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747篇 |
免费 | 2489篇 |
国内免费 | 1504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781篇 |
大气科学 | 720篇 |
地球物理 | 843篇 |
地质学 | 3851篇 |
海洋学 | 1289篇 |
天文学 | 70篇 |
综合类 | 402篇 |
自然地理 | 784篇 |
出版年
2025年 | 8篇 |
2024年 | 220篇 |
2023年 | 241篇 |
2022年 | 357篇 |
2021年 | 454篇 |
2020年 | 383篇 |
2019年 | 430篇 |
2018年 | 350篇 |
2017年 | 310篇 |
2016年 | 331篇 |
2015年 | 381篇 |
2014年 | 370篇 |
2013年 | 468篇 |
2012年 | 502篇 |
2011年 | 477篇 |
2010年 | 521篇 |
2009年 | 420篇 |
2008年 | 430篇 |
2007年 | 394篇 |
2006年 | 352篇 |
2005年 | 305篇 |
2004年 | 228篇 |
2003年 | 162篇 |
2002年 | 163篇 |
2001年 | 182篇 |
2000年 | 131篇 |
1999年 | 52篇 |
1998年 | 28篇 |
1997年 | 18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3篇 |
1991年 | 14篇 |
1990年 | 5篇 |
1987年 | 5篇 |
1986年 | 1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2篇 |
1983年 | 3篇 |
1979年 | 3篇 |
1966年 | 1篇 |
1963年 | 2篇 |
1954年 | 3篇 |
排序方式: 共有87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采用同步辐射微区X射线荧光光谱技术,探测古铜色日本马氏贝珍珠剖面(珠核与珍珠层)的元素分布。测试结果表明,样品中主要含有Ca、Sr、Ba等3种碱土金属元素,Mn、Fe、Cu、Zn等4种3d过渡金属元素以及稀土元素,各元素在珍珠中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分布规律:珠核表面稀土元素浓度最高,珍珠层和珠核的稀土元素浓度大致相当;Mn和Fe元素浓度自珠核浅表层向珠核表面有降低趋势;珍珠层内Mn和Fe元素浓度都出现大幅降低现象,且是在相同的圈层降低,显示其具有一定正相关性,推测二者大幅降低的圈层是平行层和棱柱层的分界,且Mn元素主要赋存于棱柱层;Ca与Sr、Ba元素的分布具有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2.
143.
144.
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迪彦庙蛇绿岩的识别 总被引:3,自引:5,他引:3
新识别出的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迪彦庙蛇绿岩位于中朝古板块与西伯利亚古板块之间的兴蒙造山带中部。通过对迪彦庙蛇绿岩进行详细的野外地质调查和岩石学、岩石地球化学的研究,发现迪彦庙蛇绿岩由孬来可吐和白音布拉格两个蛇绿岩带组成,各带宽约3km,延伸约30km,蛇绿岩各单元出露齐全。岩性由下到上主要为蛇纹石化方辉橄榄岩、层状-块状辉长岩、斜长岩、细碧岩、枕状玄武岩、角斑岩-石英角斑岩及硅质岩。蛇纹石化方辉橄榄岩稀土配分模式具SSZ型蛇绿岩的地幔橄榄岩特征;枕状玄武岩具岛弧拉斑玄武岩(IAT)特征;硅质岩的Al2O3/(Al2O3+Fe2O3)比值显示大陆边缘沉积环境特征。 相似文献
145.
以济南市区及郊区农田土壤为对象,研究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特征,结果表明,土壤重金属污染不仅引起了生态环境的恶化,而且影响土壤生物多样性,降低了土壤活性。济南市土壤动物各类群的数量与土壤重金属元素含量的相关性统计结果显示:土壤原生动物数量与Co、Ni含量呈明显负相关;土壤线虫数量与Cu、Mo含量呈显著负相关;旱生土壤动物数量与Cu含量呈显著负相关;说明重金属元素对土壤动物多样性具有不利影响,土壤线虫是耐污种类,旱生动物多为不耐污种类,土壤线虫与旱生动物密度之比可以作为土壤重金属污染程度的生物学指标。通过对土壤地球化学元素含量与土壤生物学参数的相关性分析,找到了重金属的敏感生物指标:Pb污染的生物学指标为土壤线虫;As污染的生物学指标是真菌PLFA含量等,用土壤生物作为敏感、快速的重金属污染生物毒性的指示物,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46.
