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27篇 |
免费 | 188篇 |
国内免费 | 172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77篇 |
大气科学 | 117篇 |
地球物理 | 213篇 |
地质学 | 285篇 |
海洋学 | 73篇 |
天文学 | 4篇 |
综合类 | 49篇 |
自然地理 | 6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9篇 |
2023年 | 13篇 |
2022年 | 28篇 |
2021年 | 57篇 |
2020年 | 36篇 |
2019年 | 40篇 |
2018年 | 48篇 |
2017年 | 36篇 |
2016年 | 45篇 |
2015年 | 34篇 |
2014年 | 46篇 |
2013年 | 49篇 |
2012年 | 46篇 |
2011年 | 62篇 |
2010年 | 43篇 |
2009年 | 34篇 |
2008年 | 45篇 |
2007年 | 44篇 |
2006年 | 54篇 |
2005年 | 25篇 |
2004年 | 29篇 |
2003年 | 27篇 |
2002年 | 21篇 |
2001年 | 17篇 |
2000年 | 18篇 |
1999年 | 14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9篇 |
1996年 | 6篇 |
1995年 | 6篇 |
1994年 | 5篇 |
1993年 | 6篇 |
1992年 | 7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6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9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地质灾害气象服务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既有可量化的经济效益,也有不可忽视难以量化的、潜在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根据历年地质灾害调查与分析数据,运用逆推法结合德尔菲法,建立地质灾害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模型,并根据已有研究及防汛经验对模型的系数进行量化。模型以地质灾害气象预报评分和灾害直接经济损失为输入,以防灾减灾效益值、防灾减灾效益百分率、气象服务直接经济效益、气象服务直接经济效益百分率为输出,可同时对各区域、各时间段的地质灾害过程进行气象服务效益分段评估,也可评估年度地质灾害气象服务效益。该模型在2017年地质灾害气象效益评估中表现良好,有一定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2.
73.
It has long been acknowledged that there are two types of El Ni(n)o events,i.e.,the eastern Pacific El Ni(n)o (EE) and the central Pacific El Ni(n)o (CE),according to the initial position of the anomalous warm water and its propagation direction.In this paper,the oceanic and atmospheric evolutions and the possible mechanisms of the two types of El Ni(n)o events were examined.It is found that all the El Ni(n)o events,CE or EE,could be attributed to the joint impacts of the eastward advection of warm water from the western Pacific warm pool (WPWP) and the local warming in the equatorial eastern Pacific.Before the occurrence of CE events,WPWP had long been in a state of being anomalous warm,so the strength of eastward advection of warm water was much stronger than that of EE,which played a major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CE.While for the EE events,most contribution came from the local warming of the equatorial eastern Pacific.It is further identified that the immediate cause leading to the difference of the two types of El Ni(n)o events was the asynchronous variations of the Southern Oscillation (SO) and the Northern Oscillation (NO) as defined by Chen in 1984.When the transition from the positive phase of the NO (NO+) to NO- was prior to that from SO+ to SO-,there would be eastward propagation of westerly anomalies from the tropical western Pacific induced by NO and hence the growth of warm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anomalies in WPWP and its eastward propagation.This was followed by lagged SO-induced weakening of southeast trade winds and local warming in the equatorial eastern Pacific.These were conducive to the occurrence of the CE.On the contrary,the transition from SO+ to SO- leading the transition of NO would favor the occurrence of EE type events. 相似文献
74.
75.
云南磷铝石谱学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使用电子探针、X射线粉晶衍射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激光拉曼光谱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等仪器,对最近在云南发现的一种达到宝石级别的磷铝石进行了化学成分、矿物组成、红外吸收光谱、拉曼光谱、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等方面的研究。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表明,该磷铝石的主要化学成分为P和Al,并含有少量的Fe和V;X射线粉晶衍射结果显示,该磷铝石的矿物成分主要为磷铝石,杂质较少;红外光谱与拉曼光谱分析均检出磷酸根基团的特征峰,红外光谱分析还显示有结晶水与结构水的存在;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在300和420 nm附近的吸收归属于Fe3+,630 nm附近较宽缓的吸收带由Fe3+和V3+共同产生。并将磷铝石与绿松石进行了谱学方面的对比分析,以便更好地区分两者。 相似文献
76.
基于立体相机成像模型并结合相机参数对嫦娥三号导航相机3维测图能力进行分析,利用摄影测量原理和误差传播定律对巡视器30 m范围内的DEM精度进行了理论分析,推导出导航相机立体影像获得的采样点精度公式,并绘制了DEM的平面精度图和高程精度图;同时使用多线程技术开发了基于导航相机立体影像的地形快速重建算法,利用多线程技术完成影像的特征匹配和密集匹配,并通过分块内插生成DEM。该技术应用于嫦娥三号任务中,有力地支持了嫦娥三号遥操作路径规划相关任务。 相似文献
77.
78.
基于遗传算法和统计学的电阻率测深二维反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一种以遗传算法和统计学为基础的反演方法,该方法利用一维反演结果的统计学特征确定地层电性结构并设计初始模型,使用遗传算法修改模型,经过二维有限单元法正演达到拟合误差最小,从而完成电阻率测深数据的二维反演.这个方法的优点在于不需要解大型线性方程组,降低计算量,先判断地层电性结构,反演后给出用地电断面表示的直观的解释结果.理论模型试算和模型实验证明该方法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79.
裂缝广泛分布于地壳岩石中并具有多尺度的特点,研究地震波在裂缝介质中的传播规律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含流体的裂缝中传播的Krauklis波(也曾被称为慢流体波、裂缝波、斯通利导波等)近年来逐渐成为地球物理学界的研究热点之一.本研究利用地震物理模型技术研究横波在单裂缝样品中传播时随传播方向变化的响应特征,在实验室用环氧树脂为基质构建模型样品,一个为不含裂缝的参考样品,一个为含直径30 mm、厚度0.2 mm的薄币状单裂缝的模型,利用0.5 MHz换能器测试了横波在模型中传播时透射信号的特征.实验结果显示在单裂缝样品中透射横波发生了波形的畸变和振幅降低,振幅谱显示透射信号的主频明显降低,在初至横波之后为具有一定能量的尾波.对尾波进行时频分析,发现在方位角较小时尾波能量较弱而方位角较大时尾波能量较强,尾波中信号的主频在0.1 MHz左右,与前人理论和实验研究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80.
本文对滇东南老君山地区南捞片麻状花岗岩进行岩石学、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Hf同位素等方面的研究,以探讨其岩石成因和构造意义。研究结果表明岩体地球化学上具有高硅,富碱和高铝特点;稀土配方模式呈现轻稀土富集略右倾斜型,轻稀土分馏明显,存在明显Eu负异常;相对亏损Rb、Ba、Pb、Sr、Ti、Eu、Yb等元素,相对富集Th、K、Pr、Nd、Sm、Hf和Tb等元素。样品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431.8±4.1Ma。锆石Hf同位素研究结果表明,εHf(t)=0.8^-11.70,其两阶段模式年龄(T2DM)主要为1395~1544Ma。上述地球化学及年代学研究结果表明南捞片麻状花岗岩主要来自中元古代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为有幔源物质的参与形成的I型花岗岩。结合华南加里东期成岩构造环境,判断滇东南老君山早期南捞岩体形成于后造山伸展环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