存量为42 93×108m3。2000年地下水开采量20 36×108m3,地表水实际利用量16 44×108m3。预测2010年河南豫北平原需水量为39 38×108m3,水资源尚有结余;2020年需水量为47 63×108m3,水资源缺口1 74×108m3,总体上是平衡的。评价的浅层地下水资源属可持续利用的地下水资源。规划的6个城市应急水源地集中在沿黄地带,日开采浅层地下水达80×104m3,为城市供水提供了安全保证。  相似文献   
934.
山东鲁北平原地下水资源与可持续利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鲁北平原目前区内供水水源以黄河客水和地下水为主。最新均衡计算结果为:浅层地下水开采资源量37 03×108m3 a,深层地下水开采资源量2 62×108m3 a。据山东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总体规划报告,现状年需水量约74×108m3 a,2010年需水量为93×108m3 a,2030年需水量为109×108m3 a,现状年供需基本平衡,远景供水不足。浅层地下水易采易补,更新能力强,应以合理调控水位为中心,优先开采浅层地下水,充分发挥浅层地下水资源的供水功能,尤其是东阿—齐河—商河—利津沿黄地区更应加强开发浅层水的力度。浅层水为可持续利用的地下水资源量。深层地下水更新能力弱,应严格限制其开发利用。在德州、滨州漏斗中心区,建议实施部分封井,调减开采量。实行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优化水资源开发结构,适当增加地表水引用量,实施含水层的恢复工程,遏制地面沉降等环境问题的继续发展,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路子。  相似文献   
935.
川西高原主要地质灾害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浅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川西高原位于青藏高原东缘,是崩塌、滑坡和泥石流等突发性地质灾害的群发地,具有分布基本沿活动构造带走向、发生时间较集中、人类活动诱发的地质灾害数量增多和地质灾害链后果严重等特点,主要受地质构造、现今构造运动、地形地貌、降雨及人类不科学的社会、经济和工程活动等多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936.
滇中暴雨的湿位涡诊断分析   总被引:50,自引:21,他引:29  
段旭  李英 《高原气象》2000,19(2):253-259
应用湿位涡理论,对1998年6月滇中地区罕见的6场暴雨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θe面陡立且南侧暖湿气流活跃,易导致湿斜压涡度发展,形成θe陡峭密集区,密集区内暴雨容易发生;湿空气对流活动层仅能达到500hPa至600hPa之间,若对流层低层MPV1〈0,同时MPV2〉0,易产生暴雨。  相似文献   
937.
段新胜  顾湘 《地质与勘探》2000,36(2):29-31,34
探讨了在进行碎石桩复合地基静载荷试验时终止加载原则、复合地基承载力极限值的测定方法和复合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的确定方法等问题。  相似文献   
938.
含水层渗透性能变化对水位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李炳乾  尹京苑  钱家栋  段锋 《地震》2000,20(3):61-66
应用有限差分法,对弹性孔隙介质在无水平应力作用情况下的充水过程和充水稳定后部分区域阻塞情况下水头调整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就含水层内某一点而言,其水头除与位置和含水层的边界条件有关外,还与它本身及其周围区域的压力传导系数有关;含水层不同程度的阻塞会引起给定点的水位变化,而且不同的阻塞范围对含水层的水头分布和给定点的水头变化有很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39.
首先介绍了广义塑性力学的加卸载准则,该准则能准确判断各应变分量的加卸载状态,可以方便地应用于数值分析。然后提出了基于广义塑性力学的土本构模型。通过试验,给出了硬化压缩土和硬化剪胀土的屈服条件与计算参数,并由算例说明了其合理性。  相似文献   
940.
广义塑性力学中的屈服面与应力-应变关系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详细讨论了广义塑性力学中屈服面和塑性势面的对应关系以及岩土材料的三类屈服面(即体积屈服面与 q 方向上及方向上的剪切屈服面)的基本特征, 尤其是提出了能考虑剪胀与剪缩的体积屈服面和应力 Lode 角θσ方向的剪切屈服面。指出在广义塑性力学中不必采用硬化定律, 就能得出塑性应变增量与应力增量的关系, 给出了求弹塑性矩阵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