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07篇
  免费   100篇
  国内免费   329篇
测绘学   81篇
大气科学   147篇
地球物理   668篇
地质学   639篇
海洋学   193篇
天文学   69篇
综合类   39篇
自然地理   10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25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9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82篇
  2007年   93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71篇
  2002年   65篇
  2001年   57篇
  2000年   76篇
  1999年   33篇
  1998年   39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37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58篇
  1992年   57篇
  1991年   69篇
  1990年   55篇
  1989年   65篇
  1988年   48篇
  1987年   49篇
  1986年   29篇
  1985年   48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24篇
  1982年   15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24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4年   2篇
  1963年   2篇
  193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61.
The Late Pleistocene littoral ridges of southern South America, especially those of the north of Argentinean Patagonia, contain remains of mollusk shells with bioerosion traces. Eleven sites from marine isotope stages (2 from MIS 7, 4 from MIS 5e) and five sites from modern beaches from northern Río Negro Province, with 40 taxa (17 bivalves and 23 gastropods) were analyzed, in the area between west of Baliza San Matías and Las Grutas (41°S). Three ichnogenera were identified in deposits of MIS 7: Entobia, Gastrochaenolites (Domichnia) and Oichnus (Praedichnia) with one ichnospecies (G. torpedo). Six ichnogenera were identified in deposits of MIS 5e: Entobia, Meandropolydora, Pinaceocladichnus, Iramena, Caulostrepsis and Oichnus with one ichnospecies (O. simplex). Seven ichnogenera were identified from modern beaches: Entobia, Meandropolydora, Iramena, Caulostrepsis, Pinaceocladichnus, Gastrochaenolites (Domichnia) and Oichnus (Praedicnia), with two ichnospecies (O. simplex and O. paraboloides). On this basis, it is inferred that Pleistocene benthic communities were constituted from cheilostome bryzoans and polychaete annelids, together with drilling bivalves, predatory gastropods and overall warm-water species of mollusks. Of these, Chama iudicai was found on Plicatula gibbosa from MIS 7 and MIS 5e. The record of warm temperature species suggests a higher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SST) than the present one and/or the influence of the warm southward Brazilian Current affecting the waters of Golfo San Matías. On the modern beaches surveyed, there is an increase in polychaete annelids, cheilostome bryzoans, temperate-cold species and drilling bivalves, as well as sandy substrate species, which together with an increase of Gastrochaenolites and Caulostrepsis, suggest a colder climate due to the greater influence of the Malvinas Current during the Holocene.  相似文献   
762.
晚期富挥发分的黄玉花岗岩广泛而零星地产于英格兰西南部含Sn-Cu多金属矿化的S型黑云母花岗岩岩基中。St.Austell地区的最新观察资料查明了其野外关系,并论证了影响花岗质容矿主岩和沉积岩容矿主岩的电气石化晕的意义。黄玉花岗岩接触带通常以显示出无定向固结结构、具有石英-电气石晶洞的伟晶岩带为标志,较小的侵入黄玉花岗岩岩席在其围岩中具有对称状电气石化晕。黄玉花岗岩矿物组成复杂,除钠长石、正长石和石英外,还含原生黄玉、铁锂云母或锂云母、磷铝锂石以及各种富Nb-Ta的副矿物。在化学成分上,它们与黑云母花岗岩截然不同,特别富Li、F、P、Nb、Ta、Ga、Rb。黑云母花岗岩的晚期分异产物包括电气石花岗岩,但这部分异趋势主要涉及到B的增高,Li、F或P的变化较小我们认为,黄玉花岗岩可能不是由英格兰西南部的黑云母花岗岩浆(被属于黑云母花岗岩岩套的流纹斑岩岩脉所侵入)经结晶分异所派生,而是在钾质基性岩浆作用期间由岩基之下的熔融残留物经有限部分熔融而形成。与其它富挥发分的花岗质岩石的对比表明,英格兰西南部的黄玉花岗岩与锂伟晶岩(如Tanco)、火山玻璃(如Macusani)和其它的黄玉花岗岩(如Seward半岛)具有一些共同的重要特征。这些岩石可能代表一类基本相似的富挥发分花岗岩浆。我们认为它们的形成可能受以前曾产生过更为“正常”花岗岩浆的下地壳熔融残留物的有限部分熔融所控制,尽管目前仍有争议。  相似文献   
763.
