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5篇
  免费   186篇
  国内免费   160篇
测绘学   172篇
大气科学   111篇
地球物理   190篇
地质学   260篇
海洋学   66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49篇
自然地理   6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54篇
  2020年   32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34篇
  2016年   41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9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7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6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AutoCAD MAP是在AutoCAD基础上建立的GIS软件,包含了AutoCAD的所有功能,又提供了建立拓扑关系、进行空间分析等GIS功能。本文结合辽宁省测绘局1∶10 000地形图建库工作,介绍了AutoCAD MAP软件在1∶10 000地形图入库方面的几点应用。  相似文献   
82.
It has long been acknowledged that there are two types of El Nio events, i.e., the eastern Pacific El Nio (EE) and the central Pacific El Nio (CE), according to the initial position of the anomalous warm water and its propagation direction. In this paper, the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evolutions and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of the two types of El Nio events were examined. It is found that all the El Nio events, CE or EE, c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joint impacts of the eastward advection of warm water from...  相似文献   
83.
1980—2017年祁连山水源涵养量时空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祁连山是中国西北地区十分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也是当地极为关键的水源涵养区。基于InVEST模型中的产水量模块,对祁连山水源涵养量和时空变化进行了分析并探讨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祁连山多年平均产水总量和水源涵养总量约为93.03×108 m3和57.83×108 m3。从时间变化来看,水源涵养量呈上升趋势,上升速率约为0.196 mm·a-1;在空间上呈“东多西少”的分布格局,与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大致相同。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水源涵养总量依次为:草地(31.87×108 m3)>林地(16.71×108 m3)>耕地(4.92×108 m3)>其他用地(2.29×108 m3)>建设用地(0.63×108 m3)。降水量与水源涵养量在所有研究时段内均存在显著正相关性。不同时期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也会对水源涵养量产生重要影响,研究区草地面积变化对水源涵养量影响较大。根据建立的经验公式并参考已有研究成果,估算得出研究区多年冻土地下冰储量在550 km3以上,在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消融趋势明显。研究可为祁连山水资源合理配置和生态系统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4.
古亚洲构造域侵入岩时——空演化框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期以来,许多著名学者提出众多模型,讨论古亚洲构造域的构造演化和造山(带)结构样式。但是,认识上的分歧很大,特别是关于主洋盆的空间位置和闭合时间。本文主要基于中国侵入岩大地构造编图(1∶250万)和研究这个侧面,参与讨论。1侵入(岩)弧,碰撞和后造山岩石组合,随时间由西向东变新,同时,主构造带走向从近东西向转为近南北向,暗示古亚洲洋的闭合最终转化为太平洋构造域。2位于主洋盆北侧的是宽阔的西伯利亚克拉通南缘的沟——弧——盆系统;位于南侧的西面为南天山被动陆缘,中部为塔里木克拉通北缘的窄的沟——弧——盆系统,东面为华北克拉通北缘的活动陆缘。3主体侵入(岩)弧的内部分散地分布着从Pt3开始的残留弧和残留oφ,被看做是主体弧的基底。4传统上认为的构造相对稳定的"地块",本文基于它们的侵入(岩)组合归为残留弧,认为不是构造上相对稳定的性质,并未采用"地块"的术语,而把它们看作洋陆转换过程中早期残余岛弧处理。5提出主洋盆的识别有三个标志,(a)洋闭合最晚,(b)或为双向俯冲(当两侧均为活动大陆边缘时),或单向俯冲(当一侧为被动陆缘,另一侧为活动陆缘时),(c)长寿命的洋以及洋闭合带常常发育地中海式残余洋发育的陆——陆碰撞早阶段。6该构造域主要发育Pt3——T的侵入(岩)弧和oφ,支持S¨engor等关于大量新生陆壳的推测,亦与大量花岗岩类为εNd(t)"+"值符合。新生陆壳的形成又暗示,长时间的洋俯冲必导致地幔的冷却,以及大量榴辉岩进入地幔,最终导致高密度的地幔下降流形成,必导致洋的闭合与随后的陆——陆碰撞,形成最初的东亚大陆。  相似文献   
85.
<正>1 Introduction Qinshui Basin is the major coal bearing basin in China.And the main exploration target layer is CarboniferousPermian.In recent years,not only in the coal-bed methane has made great progress,and also in the tight gas.Besides,shale gas in the Carboniferous-Permian has showed a good exploration prospect.Although Carboniferous-  相似文献   
86.
河西干旱区短时强降水过程的中尺度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中尺度天气分析技术,对河西西部干旱区3次短时强降水过程从高空、地面的影响系统、水汽条件、抬升条件、不稳定条件、高低层风场配置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出了3次过程的相似点与不同之处,结果表明:500 hPa新疆有低压槽东移,低槽前部甘肃河东到张掖为高压脊或者歪脖子高压,青海高原有低涡或者切变线,相应的低层也为低槽、切变线或者低涡,地面有冷锋、辐合线配合的环流形势是河西西部短时强降水产生的关键,高空急流(200 hPa)或者高空显著流线入口区右侧、地面露点温度Td>10℃的高湿区、低层绝对湿度比湿>6 g/kg,中层500 hPa处在显著湿区、700 hPa假相当位温高能舌、K指数>30℃,CAPE值也明显增大为产生短时强降水提供了有利条件,最后建立了河西西部干旱区短时强降水中尺度天气分析概念模型。  相似文献   
87.
研究了麻城地区重、磁异常场特征,经反演计算获得了深部结构特征。对重力布格异常利用Parker-Oldenburg快速位场反演方法计算出莫霍面的展布,对航磁异常利用对数功率谱法和矩谱法计算出居里面深度。在此基础上,探讨该震区深部蕴震条件。主要结论是:①麻城-团凤断裂带为该区切割较深的主要控震构造;②1932年麻城6.0级地震发生在区域重力异常等值线梯度最大处,磁力异常区两局部正异常间的低值带,莫霍面及居里面隆起区边缘;③发震部位有其特定的深部蕴震构造及应力蕴震条件。  相似文献   
88.
本文在活断层研究和地震宏观调查的基础上,从现代地壳运动特征及活动断层几何学,运动特征等方面研究了1932年麻城Ms6.0级地震的蕴育环境条件,为预测该区强震的地点和强度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9.
利用梯阶中值选址模型进行区域机场群布局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中值选址模型和梯阶选址问题,提出了利用梯阶中值选址模型的区域机场群选址布局模型,并对广东省机场群布局的适应性进行了实证研究。在模型实验中,应用地理信息技术对模型进行了计算,结果说明了该模型及模型计算方法对区域机场群选址规划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0.
空间线群目标相似度计算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空间线群目标的空间统计特征为基础,对线群目标的空间关系和几何特征进行了描述。利用拓扑关系概念邻域图定义线群之间的拓扑关系相似度,利用方向均值定义线群之间的方向关系相似度以及利用"环形方差"定义线群目标之间的距离相似度。结合线群的长度和平均长度、线群密度及线群曲折度,建立了线群目标相似度计算模型,对线群目标相似度进行了整体度量。实验结果表明,相似度计算结果与地物特征比较一致,符合人们的直观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