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527篇
  免费   2006篇
  国内免费   2898篇
测绘学   1002篇
大气科学   2145篇
地球物理   2140篇
地质学   4962篇
海洋学   1558篇
天文学   356篇
综合类   911篇
自然地理   1357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170篇
  2022年   487篇
  2021年   581篇
  2020年   475篇
  2019年   564篇
  2018年   549篇
  2017年   521篇
  2016年   596篇
  2015年   564篇
  2014年   660篇
  2013年   750篇
  2012年   757篇
  2011年   768篇
  2010年   747篇
  2009年   686篇
  2008年   700篇
  2007年   641篇
  2006年   544篇
  2005年   461篇
  2004年   355篇
  2003年   319篇
  2002年   340篇
  2001年   327篇
  2000年   247篇
  1999年   280篇
  1998年   202篇
  1997年   186篇
  1996年   171篇
  1995年   153篇
  1994年   110篇
  1993年   105篇
  1992年   80篇
  1991年   50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45篇
  1988年   2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4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10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6篇
  1978年   5篇
  1962年   3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1.
吉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取吉林省9城市具有代表性的7项指标,对吉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情况进行了定量分析,采用因子分析(FA)法筛选出3个主因子——水污染排放、水环境质量和水资源,并采用层次分析(AHP)法对3个主因子的协调程度进行了可持续性评价.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对吉林省各城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12.
建立了锚杆动测问题的有限元模型,并对锚杆中的缺陷进行了数值模拟,获得了位移场的数值解。对该解在时域和频域范围内的讨论表明,锚杆中的缺陷将引起动测曲线一系列的变化,为现场动测曲线的识别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13.
天津地区井水位年变异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年来 ,中国地震预报学者开始关注井水位的年变异常及其中短期预测意义问题 ,但井水位年变异常判别采用动态图像的定性对比方法 ,表现出一定的随意性。针对这种现状 ,文中引进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中的随机过程理论与时间序列分析技术 (盛骤等 ,1989) ,提出了“井水位动态年周期法”与“相对时段速率比较法” ,解决了井水位年变异常的定量识别方法 ,并应用到天津井网 2 1口井的观测数据 (1985年以来 )分析中 ,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分析结果表明 ,天津井网中有 7口井在首都圈邻区 4次中强 (MS≥ 5 .8)地震之前 ,表现出 17井次的井水位年变异常 ,且多在震前 1.5~6个月内出现 ,从而再次证明了井水位年变异常具有一定的中短期预测意义  相似文献   
214.
新疆可可托海绿柱石猫眼矿物学特征及其开发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绿柱石的各个品种当中,绿柱石猫眼是比较独特的一个品种,经济价值较高。其内部因含有大量的定向排列的气液包体,所以在定向切割的弧面宝石中会出现猫眼效应。新疆阿尔泰可可托海地区产出大量的淡黄色、淡绿色、淡蓝色绿柱石猫眼。通过化学全分析、显微硬度仪、X光粉晶衍射、红外光谱、拉曼光谱对该地绿柱石猫眼的物理性质、化学成分、物质的结构、绿柱石分子中的结构水、内部包体的赋存状态、气液包体的化学成分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和分析。同时计算出了晶体化学式、晶胞参数。为该地区绿柱石猫眼的研究和开发提供了较为系统和详细的资料。通过对其内部结构的认识,进行了改色和优化试验,获得了该绿柱石的宝石改善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215.
2-D crustal velocity structure and vp/vs are obtained by processing and interpretation of S-wave data from Maqen-Jingbian deep seismic sounding(DSS)profile.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re exist obvious differences in 2-D S-wave velocity structure and vp/vs ratio structure along the profile.The S-wave velocities are low and vp/vs ration is high for the westem section of the profile and Haiyuan region,while they are normal for the middle and eastern sections.The changes in lithologic characters of two major anomalous zones are discussed according to lateral variation of S-wave velocity structure and vp/vs ratio structure.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development and occurrence of the Haiyuan strong earthquake is not only related to tectonic activities,but also to lithologic characters of the region.  相似文献   
216.