幔源角闪石巨晶中硫化物熔融包裹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化物熔融包裹体研究是认识硫化物矿床成矿元素来源和演化的重要手段,由于硫化物熔融包裹体的体积较小(粒径仅为10~20μm),其详细化学元素组分的难以获得一直是制约进一步研究的瓶颈。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借助于扫描电镜、电镜能谱和二次飞行时间离子探针(Tof-SIMS)对产于铜陵地区角闪石巨晶中的硫化物熔融包裹体进行了详细的研究,首次获得了一套精确的矿物化学资料和元素分布图。矿物学研究表明,角闪石巨晶在上地幔和下地壳均有结晶,温压区间分别为T:850~900℃(温度),P:0.70×109~0.82×109Pa(压力),对应深度D:23.10~27.06km;和T:900~950℃,P:1.09×109~1.17×109Pa,D:35.97~38.61km。元素分布图显示,硫化物熔融包裹体主要有两种元素组成体系:S-Fe-Mn-Ni-Rb-Sr-Ba和S-Fe-Cu-Sr,幔源硫化物体系中Mn、Ni、Rb、Ba等元素具有相似的性质特征可共溶,与Cu则表现出不混溶。在铜陵地区,上地幔的部分熔融形成了一套碱性玄武岩浆,后受岩浆底侵作用和壳幔相互作用影响,底侵进入下地壳深位岩浆房,发生结晶分异和同化混染作用,形成一套轻度演化的玄武岩浆,可能为辉长质。上地幔和下地壳的角闪石巨晶分别是由上地幔碱性玄武岩浆和下地壳轻度演化的玄武岩浆(辉长质)高压下结晶的产物。当上地幔碱性玄武岩浆上侵到下地壳深位岩浆房以后,发生结晶分异作用,又由于地壳硅镁层的混染作用,使得玄武岩浆中硫溶解度降低,促其熔离,从而释放大量的硫(S,以及Ni、Cu、Cr)。角闪石巨晶中的硫化物熔融包裹体正是在下地壳深位岩浆房中,由正在结晶的角闪石巨晶在结晶分异和轻度演化的玄武质岩浆中捕获的不混溶硫化物熔融液滴形成的。铜陵地区在中生代经历了一个长期的大规模的岩浆底侵作用和壳幔相互作用过程,由于下地壳硅镁层混染作用使得轻度演化的玄武岩浆释放大量硫,必然会在莫霍面附近形成大规模高浓度的硫富集区,这些组分在岩浆上侵作用、地壳减薄作用或者裂谷作用的影响下很容易再活化,进入区域岩浆-热液流体系统,最终参与形成区域大规模的硫化物矿床。  相似文献   
764.
浅层包气带地温与含水量昼夜动态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西北荒漠化地区,包气带中的水分除来自大气降水外,还来自凝结水。凝结水对维持荒漠地区的植被生态环境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凝结水的形成机制又反映在包气带地温与含水量的昼夜动态过程中。文中报告了室外沙坑浅层包气带地温与含水量观测的实验结果。土壤含水量变化采用原位测试的方法观测,避免了传统称重法产生的干扰和不确定性。实验中对深度0~30cm范围的土壤温度进行了高密度观测。结果表明,温度梯度对水汽的运移起到主控作用,温度梯度方向向下,土壤含水量增加,反之,含水量减少。通过热传导方程对土壤中的传热过程进行分析,得到傅立叶级数表示的温度波方程,用于预测不同深度土壤响应地表条件而产生的温度变化。实验中还对近地表微气象以及土壤负压等因素进行了观测。  相似文献   
765.
766.
