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031篇 |
免费 | 7909篇 |
国内免费 | 571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332篇 |
大气科学 | 6780篇 |
地球物理 | 7823篇 |
地质学 | 15886篇 |
海洋学 | 3688篇 |
天文学 | 1498篇 |
综合类 | 3301篇 |
自然地理 | 334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23篇 |
2024年 | 509篇 |
2023年 | 725篇 |
2022年 | 1356篇 |
2021年 | 1604篇 |
2020年 | 1531篇 |
2019年 | 1388篇 |
2018年 | 1638篇 |
2017年 | 1533篇 |
2016年 | 1770篇 |
2015年 | 1310篇 |
2014年 | 1820篇 |
2013年 | 1563篇 |
2012年 | 1511篇 |
2011年 | 1580篇 |
2010年 | 1711篇 |
2009年 | 1701篇 |
2008年 | 1447篇 |
2007年 | 1403篇 |
2006年 | 1183篇 |
2005年 | 1071篇 |
2004年 | 861篇 |
2003年 | 860篇 |
2002年 | 857篇 |
2001年 | 812篇 |
2000年 | 1019篇 |
1999年 | 1456篇 |
1998年 | 1226篇 |
1997年 | 1309篇 |
1996年 | 1090篇 |
1995年 | 1002篇 |
1994年 | 900篇 |
1993年 | 787篇 |
1992年 | 643篇 |
1991年 | 473篇 |
1990年 | 324篇 |
1989年 | 357篇 |
1988年 | 300篇 |
1987年 | 214篇 |
1986年 | 178篇 |
1985年 | 128篇 |
1984年 | 109篇 |
1983年 | 87篇 |
1982年 | 76篇 |
1981年 | 54篇 |
1980年 | 50篇 |
1979年 | 31篇 |
1978年 | 16篇 |
1977年 | 7篇 |
1958年 | 2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GPS折射角资料的变分同化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越来越多的新型观测资料为数值天气预报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提供了许多新的机会。在各种新型的观测资料中,GPS(全球定位卫星系统)折射角资料无疑是非常重要的。GPS折射角资料具有分辨率高、全天候探测、覆盖全球等优点,实现对GPS折射角资料的变分同化,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中介绍了如何获得及同化GPS折射角资料的原理。对GPS折射角资料的变分同化可以分为两种:间接同化和直接同化,文中对这两种方法都作了具体介绍。在变分同化的最小化过程中,计算效率无疑是最重要的,而优化步长的计算又直接关系到算法效率的成败。根据最小化算法的特点,通过数学推导,得出一种适合于各种最小化算法的计算优化步长的自适应方法。最后,还利用1995年10月11日的GPS折射角资料进行了数值试验,结果表明了变分同化方法和计算优化步长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92.
993.
ODP1144站是南海唯一钻揭深海沉积牵引体的站位,其完整的岩芯和测井资料为开展该沉积牵引体的岩石物理模型研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此项研究对于理解南海深海沉积物中岩性参数与弹性参数间的关系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为根据反射地震资料开展定量岩性参数预测提供依据。对现有的深海沉积物岩石物理模型包括Wood悬浮模型、等球体颗粒接触模型、Sun速度一孔隙度关系模型进行了综述。根据岩芯分析资料将1144站深海沉积物的矿物组分简化为粘土矿物、碳酸盐、陆源碎屑和硅质生物4类;其中后3种组分的弹性模量及密度值分别由其代表矿物——方解石、石英及蛋白石的理论值代替,粘土矿物组分的等效弹性模量和等效密度则分别由Voigt-Reuss-Hill平均和体积平均计算得出。将3种岩石物理模型应用于1144站,计算得出深海沉积物的纵波速度并将其与声波测井纵波速度进行比较。结果表明,Sun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结果的吻合最好,误差最小;Wood模型所得结果在浅层与实测结果较吻合,在深层与实测结果出现偏差,误差较小;而等球体颗粒接触模型计算结果整体偏高,误差较大。 相似文献
994.
995.
通过北冰洋西部楚科奇海盆M03孔晚第四纪以来生源沉积物,有孔虫丰度和冰筏碎屑(Ice.Rafted Detritus,IRD)的综合研究表明,海洋氧同位素(Marine Isotope Stage,MIS)7期以来,碳酸钙(CaCO )含量和浮游有孔虫丰度在间冰期的增加和冰期的降低,分别指示大西洋水输入的加强和减弱。而有机碳(TOC)和生源蛋白石(Biogenic Opa1)含量的变化可能主要与输入到海底的TOC降解和Opal溶解作用与底层水中的溶解氧有关。间冰期低的TOC和Opal含量可能反映楚
科奇海盆海冰覆盖减少,营养盐供给多,表层生产力增加,通气作用好,底层水富氧,降解和溶解作用增强,保存在沉积物中的TOC和Opal减少;而冰期相对高的TOC和Opal含量可能反映楚科奇海盆海冰覆盖时间较长,营养盐供给少,表层生产力较低,通气作用差,底层水少氧,降解和溶解作用减弱,保存在沉积物中的TOC和Opal增多。 相似文献
科奇海盆海冰覆盖减少,营养盐供给多,表层生产力增加,通气作用好,底层水富氧,降解和溶解作用增强,保存在沉积物中的TOC和Opal减少;而冰期相对高的TOC和Opal含量可能反映楚科奇海盆海冰覆盖时间较长,营养盐供给少,表层生产力较低,通气作用差,底层水少氧,降解和溶解作用减弱,保存在沉积物中的TOC和Opal增多。 相似文献
996.