Converting farming slope land into artificial forestland or grassland is a major measure of soil/water conservation. Five conversion practices, namely, 1) a control plot still tilled with a crop (maize), 2) a folder grass-growing plot seeded with Lolium perenne , 3) a young alder tree-growing plot, 4) a pear orchard plot and 5)a bamboo plot intercropped with folder grass, were monitored to compare the soil conservation efficiency of those changes in Ya'an, Sichuan for 3 years between September 1998 and August 2001.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5 designed converting models functioned differently in erosion control. The most effective model was bamboo groves intercropped with folder grass (Lolium perenne). The folder grass (Lolium perenne) growing model was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pure pear orchard model. The least effective model was the young alder tree-growing slope, which was even less effective than the control (a slope without converted cultivation). Meanwhile, changes in the soil's physical properties r  相似文献   
217.
In this paper, we briefly describe the general destruction caused by historic earthquakes in major cities of China, preliminarily analyze the heaviness and widespread occurrence of earthquakes in cities of China, and suggest that research on scenario earthquakes in cities should be developed as a part urban disaster reduction research.  相似文献   
218.
渭干河流域"2002·7"特大洪水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黄健  毛炜峄  李燕  王顺德 《冰川冻土》2003,25(2):204-210
渭干河是塔里木河流域第六大源流, 位于天山西部南麓, 渭干河干流起点有新疆最大的流域性控制工程--克孜尔水库. 2002年7月下旬天山中西部山区出现大暴雨(雪)过程, 渭干河流域山区降水持续时间长达30 h以上, 山区降水量50 mm左右, 导致5条支流和渭干河干流出现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大洪峰, 流量超过警戒流量和危险流量的2~3.5倍, 暴雨(雪)过程结束之后, 融雪型洪峰长时间居高不下. 洪水过程中, 各支流以及暴雨与融雪等多种洪峰遭遇现象很明显. 克孜尔水库入库洪峰流量达3 660 m3*s-1, 经水库调洪错峰, 出库峰值流量为1 000 m3*s-1, 削峰率72.7%.  相似文献   
219.
吐哈盆地中央构造带正反转演化特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吐哈盆地中央构造带由火焰山构造和七克台构造组成。中央构造带形成于三叠纪晚期至侏罗纪早期,表现为伸展构造特征,生长断层上盘地层厚度明显大于下盘,并于断层上盘所在的台北凹陷形成沉降中心。晚侏罗世,由于拉萨陆块与欧亚大陆的碰撞作用导致吐哈盆地由伸展盆地转变为挤压盆地,中央构造带也于此时发生构造反转,由早期的伸展正断层转变为挤压逆断层。发生于55Ma的喜山构造事件对天山地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影响时间略有滞后,大致发生在晚渐新世至早中新世,中央构造带即在此次构造事件中强烈变形,逆冲出露于地表。  相似文献   
220.
论构造耦合作用   总被引:17,自引:2,他引:17  
构造耦合作用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地质现象。现今东、西太平洋的构造差异及古太平洋和现今太平洋大陆边缘构造差异与俯冲的洋壳板块性状有关,即:①俯冲角度;②俯冲角度的改变;③俯冲速率;④俯冲速率的改变;⑤俯冲深度;⑥俯冲板块前缘与海沟间的水平距离;⑦俯冲板块在670km上、下地幔界线处的构造形态;⑧俯冲板块的位移及位移方向。这种深部构造活动对浅部构造形成的制约和影响,是活动大陆边缘构造耦合现象的具体表现。中国西北部的盆山耦合现象是大陆内部的构造耦合作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产生的远距离效应,导致中亚地区产生陆内A型俯冲,A型俯冲是造成盆地消亡、山系形成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