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57篇
  免费   312篇
  国内免费   460篇
测绘学   94篇
大气科学   274篇
地球物理   476篇
地质学   1037篇
海洋学   270篇
天文学   94篇
综合类   274篇
自然地理   210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9篇
  2022年   88篇
  2021年   116篇
  2020年   84篇
  2019年   79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21篇
  2015年   111篇
  2014年   140篇
  2013年   100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40篇
  2009年   116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88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59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48篇
  2001年   46篇
  2000年   57篇
  1999年   76篇
  1998年   73篇
  1997年   58篇
  1996年   41篇
  1995年   56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38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8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81.
We propose a new method to estimate surface-level particulate matter(PM)concentrations by using satellite-retrieved Aerosol Optical Thickness(AOT).This method considers the distribution and variation of Planetary Boundary Layer(PBL)height and relative humidity(RH)at the regional scale.The method estimates surface-level particulate matter concentrations using the data simulated by an atmospheric boundary layer model RAMS and satellite-retrieved AOT.By incorporation MODIS AOT,PBL height and RH simulated by RAMS,this method is applied to estimate the surface-level PM 2.5 concentrations in North China region.The result is evaluated by using 16 ground-based observations deployed in the research region,and the result shows a good agreement between estimated PM 2.5 concentrations and observations,and the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R2 is 0.61 between the estimated PM 2.5 concentrations and the observations.In addition,surface-level PM 2.5 concentrations are also estimated by using MODIS AOT,ground-based LIDAR observations and RH measurements.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estimated PM 2.5 concentrations shows that the new method proposed in this paper is better than the traditional method.The coefficient of determination R2 is improved from 0.32 to 0.62.  相似文献   
982.
民乐-山丹地震的区域构造变形背景与中短期前兆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利用青藏块体北缘地区2001~2003年GPS水平运动资料和1988—2003年跨断层短水准流动观测资料,借助改进的负位错模型及断层形变应变强度比一时变曲线,研究了与2003年10月25日民乐-山丹Ms6.1,Ms5.8地震孕育有关的区域构造变形背景与中短期前兆异常。分析表明,在昆仑山Ms8.1大震引起的大区域形变调整-短期松弛-开始恢复的背景下,民乐-山丹地震震源位于可能反映应变能积累加速的块体边界压性锁定段之间的剪应力强度增强段北侧;距震中最近的石灰窑口跨断层短水准流动场地在震前3个月呈现显著应变强度比异常,而震前10余天至数月内整个监测区异常个数、震前3个月相对近源区异常集中与局部增强均是对这两次地震的某种预示。  相似文献   
983.
利用2007年以来川滇地区24次中小型破坏性地震(Ms4.7~6.7)的基岩场地和土层场地的强震动记录,分别统计获得了川滇地区水平向基岩场地和土层场地的地震动峰值及加速度反应谱衰减关系.通过与俞言祥等2006年基于转换方法得到的我国西部基岩地震动衰减关系的对比,验证了本文衰减关系对利用中小地震进行地震动估计的可靠性.同时,根据强震动数据随震级以及震中距的分布,分析了本文结果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84.
汪玉松  潘明年  乔学庆  张海 《地下水》2004,26(4):275-276,302
库车县南部地区位于天山南麓洪积扇扇缘及冲洪积平原地区,干旱少雨,淡水资源相当匮乏。本文在系统分析该地区地下水的形成机理,水质水量分布特征基础上,得出该地区淡水资源数量有限且在开采条件下水质易恶化的结论,并提出适量开采,控制降落漏斗降深及范围,加强保护的开发利用方案。  相似文献   
985.
INTRODUCTIONTheTancheng-Lujiangfaultbeltisthelargeststrike-slipfaultbeltinEastChina.Thisfaultbelthasundergoneacom-plicatedgeo...  相似文献   
986.