小波分析若干应用模型及在测绘中的应用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波分析是8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应用数学理论,在众多学科领域取得了广泛的应用。文中首先对小波分析的发展作了简要概述,然后介绍了小波分析在测绘中的应用,对小波分析若干与测绘相关的应用模型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对小波分析在测绘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7.
哈萨克斯坦巴尔喀什湖南侧的奎干-玛依布拉克铜矿区位于巴尔喀什成矿带环巴尔喀什-准噶尔成矿省楚伊犁-北天山成矿亚省的西北部, 发育一系列中小型斑岩型铜矿床。本文概要介绍了奎干-玛依布拉克铜矿区矿床地质、围岩蚀变、成矿作用、矿石矿物组成与主要矿床特征, 并分析了铜矿床开发的前景。该铜矿区含矿岩石主要为花岗闪长斑岩, 成矿元素组合主要为Cu-Au-Mo, 具有与巴尔喀什湖北侧科翁腊德、阿克斗卡等超大型斑岩型铜矿床类似的地质特征, 说明了巴尔喀什成矿带斑岩型铜矿床的分布跨越了巴尔喀什湖, 在湖南侧也具有较好的斑岩铜矿成矿远景。 相似文献
998.
砂岩中的凝灰质填隙物分异特征及其对油气储集空间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二叠系为例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运用铸体薄片、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及溶蚀实验等多种测试手段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二叠系砂岩填隙物进行了成份和成岩演化分析,认为砂岩中的填隙物主要为凝灰质填隙物,而不是普通意义上的粘土矿物。在有残余粒间孔隙或裂缝沟通的较开放性水环境里,凝灰质填隙物蚀变程度强,Si、Al、K、Na及Ca等离子因活性不同而发生分异,蚀变为“脏”高岭石及硅质团块等产物;封闭环境下,凝灰质填隙物保存完好,偏光显微镜下显示出似非晶态波状消光,活性强的K、Na元素含量仍然很高。凝灰质填隙物分异过程中,可以产生一定数量的溶蚀孔隙及晶间孔隙,砂岩储集性能得到了明显改善。对声波时差异常带砂岩进行大量的铸体薄片观察,证实了本区砂岩粒间溶蚀孔隙发育,凝灰质填隙物发生了强烈溶蚀。综合分析26口井的资料,发现垂向上凝灰质填隙物溶蚀强度呈箱型展布,箱内“脏”高岭石及溶蚀孔隙发育,箱顶部凝灰质填隙物含量高,保存好,并缺少“脏”高岭石团块出现。 相似文献
999.
The Arizona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ADOT) is preparing to upgrade State Route 260 between Payson and Heber. It is estimated that a total of about one million cubic meters of water will be required for embankment construction during a period of about 84 months to upgrade the first 33.8 km of the highway. ADOT is investigating various sources of construction water for use in the highway improvement project, including groundwater resources along the highway corridor. A region known as the RV site, underlain by fractured granite, is located 12.9 km east of Payson. The site includes three springs, a creek and several wells. Several boreholes and observation wells were made to a maximum depth of 157 m to obtain fracture data and to conduct pumping tests with monitoring. Fracture data recorded by acoustic televiewer logs were used to build a fracture network model for the rock mass. Results of a 24-hour and a 7-day pumping tests were used to calibrate hydraulic parameters of a finite element discrete fracture fluid flow model considering the region as a heterogeneous, anisotropic, fractured medium. A 38-day multi-well pumping test was used to validate the calibrated numerical model. The calibrated model showed the capability to provide reasonably accurate predictions for new pumping tests conducted in the same well field. The validated model was then used to simulate pumping exceeding a 7 year period under different scenarios incorporating different sets of boundary conditions and different pumping rates at multi-wells, with and without recharge, to evaluate the yield of the aquifer and to assess the effect of long-term pumping on the environment.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 the combined yield of the wells in the RV site is sufficient to meet the water demand for the ADOT highway project and (b) the water levels in the well field would decline between 3.0 and 7.6 m after one year of pumping and by 12.2 to over 30.5 m during the life of the project. 相似文献
1000.
辽东复州湾中石炭世地层兼论华北地台中石炭统的划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华北地台中石炭统本溪组一般仅代表中石炭世晚期沉积。从已知的几十个海陆交互相本溪组剖面来看,其中(虫筳)类生物群为Fusulina-Fusulinella带;牙形石生物群为Idtognathodus magnificus-Ⅰ.claviformis-Neognathodus ruondyi带,在整个华北地台均可依此进行对比。但在辽东半岛南缘的复州湾一带,中石炭世沉积特征却恰好与本溪剖面相反,下部层段以灰岩为主,上部层段以碎屑岩为主。下部含6层灰岩,(虫筳)类以Profusulinella的丰富种群为特征,可建立Profusulinella带,并可进而划分为3个亚带。牙形石则为Idiognathoides sinuatus-Ⅰ.corrugatus-Declinognathodus lateralis带。复州湾含灰岩为主的下部层段和本溪含碎屑岩为主的下部层段对比,依前者之生物组合建立本溪组下部复州湾段(c21),代表华北地台中石炭世早期沉积;复州湾以碎屑岩为主的上部层段和本溪含5层灰岩的上部层段对比,依后者之生物组合限定为本溪组上部牛毛岭段(c22),代表华北地台中石炭世晚期沉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