扬子板块北缘碧口群火山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构造环境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碧口群火山岩系中部的基性熔岩以拉斑系列为主 ,基性火山岩的Sr同位素初始比值和Nd同位素初始比值较低 ,分别为 0 .70 12 4 8~ 0 .70 4 4 13和 0 .5 110 80~ 0 .5 12 341,大部分样品的εNd(t) >0 ,表明母岩浆主要来自地幔源区。岩石显示明显的富2 0 7Pb及2 0 8Pb特征。在以部分熔融作用为主的演化过程中岩浆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异 ,LREE、大离子亲石元素等表现了从亏损到富集的变化特点。基性熔岩的稀土与微量元素表现出与俯冲碰撞型的弧区玄武岩相同的特点。分析表明 :碧口群火山岩系形成于岛弧环境 ,它与横丹群浊积岩系在扬子板块西北缘构筑了一个弧盆系统 ,其时代为新元古代。  相似文献   
767.
中部崛起背景下的郑汴一体化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决策,为中原城市群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也提出了重大而迫切的战略任务.在中原城市群各个城市处于向心集聚为主的发展阶段,中原城市群建设应率先推进郑汴核心区一体化发展.郑汴核心区既是郑汴一体化的空间承载区,也是中原城市群一体化发展的先导区和示范区,需要从发展目标协同、基础设施共建、产业互补共进、资源共事、发展空间与功能协调、实施策略同步等多个方面有序促进郑汴一体化发展.  相似文献   
768.
C.Rangin  M.  Klein  D.  Roques  X.  Le  Pichon  Le  Van  Trong  孙桂华 《海洋地质》2010,(2):1-13
本文利用经过钻井资料校准的地震剖面研究了东京湾海防海域的红河断裂系统。该断裂系统在VinhMirth断层西南部表现为30km宽的狭长的左行走滑带,其运动时间为30Ma-5.5Ma,走滑位移不会超过几十公里,没有识别出5.5Ma之后的右行走滑运动。30Ma之前存在一个100km宽的伸展带,这次伸展作用可能与左行运动有关。30Ma之前,断裂系统在VinhMinh断层东北方向的分叉很可能刻E部湾的裂谷作用所吸收。15.5Ma的不整合将该区张扭体系与晚期的压扭体系分开,这个不整合的年代与南海海底扩张停止的时间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769.
试论地貌圈概念、属性及其与其它地表圈层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貌圈作为地表圈层中的一个与人类生存、发展直接发生关系的圈层。它具有三维形态、物质结构及其运动与演化的四大属性,并在全球充分连续的基本圈层。主要以亚洲与邻区海陆地貌为例,通过地貌圈大中地貌以内动力为主而微地貌以外动力为主的成因概念及其形态、物质、运动与演化四大属性的基本事实,论证地貌圈存在的客观性及其在全球的连续性。论文在探讨地貌圈运动特征时,首次用岩石圈构造分层的现代概念,解析了现代板块边缘及其毗邻广大地区GPS所测试的地壳运动速度,普遍慢于以热点为参考架而确定的板块运动速度。最后,论文以地貌圈与其它地表圈层互相关系的简表,及其与内外环境圈的物质流与能量流等示意图,来呼吁加强地貌圈的基础与应用研究,这对推动地球科学及其与人类生存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70.
由地下水补给、径流和排泄过程构成的地下水循环运动,是水文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水文地质学的基本研究对象。地下水循环在空间上表现为不同结构单元的组合,存在以含水层特性为依据的介质结构和以渗流场为依据的动力结构2种划分方法。地下水流系统是动力结构意义上的地下水循环单元。近10年来,区域地下水流系统理论取得了显著进展,更加全面深入地揭示了地下水循环结构的动力学特性。通过对河间地块地下水流系统的研究,发现潜水面最高点并非地下水分水岭的准确位置。在盆地尺度上,系统研究了沟谷地貌、降水入渗强度、渗透性随埋深变化和盆地厚度等因素对潜水面波形与地下水循环动力结构的影响,初步发现了动力结构的周期性或趋势性演化特征。通过大规模流线路径的精细识别或驻留时间的统计分析,提出了三维地下水循环单元的划分方法。在水文地质效应方面,发现地下水循环的动力结构对地下水年龄的分布有重要影响。地下水循环的动力结构反映了不同补给区和排泄区之间的水力联系,在盆地尺度地球化学过程、流域尺度生态水文过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未来的研究重点是三维地下水循环的动力特性和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