弄如日矿区发育中新世浅成花岗闪长斑岩和二长花岗斑岩两类岩体,本文对这两类花岗斑岩体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系统的岩体地质、岩石学和元素地球化学研究。结果显示,花岗闪长斑岩和二长花岗斑岩近于同期侵入,前者为未分异或弱分异花岗岩,后者为高分异花岗岩。花岗闪长斑岩和二长花岗斑岩的侵位年龄测试结果表明,前者形成时代为20. 3±0. 8Ma,后者形成于20. 20±0. 41Ma~20. 51±0. 52Ma。花岗闪长斑岩具有低硅、低钾、低碱、高铝的特点,SiO_2介于63. 37%~66. 78%之间,Al2O3变化于15. 14%~16. 04%,Na_2O+K_2O=4. 46%~5. 33%,A/CNK=1. 13~1. 26,稀土总量高,重稀土和Y含量低,具有埃达克质岩石的地球化学特点,主体为Ⅰ型花岗岩。二长花岗斑岩具有高硅、高钾、高碱、低铝、稀土总量低的特点,SiO_2=70. 46%~77. 17%,Al_2O_3=12. 22%~15. 06%,Na_2O+K_2O=7. 14%~7. 98%,A/CNK=1. 03~1. 21,稀土总量低,为Ⅰ型花岗岩。两种岩石稀土元素分配典线呈右倾型,均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Ba等),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Zr);此外,花岗闪长斑岩轻重稀土分馏明显,而二长花岗斑岩中稀土和重稀土分馏不明显。花岗闪长斑岩形成于弄如日矿区加厚下地壳中变基性岩的部分熔融,变基性岩很可能是榴辉岩(可能含有角闪石),部分熔融后的残留物以石榴石为主,含金红石。二长花岗斑岩可能是由花岗闪长斑岩浆通过分离结晶衍生而来,分离结晶的矿物包括斜长石、黑云母、钾长石、钛铁矿、榍石、磷灰石等。综合研究表明,弄如日金矿成矿时代略晚于花岗闪长斑岩侵位,成矿与花岗闪长斑岩及其分异的二长花岗斑岩关系密切。花岗闪长斑岩及二长花岗斑岩的侵位时代及成因研究,对揭示弄如日金矿矿床成因有重要意义,也为区域寻找该类矿床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47.
Abstract: Dextral-slip thrust movement of the Songpan-Garzê terrain over the Sichuan block caused the Ms 8.0 Wenchuan earthquake of May 12, 2008 and offset the Central Longmenshan Fault (CLF) along a distance of ~250 km. Displacement along the CLF changes from Yingxiu to Qingchuan. The total oblique slip of up to 7.6 m in Yingxiu near the epicenter of the earthquake, decreases northeastward to 5.3 m, 6.6 m, 4.4 m, 2.5 m and 1.1 m in Hongkou, Beichuan, Pingtong, Nanba and Qingchuan, respectively. This offset apparently occurred during a sequence of four reported seismic events, EQ1–EQ4, which were identified by seismic inversion of the source mechanism. These events occurred in rapid succession as the fault break propagated northeastward during the earthquake. Variations in the plunge of slickensides along the CLF appear to match these events. The Mw 7.5 EQ1 event occurred during the first 0–10 s along the Yingxiu-Hongkou section of the CLF and is characterized by 1.7 m vertical slip and vertical slickensides. The Mw 8.0 EQ2 event, which occurred during the next 10–42 s along the Yingxiu-Yanziyan section of the CLF, is marked by major dextral-slip with minor thrust and slickensides plunging 25°–35° southwestward. The Mw 7.5 EQ3 event occurred during the following 42–60 s and resulted in dextral-slip and slickensides plunging 10° southwestward in Beichuan and plunging 73° southwestward in Hongkou. The Mw 7.7 EQ4 event, which occurred during the final 60–95 s along the Beichuan-Qingchuan section of the CLF, is characterized by nearly equal values of dextral and vertical slips with slickensides plunging 45°–50° southwestward. These seismic events match and evidently controlled the concentrations of landslide dams caused by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in Longmenshan Mountains. 相似文献
148.
记述了广东省南雄盆地上白垩统主田组3组恐龙行迹,由杨梅坑足迹点的足迹命名了南雄鸭嘴龙足迹(Hadrosauropodus nanxiongensis ichnosp. nov.)一新种;古市足迹点的足迹归入鸭嘴龙足迹一未定种(Hadrosauropodus isp.)。这是中国鸭嘴龙足迹属的首次描述,将该足迹的分布从北美拓展至中国,并为南雄盆地存在大型的鸭嘴龙提供了新的化石证据。还整理了中国已描述的大型鸟脚类足迹:中国足迹(Sinoichnites)被定为非正式的塑模标本;扬子足印(Yangtzepus)被归入兽脚类足迹;禽龙足迹(Iguanodonopus)被认为是裸名,归入禽龙足迹(Iguanodontipus);嘉荫足迹(Jiayinosauropus)增加了新材料并得以具体描述;内乡足迹(Neixiang footprint)得以重新描述。 相似文献
149.
探地雷达测量近地表含水量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充分验证探地雷达方法用于测量近地表含水量的有效性和可靠程度,基于探地雷达的反射波法,根据介电常数、电磁波传播速度和含水量三者之间的关系,着重分析了探地雷达反射波法用于测量含水量的相关理论和特点,设计了适用于高频雷达信号的速度分析算法,建立了用于分析该问题的局部含水层模型。利用FDTD方法模拟分析了不同测量方式下,局部含水层的探地雷达响应,借助速度分析理论及Topp公式,反演得到了研究区域的含水量。 相似文献
150.
优质的黑色翡翠(墨翠)也是一种稀有、高档和时尚的玉石材料,是20年间价值增长最快的翡翠品种之一.对世界上几个不同产地来源的墨翠的岩石矿物学及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比较,认为目前市场上的墨翠主要包括硬玉质黑色翡翠、绿辉石质墨翠和以闪石为主要成分的黑色"翡翠",它们包括缅甸的乌鸡玉、墨翠、黑干青,危地马拉的墨翠和银河黑金玉,此外日本和哈萨克斯坦也有类似缅甸乌鸡玉的黑色翡翠产出.研究结果显示,不同产地来源墨翠的主要矿物组成、玉石的结构和包体特征组合具有一定的标型性,可以考虑作为区分其来源的标型特征.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