实测丁山1井测温曲线显示:温度向井底持续升高,井口温度25℃左右,井底温度107.5℃。温度曲线在1 000~3 000 m深度范围内出现"上凸"的扰动现象。现今平均地温梯度纵向上分段明显:三叠系及二叠系地层平均地温梯度为23.94℃/km;志留系和奥陶系地层平均地温梯度较大,为37.27℃/km;寒武系地层平均地温梯度较低,为16.65℃/100m。根据地温梯度分段性特征与地层热导率、地层岩性的相关性分析认为地下流体垂向上升运动造成了温度曲线扰动。进而推断出下奥陶统—中寒武统的地层具有较高的孔隙度和渗透率,而中奥陶统—志留系的地层则具有良好的封堵性,而这种上盖下储的地层组合,对油气成藏较为有利,反映了川东南地区下组合良好的油气储藏条件。  相似文献   
987.
断裂多期活动及其研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从断层多期活动的客观存在出发,在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论述了断层多期活动的必然性,并提出了对断裂多期活动研究的方法、途径和意义。   相似文献   
988.
基于控制降温速率的动力结晶实验,对五大连池老黑山钾质玄武质熔岩的冷却结晶过程中橄榄石晶体形态随降温速率变化动力学演变进行了研究。实验研究表明,老黑山钾质玄武岩的熔融温度发生在1 022 ℃~1 260 ℃之间,峰值为1 166.3 ℃~1 186.5 ℃;实验产物主要由橄榄石和玻璃质组成,新生的橄榄石晶体形态差异较大,有针状骸晶、铁轨状骸晶、羽毛状雏晶、细长条状和粒状微晶。橄榄石晶体的生长、尺寸和形态、分布和实验产物的结晶程度与降温速率之间存在着密切关联。随着降温速率的变慢,橄榄石从针状(0.075 ℃ /min~0.5 ℃ /min)、铁轨状(0.075 ℃ /min~0.5 ℃ /min)、放射状与羽毛状(0.046 8 ℃ /min~0.075 ℃ /min)、细长条状(0.062 5 ℃ /min)等晶体演变为粒状微晶(0.03 ℃ /min);同时,岩石的结晶程度逐渐增强,橄榄石晶体尺寸逐渐变大、自形程度逐渐变高,玻璃相和气孔逐渐减少。这种新生橄榄石形态的变化与降温速率的内在关联性,对认识老黑山熔岩流固结的动力结晶机制、熔岩流的运动机制有一定科学意义。  相似文献   
989.
崔文博  向喜琼  王晗旭 《地下水》2013,(3):145-147,153
在暴雨触发作用下,2006年5月18日贵州都匀马达岭发生滑坡,滑体随即形成的碎屑流,充填了坡下长达1km的沟谷。滑坡堆积物在空间上有明显的分区特征,由上至下可分为滑源区、滑体堆积区、碎屑流流通区、碎屑流堆积区四个区域进行研究。在对马达岭滑坡进行详细野外调查的基础上,从滑坡的地形条件、堆积情况及运动特征等方面探讨滑坡的发生机理及运动过程,结果表明:马达岭滑坡为一高速远程滑坡,滑坡迅速启动并在特殊的破坏模式和地形条件下,形成了"一快一慢"两种不同的运动方式,即大块岩体"坐着"下伏流体的缓慢运移以及碰撞、铲刮形成的碎屑物质的高速抛飞。  相似文献   
990.
博格达与哈尔里克早泥盆世火山岩成因对比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方磊 《地质与勘探》2015,51(3):519-533
本次研究在东天山博格达东段下涝坝南部新确认一套以安山岩为主的火山岩,为钙碱性系列,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397.5±4.7 Ma,属早泥盆世。该火山岩具有一致的轻稀土与重稀土分馏明显的右倾配分模式,K、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显著富集,而Nb、Ta等高场强元素相对亏损,其原始岩浆可能来自于石榴石稳定域地幔橄榄岩2%~5%的部分熔融,同化混染程度较小。对应的哈尔里克南麓下泥盆统大南湖组火山岩为一套基性到酸性连续演化的钙碱性系列岩石,稀土丰度较下涝坝火山岩高,轻、重稀土之间分馏较弱,整体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而亏损高场强元素。其岩浆可能来源于尖晶石稳定域地幔橄榄岩3%的部分熔融,受地壳物质混染明显,岩石后期蚀变较强。Hf/3-Th-Ta图解和Yb标准化的Th-Nb判别图解显示这两套泥盆纪火山岩均形成于与俯冲有关的活动陆缘环境,暗示博格达和哈尔里克地区在早泥盆世时期可能具有相同的大地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