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3篇
  免费   231篇
  国内免费   298篇
测绘学   214篇
大气科学   295篇
地球物理   260篇
地质学   465篇
海洋学   171篇
天文学   39篇
综合类   171篇
自然地理   237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9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84篇
  2018年   96篇
  2017年   91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104篇
  2014年   131篇
  2013年   133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30篇
  2010年   113篇
  2009年   98篇
  2008年   83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48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2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在矢量地理数据水印算法研究中,以往研究较多考虑增删点、裁剪、平移、旋转等攻击方式,而对抗投影变换的攻击方式研究较少。由于投影变换在GIS中具有重要意义,故本文提出了一种抗投影变换的矢量地理数据水印算法。水印嵌入前,对待嵌矢量地理数据利用道格拉斯算法进行压缩,使用四叉树分块选取特征点,提取并保存特征点及其属性信息;水印嵌入采用坐标映射和量化机制以增强水印算法的鲁棒性;检测水印时,将待检测数据与原始特征点进行属性信息匹配,匹配成功的同名点采用二元三次多项式进行最小二乘法拟合,根据拟合的多项式系数对待检测数据进行投影变换,最终实现水印信息的提取。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抵抗投影变换攻击、增删点、几何变换以及它们的复合攻击,具有较好的可行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952.
毛乌素沙地丘间低地植物群落分类与排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植物群落分布格局与环境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在群落样方调查的基础上,对毛乌素沙地丘间低地植被复合体的主要植物群落进行TWINSPAN分类和PCA排序,对土壤环境因子进行DCCA排序。结果表明:调查区内53个物种分属21科46属,其中菊科(Compositae,11种)、禾本科(Gramineae,7种)、莎草科(Cyperaceae,7种)、豆科(Leguminosae,5种)、藜科(Chenopodiaceae,4种)等科所含物种数较多,分别占20.8%、13.2%、13.2%、9.4%、7.5%,生活型以多年生草本为主,水分生态类型以中生植物为主。应用TWINSPAN将67个样方划分为17个组,依据《中国植被》的分类原则和系统确定为21个群丛。对PCA排序的第一轴起主要作用的是以北沙柳(Salix psammophila)、假苇拂子茅(Calamagrostis pseudophragmites)和碱茅(Puccinelia distans)为建群种的群落,对第二轴起主要作用的是以寸草苔(Carex duriuscula)为建群种的群落。植物群落分布DCCA排序第一轴主要与地下水位、HCO3-含量负相关,与土壤粗砂粒正相关;第二轴主要与土壤Ca2+、K+和Na+含量正相关,与土壤容重负相关;其中地下水位和土壤Ca2+、K+和Na+含量是环境因子中影响丘间低地植物群落特征和分布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953.
中国地震信息网为拓展多元化的信息服务渠道,利用PUSH推送技术实现了地震灾害信息实时推送至用户的移动设备上;同时实现了震区有震感用户参与到灾害评估的研究工作中。一方面满足了公众对于获取地震灾害信息及时性的需求,另一方面为地震科技工作者做好灾害评估等研究工作提供相应的数据支持,为灾后救援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954.
简述了中国学者近年来在地震震级转换关系方面的研究成果与进展,比较了中国台网测定的各种震级与国外主要地震机构测定的地震标度之间的差别与各震级间的转换关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统一给出了矩震级与各种震级标度之间的对应关系:在国外震级标度中,6.5≤M≤7.6时,mB≈MW;5.2≤M≤8.0时,mS≈MW;4.2≤M≤7.0时,mL≈MW;4.0≤M≤6.0时,mb≈MW。在上述震级区间,MW与mB、mb、ML和MS的偏差≤0.2。经过推导,我国常规震级标度与矩震级的之间的对应关系为:4.5≤M≤5.8时,mb≈MW;4.5≤M≤7.5时,mB≈MW;4.5≤M≤7.0时,ML≈MW;MS≈MW;MS7=MW。在上述震级区间,MW与mB、MS的偏差≤0.2,与MS7偏差为0;与ML偏差为0.22。上述结论可为地震预测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55.
刘吉峰  王春青  赵娜  赵乐 《冰川冻土》2014,36(2):424-429
利用最新冰凌观测数据,分析了1960年以来黄河内蒙古段头道拐断面冰期流量特点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头道拐断面小流量持续时间的年际变化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1960-1967年、1968-1985年和1986-2010年小流量平均持续天数分别为68 d、17 d和37 d.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是影响小流量过程的主要因素,气候变化通过影响冰盖厚度和冰花堆积来影响封冻河段流量过程;河道冲淤演变则是冰期流量过程和槽蓄水增量长期变化的重要原因;刘家峡水库调度直接影响着内蒙古河段的流量过程. 最近10 a来,凌汛期气温变化剧烈,上游来水有所减少,河道淤积更加严重,河道工程增多是黄河头道拐断面小流量持续天数延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56.
