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51篇
  免费   1230篇
  国内免费   1551篇
测绘学   270篇
大气科学   1376篇
地球物理   1715篇
地质学   3079篇
海洋学   964篇
天文学   215篇
综合类   831篇
自然地理   78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79篇
  2022年   292篇
  2021年   322篇
  2020年   305篇
  2019年   279篇
  2018年   343篇
  2017年   334篇
  2016年   403篇
  2015年   291篇
  2014年   371篇
  2013年   357篇
  2012年   335篇
  2011年   356篇
  2010年   393篇
  2009年   358篇
  2008年   299篇
  2007年   307篇
  2006年   264篇
  2005年   202篇
  2004年   186篇
  2003年   204篇
  2002年   192篇
  2001年   182篇
  2000年   203篇
  1999年   311篇
  1998年   290篇
  1997年   274篇
  1996年   229篇
  1995年   239篇
  1994年   210篇
  1993年   170篇
  1992年   150篇
  1991年   92篇
  1990年   91篇
  1989年   68篇
  1988年   50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0篇
  1985年   22篇
  1984年   25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17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2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5年   2篇
  195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2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91.
992.
从备份自动站数据文件的实际需要出发,通过实例由浅及深地介绍了用DOS批处理文件多目的地、多方式备份自动站数据的方法,包括本机备份、备份到局域网、备份到网络服务器以及自动备份等。  相似文献   
993.
李永振  李薇  孙海燕  刘岩  崔莲 《气象科学》2008,28(1):105-108
本文对2005年6月10日受东北冷涡影响所发生的吉林省南部大范围降雹雷暴天气,利用CINRAD/CC若干产品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在飑线上,雷暴单体在南部新生、中部成熟、在北部消散,整个生命期长达5 h;在飑线的成熟期中低层至中上层可观测到中气旋(M),并伴随着大范围雷雨大风和降雹天气.  相似文献   
994.
城市建筑动力学效应对对流边界层影响的敏感性试验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本文将大涡模拟应用于城市对流边界层(CBL)湍流结构和流场特征的研究,在大涡模式中,拖曳系数取与建筑物高度及建筑物高度标准差有关的表达式以考虑次网格建筑物对风速和湍流动能(TKE)的面积平均影响.模拟结果表明,由于城市建筑物对气流的拖曳作用,使建筑物冠层及整个CBL内风速大幅度减小,城市冠层内部风速减小尤为明显,在夹卷层内,风速有一明显的跃变.在边界层中部对流运动已经发展成为较强的热泡,城市建筑物的动力学效应使热泡的水平尺度增大,CBL内平均上升气流速度和下沉气流速度减小,同时使CBL中上升气流所占比例比平坦地面增大.城市建筑物使CBL低层热通量、动量通量、速度方差和位温方差明显增大,但对近地层高度以上的湍流量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995.
1880-2006年中国夏季雨带类型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1880-2006年中国东部地区夏季降水量及1951-2006年中国160个站夏季降水量和北半球大气环流资料,在夏季降水分型的基础上,研究了夏季雨型的年代际变化规律,分析了夏季各类雨型所对应的北半球500 hPa环流场的主要特征。结果表明:东部季风区和西部区存在着20~40 a左右的年代际振荡趋势,东北区则表现为明显的15 a左右的年代际变化特点;东部季风区四类雨型东亚大气环流差异显著,西部区二类雨型和东北区二类雨型欧亚大气环流的配置基本都相反。  相似文献   
996.
 利用NCAR的新一代GCM CAM3.0模式耦合一个气溶胶同化系统,研究了中国区域黑碳气溶胶的直接气候效应。结果显示,中国区域黑碳气溶胶引起全球平均辐射强迫为0.13 W/m2,导致除了青藏高原和广西以外的中国大部分地区降温,其中东北、四川和内蒙古中北部降温最显著。由此造成海陆温差缩小,气压差降低,从而总体上使东亚夏季风减弱。但与硫酸盐气溶胶的影响相比,黑碳气溶胶使季风减弱的程度较小,长江中下游地区的降水有所增加。黑碳气溶胶加强了中国东南部地区的对流活动,这与硫酸盐气溶胶的作用相反。同时,探讨了中国区域硫酸盐和黑碳气溶胶的综合直接气候效应。结果表明,硫酸盐和黑碳气溶胶的综合作用与仅有硫酸盐气溶胶的情形十分相似,降水变化的区域也和硫酸盐的保持一致。  相似文献   
997.
Mcteorological data at 17 weather stations in the Tianshan Mountains from 1959 to 2003 were analyzed to explore the variations in temperature and snow cover.The abrupt change test for snow depth was performed using Mann-Kendall statistic.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maximum snow depth was calculated by employing GIDS interpolation and DEM data.The results show that mean temperature in winter had a rising trend at a rate of 0.44℃/10a.The minimum temperature in winter increased more evidently at a rate of 0.79℃/10a.The maximum snow depth has obviously deepened at a rate of 1.15 cm/10 a in the past 45 years,and it was about 16% higher than the average during 1991-2003.The Mann-Kendall statistic test of snow depth indicates that the abrupt change occurred in 1976.The maximum increment for snow cover depth occurred in Zhaoshu(Kunes)(39.3%)and Nilka(39.7%)in the west Tiansban Mountains.In contrast,the snow cover depth reduced by 17% in Barkol in the east Tianshan Mountains.There was a primary change periodicity of about 2.8 years in snow cover.In addition,snow cover days with a depth more than 10 cm increased distinctly,however,there was no obvious advance or delay in snow beginning and ending dates.  相似文献   
998.
2007年深圳市雷电灾害气候特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9,他引:1  
通过对2007年深圳市雷电气候特征、雷电密度分布、重要雷电天气过程分析和雷电灾害情况分析,探讨雷电发生的天气背景以及致灾的成因,为雷电预测预警技术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9.
海南岛台风灾害危险性评价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应用G IS技术,以县市行政区为单位,选用多年平均台风灾害过程中的综合灾度、风速和降水因子,利用台风灾害危险性指数法对海南岛台风灾害危险性进行评估。结果表明:危险性最大值分布在海南岛的沿海市县。台风灾害危险性评估可为海南岛的可持续发展和防灾减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00.
Seasonal location and intensity changes in the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WPSH) are important factors dominating the synoptic weather and the distribution and magnitude of precipitation in the rain belt over East Asia. Therefore, this article delves into the forecast of the western Pacific subtropical high index during typhoon activity by adopting a hybrid deep learning model. Firstly, the predictors, which are the inputs of the model, are analysed based on three characteristics: the firs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