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03篇
  免费   1002篇
  国内免费   1369篇
测绘学   520篇
大气科学   866篇
地球物理   1159篇
地质学   2600篇
海洋学   810篇
天文学   74篇
综合类   399篇
自然地理   546篇
  2024年   20篇
  2023年   71篇
  2022年   198篇
  2021年   221篇
  2020年   193篇
  2019年   229篇
  2018年   230篇
  2017年   209篇
  2016年   223篇
  2015年   263篇
  2014年   272篇
  2013年   335篇
  2012年   421篇
  2011年   380篇
  2010年   412篇
  2009年   402篇
  2008年   364篇
  2007年   349篇
  2006年   322篇
  2005年   274篇
  2004年   259篇
  2003年   197篇
  2002年   163篇
  2001年   161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121篇
  1998年   79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72篇
  1995年   47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42篇
  1992年   30篇
  1991年   24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8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1.
柴达木盆地中部与西南部古沙丘的光释光年代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于禄鹏  赖忠平  安萍 《中国沙漠》2013,33(2):453-462
青藏高原东北部的柴达木盆地广泛分布着风成沉积,其中古沙丘主要分布在盆地东部、中部三湖区和西南缘。柴达木盆地中部和西南部两处古沙丘集中分布区靠近柴达木盆地盐湖区,与盐湖的演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但是这些古沙丘的形成时代至今没有具体研究。本文应用光释光定年的单片再生剂量法对这两个区域典型的古沙丘进行了风成砂沉积年代测定。结果显示研究区古沙丘的堆积开始于约4~3 ka,并延续至0.5 ka之后被固定,其形成与柴达木盆地晚全新世气候的干旱和盆地内湖泊退缩引起的砂源增加有关;古沙丘下伏的河流相沉积物形成于末次冰消期(12.6±0.8 ka)。古沙丘的固定事件对应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冰川前进期,冰川前进期的低温条件可以引起盆地内蒸发量下降和有效湿度相对增加,从而促使植被条件改善并最终使沙丘固定。  相似文献   
912.
刘丽珺  吕萍  梁友嘉 《中国沙漠》2013,33(6):1840-1847
本文应用CFD软件对多种流场的强大模拟功能,模拟小尺度的兰州市城关区风环境。选用SRTM资料表征兰州市城关区的地形,应用ArcGIS生成兰州市地形模型,计算相关参数,将计算得到的地形粗糙度和兰州多年气候资料转化为CFD模型的数字参数及模拟边界条件等,首次模拟得到河谷型地区兰州城关区的风环境。结果表明:(1)河谷型地区中,气流过山时风速达最大值,依山体高度增大,而在背风坡风速值明显降低,达到0~1 m·s-1;(2)气流过境时在沿河谷前进,且在谷底风速值达0~1 m·s-1;(3)在模拟城市热岛效应的对比实验中,地块加热对气流过境有停滞作用。  相似文献   
913.
近48年青藏高原强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青海和西藏地区48个气象台站近48 a(1961~2008年)的逐日降水资料,分析青藏高原冬、夏半年强降水量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青藏高原强降水量与总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相似,夏半年为由东南向西北递减,冬半年则由唐古拉山脉东段的高原腹地向四周递减;夏(冬)半年强降水量存在准3、准6 a(7~8 a)的年际振荡以及准9~10 a(15 a)的年代际振荡;夏半年高原北(南)部强降水量以增加(减少)趋势为主,强降水量呈现出微弱的减少趋势,而冬半年高原大多数地区均呈现出明显的增加趋势,在1976年发生突变现象。  相似文献   
914.
陆玉麒  董平 《地理科学》2011,31(9):1035-1042
从发生学角度试图证明,区域空间结构模型由区位论、双核论、海港论3大理论所组成,分别基于内生型、过渡型、外源型的区域发展背景。具体而言,均质平原是上述3个理论共同的假设条件,其实也是所有区域空间结构模型提炼的必要条件,但充分条件则各不相同。区域发展过程的不同,衍生出不同的区域空间结构形态及相应的区域空间结构模型。由此,至少从发生学角度而言,这3个理论模型构成了区域空间结构模型的基本理论体系框架。区域双核结构模式的理论地位也得以科学地确立。  相似文献   
915.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洽川湿地生态旅游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对洽川黄河湿地考察调研资料的统计分析,建立湿地生态旅游定量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评价指标权重,得出定量评价结果。并在对主要指标评价结果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洽川湿地生态旅游质量的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916.
武夷山黄山松林主要种群生态位特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样地调查所获得的基本数据,运用生态位宽度、生态位中心、生态位偏离、生态位扩散系数和生态位重叠测度公式,在反映热量、水分、光照变化情况的海拔、坡度和坡向梯度轴上,以种群重要值作为资源位上的表现特征,分别计测了武夷山黄山松林主要种群的生态位特征.结果表明:武夷山黄山松林主要种群在海拔轴、坡度轴及坡向轴上的生态位总宽度的大小顺序大致为:黄山松、吊钟花、鹿角杜鹃、南方铁杉、豆梨、木荷、云锦杜鹃、粗柄杜鹃、多脉青冈、野樱、弯蒴杜鹃、米饭花.多数主要种群具有较宽的生态位幅度,而少数物种对资源利用还不完全.黄山松生态位宽度占据明显优势,其他种群的生态位宽度都基本上客观地反映了它们在群落中各自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在海拔、坡度、坡向轴上,不同种群的实现生态位中心点及生态位偏离差异较大,其最佳适应存在明显的差异,而群落内不同种群间的生态位扩散系数差异不十分明显,其对环境因子的选择强度差异不大.武夷山黄山松林多数主要种群在3个资源轴上的资源利用能力或环境的生态适应能力方面有较大程度的相似性,生态位普遍重叠,资源共享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917.