使用Renishaw System-1000型激光拉曼光谱仪, 研究了大兴安岭北部上古生界泥质岩石碳质物的拉曼光谱特征及其对形成温度的表征, 探讨了拉曼光谱参数与镜质体反射率(Ro)的关系。研究表明:研究区上古生界泥质岩石碳质物不具有石墨的拉曼光谱谱带吸收峰, 揭示了地层的变质程度未达到低绿片岩相。利用此次经过完善建立的拉曼光谱地质温度计, 对大兴安岭北部上古生界泥质岩石变质温度的估算结果主要为270~320℃, 表明研究区上古生界遭受了极低级变质作用, 变质程度属近变质带。依据碳质物拉曼光谱参数与镜质体反射率的相互关系, 估算研究区有机质成熟度的Ro值主要分布为3.03%~4.23%, 与实测Ro值吻合, 表明有机质演化处于过成熟阶段, 泥质岩石具有生烃的能力, 部分层位可能具有形成油气资源的潜力。  相似文献   
957.
整装勘查信息系统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服务整装勘查业务管理与研究、支撑整装勘查区进展与成果展示为目标,基于GIS开发了以地质、矿产地、工作程度、矿业权、物探、化探、遥感、潜力评价成果等空间数据为基础的整装勘查信息系统。以大湖塘钨(铜)多金属矿整装勘查区为例,对系统的功能进行了应用与验证。案例应用结果表明: 系统界面友好,功能齐全明了,易学习易操作,可将各类数据组合叠加浏览,提供"一张图"的数据空间展示,用户可通过在全国地图上直观地浏览各整装勘查区矿产勘查进展,建立矿产勘查进展空间分布格局,还可以借助系统完成统计分析、专题图件制作等,极大提高了整装勘查业务管理和研究的效率。  相似文献   
958.
通过紫外分光光度计测定了海洋微生物需钠弧菌 Vibrio natriegens 的生长曲线,通过扫描电镜和原子力显微镜观测了该细菌在船舶用结构钢(DH32)钢样表面成膜过程及试样腐蚀形貌,探讨了生物膜的形成过程及其对材料表面腐蚀的影响。结果表明,生物膜的形成过程与微生物生命活动关系密切。根据对比暴露在菌液和无菌培养基中的试样表面形貌,发现细菌的附着及成膜过程的不均匀性,改变了DH32钢样表面的物理和化学状态。细菌附着区与周围形成的氧浓差电池,以及细菌新陈代谢主要产物对金属离子的络合,共同促进了试样局部腐蚀加速。  相似文献   
959.
周娜  雷加强  王永东  尤源 《中国沙漠》2015,35(6):1683-1692
利用1973-2010年12个站点的年平均气温、降水量、风向、风速数据,对38 a来毛里塔尼亚气候变化和风况特征作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毛里塔尼亚沿海区域38 a来呈变暖趋势,北部荒漠区域和南部热带草原区域则呈现冷暖交替变化的趋势。20世纪60年代降雨量最多,70年代和80年代降雨量偏少,总体上降雨量略有减少。除沿海区域外,南部热带草原区域和北部荒漠区域少雨期和降温期相对应,多雨期与升温期相对应,降雨滞后于温度。1973-2010年月平均风速均呈现下降趋势,南部热带草原区域下降趋势较为明显,北部荒漠区域下降趋势不明显。月平均风速为春季、夏季较大,冬季次之,秋季最小。季节风热条件存在明显差异,北部风热同步,南部先同步后异步,沿海则完全不同步。各站点的年风向频率,沿海区域以北风为主,而北部荒漠区域及南部热带草原区域风向则介于东、北向之间。  相似文献   
960.
The fact that ecosystem services have values that can be quantified has been widely accepted in recent years. Part of the economic values of ecosystem services have been realized partly by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of fiscal transfer payments at different levels, trade and consumption of leisure tourism and ecological products, and carbon sequestration forest funds sponsored by non-governmental capital. However, it remains difficult to realize the economic value of ecosystem services as industrial products and support the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nature, economy and society. To reveal the role of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consumption of biological products, leisure tourism and ecosystem services trading in realizing the economic values of ecosystem services, we analyzed the composition, transfer and consumption pattern of ecosystem services. In order to provide theoretical and technological support for inter-regional ecological compensation, ecosystem service industry development and ecosystem services trade, the concept of ecosystem services credit and key problems with ecosystem services trading a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