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1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210篇
测绘学   164篇
大气科学   117篇
地球物理   165篇
地质学   412篇
海洋学   75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84篇
自然地理   91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52篇
  2020年   61篇
  2019年   61篇
  2018年   72篇
  2017年   56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63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60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50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1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7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261.
用原子吸收仪进行钛的紫外分光光度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重九 《岩矿测试》2001,20(3):234-236
在原子吸收仪上添置了一个自制的简易比色皿托架,成功地利用原子吸收仪进行TiO2与二安替比林甲烷显色的分光光度测定。  相似文献   
262.
从岩石应力-应变的本构关系出发,以能够反映岩石应变变化的地应变观测数据作为"响应量",通过库伦应力触发模型的加卸载响应比计算方法,计算2017年8月8日九寨沟M_S7.0地震前震中及周边500km范围内应变观测的加卸载响应比结果。结果显示,基于应变观测的加卸载响应比方法能够较好地从潮汐频段提取地震前LURR异常,九寨沟地震前,300km范围内的多个应变观测台站出现LURR异常,其中相距96km的两水台EW分量Y值最大达到3.27;LURR空间演化特征显示,在震前约9个月内震中及周边地区陆续出现异常"集中—增强—减弱"过程,证明该地区在长期应力累积的背景下,应力的不断累积增强导致震中及附近区域的岩石出现不断损伤或弱化,最终位于树正断裂上的应变能积累超过了介质强度而引发了此次地震。  相似文献   
263.
断层的分段生长和连接控制着断层圈闭的形成,为了研究断层形成过程对圈闭形成的控制作用,应用位移/离距法和位移梯度比法判别断层相互作用阶段,落实断层圈闭的空间匹配有效性。针对空间匹配的断层圈闭,应用最大断距相减法开展断层圈闭形成时期的研究,在成藏关键时期前形成的断层圈闭是油气有利聚集的部位。本文以歧口凹陷歧南斜坡的南大港同向断层与扣村反向断层为例,开展断层圈闭时空配置有效性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油气多分布在同时具备空间和时间匹配有效的断层圈闭内,仅具备空间或时间匹配有效性的断层圈闭中未见油气聚集。因此,通过对未钻探断层圈闭开展时空匹配有效性评价,能够有效地降低勘探开发的风险。  相似文献   
264.
ABSTRACT

In this work, we have studied the largest earthquake magnitudes on the Ecuadorian coast by using the principles of Extreme Value Analysis based on its two approaches: Block Maxima and Peaks-over-Threshold. First, before modelling the recorded earthquakes, the K-means clustering technique was applied to determine a classification according to the level of magnitude of the earthquakes. Then, models based on the Extreme Value theory of earthquake magnitudes were developed for each of the four clusters that were found, and finally, the best-fitted models were those known as Fréchet and Gumbel ones. The zone with the greatest earthquake magnitudes on the Ecuadorian coast is located between the north of the province of Manabí and the south of the province of Esmeraldas, with a return period of 50 years for an earthquake with magnitude greater than 7.7 MW.  相似文献   
265.
孙冲  刘福生 《地下水》2005,27(4):236-237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由此导致的缺水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对广饶水资源现状以及缺水趋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解决缺水问题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266.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全过程pushover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往采用杆系模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pushover分析时,杆端塑性铰所采用的力一变形关系模型中特征参数的计算是基于杆件的原始尺寸,且对变形的极限值(如极限曲率)没有加以限制,这种本构模型并不能完整地体现构件的受力全过程。本文首先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钢筋混凝土压弯构件保护层混凝土剥落后强度的变化以及箍筋约束作用对其强度和延性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以一个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进行了全过程pushover分析。算例分析结果表明,这种分析方法能够更合理地反映结构从加载到破坏的整个受力过程。  相似文献   
267.
呼伦湖水面蒸发及水量平衡估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李翀  马巍  叶柏生  廖文根 《水文》2006,26(5):41-44
为重建水文资料缺乏的呼伦湖流域的水文序列,本研究基于长期的气象观测记录,采用彭曼公式估计了湖泊的水面蒸发,并建立一个两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模拟湖周的入流,通过水量平衡计算,模拟了湖泊月水量、水位变化,重建了42年(1961-2002)的呼伦湖区水文序列。模拟的水位变化趋势与实际比较接近,误差较小,模拟精度较好。所重建的42年呼伦湖水文序列,可为该区域的水资源评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68.
GPS -InSAR合成方法用于地面沉降监测的可行性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GPS技术在地面沉降领域的应用已日臻成熟并完善;InSAR技术在地面沉降领域的应用已经开始但还未成熟,目前是研究热点。GPS—InSAR合成方法是将GPS高时间分辨率和InSAR高空间分辨率进行有效的统一,使两种技术达到互补,从而发挥各自的优势。本文指出了GPS—InSAR合成方法用于地面沉降监测的可行性,并对两种实施方案进行了探讨。最后对西安地区开展GPS—InSAR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69.
西太平洋热带海域水汽和云中液态水含量的统计特征   总被引:2,自引:4,他引:2  
魏重  忻妙新  林海 《大气科学》1989,13(2):199-203
利用船载双通道(1.35cm和8.6mm)微波辐射计两次(1985年12月—1986年1月,1986年10月—12月)对西太平洋热带海域的大气可降水和云中液态水含量进行了实地考察,本文根据考察结果,首次分析并给出了该海域大气可降水和云的各种统计特征。  相似文献   
270.
Leaching effects on the strength of a natural clay substrate can lead to loss of integrity of pond containment situation — especially if the clay material constitutes the liner system for the containment pond. In this study, the integrity of the clay in the face of five different types of leachates is studied via the creep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lay. The resultant effects are evaluated in terms of (a) soil fabric/structure reinforcement or degradation, and/or (b) changes in the relationships established between soil particles and chemical pore fluid. The integrity of the clay is seen to be severely conditioned by (a) factors producing the initial soil structural state, (b) the chemistry of the leachate, (c) local boundary conditions, and (d) ti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