张春阳  曹平  范祥  林杭  万琳辉 《岩土力学》2012,33(6):1653-1659
根据中铝洛阳铝矿实际情况,结合放矿力学理论、室内相似试验和离散元数值模拟技术,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深入地研究了矿仓放矿机制以及影响矿石流动性的主要因素。颗粒流数值模拟再现了放矿过程中矿石颗粒间以及颗粒与仓壁间相互作用力的动态变化过程。根据研究结果,设计了一种全新的仓内悬垂式振动助流器,并进行了现场试验,取得了很好的助流效果。它不但很好地改善了矿石流动性,解决了困扰洛阳铝矿几十年的矿仓堵塞、卡斗、起拱问题,优化了矿石和仓壁间的力学关系,减小了仓壁所受的动态接触压力,而且也大幅提高了矿仓放矿效率及生产安全系数,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相似文献   
918.
柴达木盆地三湖地区第四系构造发育历史及其勘探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层厚度能够反映构造沉降及隆升。通过对柴达木盆地东部三湖地区探井统一分层后,计算现今地层厚度,然后分 期平面成图。这些图件揭示出三湖地区北斜坡背斜构造形成历史并不统一,具有由北东向南西依次发育的特征:伊克雅乌 汝、南陵丘、驼峰山背斜最早成型,是第四纪以来的同沉积背斜。k11沉积后,台吉乃尔和涩北二号才开始形成,接着涩北 一号形成,而台南背斜形成最晚。涩东鼻状构造是在k1以后才抬升的,而南斜坡至今未形成背斜构造;而且隆升速度也是 不均衡的,具有逐渐加强的趋势,尤其是更新统末期(k5以后)背斜构造快速抬升。该地区构造演化历史的确定,对于寻 找背斜构造形成的有利区带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19.
The stiff clays beneath Holocene strata in the Yangtze Delta are interpreted as palaeosols, based on pedogenic features including illuvial argillans, voids, cracks, iron–manganese concretions and nodules, and carbonate materials. Variations in clay content with depth, the occurrence of foraminifera, and the environmental magnetism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alaeosols suggest that their parent materials are floodplain deposits. Anisotropy of magnetic susceptibility (AMS) parameters of the sediments correlate well both with sedimentary dynamics and depositional processes in different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and AMS analysis may be a useful tool for inferring sedimentary environments. Based on their considerable thickness (> 3.0 m), vertical changes of palaeosol maturity, and occurrence of ageing argillans throughout the palaeosols, the palaeosols are inferred to be compound ones (pedocomplexes) resulting from alternating deposition and pedogenesis on the palaeointerfluve of the Yangtze River. Phytoliths in the palaeosols indicate that climates turned generally from warm and wet to cold and dry with marked fluctuations during development of the palaeosols. This suggests that the palaeosols developed mainly during the marine regression prior to the last glacial maximum. The vertical distribution of manganese materials (e.g., concretions, nodules, speckles and mottles) in the palaeosols suggests that the groundwater tables were about 2.0–3.0 m beneath the upper boundary of the palaeosols during their development. Yellow–brown streaks and speckles are abundant from the middle to lower parts of the palaeosols, and layers with high CaCO3 content occur in the strata just beneath the palaeosols, but which lack caliche, suggesting that the groundwater table fluctuated markedly during their development. Voids and cracks filled with clays, and carbonate nodules (less than 0.1 mm in diameter) with thin iron–manganese rims are abundant in the palaeosols, indicating that wet and dry seasons were marked during the palaeosol development.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monsoonal influence was marked in the Yangtze Delta, with both winter and summer monsoons strongly developed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ate Quaternary palaeosols.  相似文献   
920.
我国农村生活能源中SO2、 NOX及TSP的排放量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虞江萍  崔萍  王五一 《地理研究》2008,27(3):547-555
根据2004年我国不同省、市、自治区农村生活用能源的消耗量和不同燃料的污染物排放因子,估算了我国农村生活能源利用过程中的SO2、NOX、TSP排放量,并给出了分省区的排放清单和各省区不同燃料对三种污染物的贡献率,探讨了各地农村污染物排放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全国农村生活能源所排放的SO2达530万吨,NOX 72万吨,TSP 390万吨。污染物排放以SO2和TSP为主,且各省、市、区污染物的排放量差别明显;各地不同能源类型对各污染物的贡献率差别较大,SO2主要来自燃煤,NOX主要来自秸秆和薪柴的燃烧,TSP主要来自秸秆的燃烧;农村生活能源结构影响其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