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1篇 |
免费 | 13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10篇 |
大气科学 | 4篇 |
地球物理 | 28篇 |
地质学 | 12篇 |
海洋学 | 6篇 |
综合类 | 11篇 |
自然地理 | 1篇 |
出版年
2022年 | 2篇 |
2021年 | 3篇 |
2020年 | 3篇 |
2019年 | 3篇 |
2018年 | 2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1篇 |
2013年 | 2篇 |
2012年 | 1篇 |
2011年 | 3篇 |
2010年 | 3篇 |
2009年 | 3篇 |
2008年 | 2篇 |
2007年 | 6篇 |
2006年 | 3篇 |
2005年 | 3篇 |
2004年 | 2篇 |
2003年 | 1篇 |
2002年 | 3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3篇 |
1998年 | 3篇 |
1997年 | 1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3篇 |
1993年 | 3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南海及邻域现代构造应力场的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南海及邻域的现代构造应力问题视为弹性板的平面应力问题,用有限元法对现代构造应力场进行计算。以海沟俯冲带为主要边界,全区离散成1130个单元和612个节点。根据各单元的地壳厚度、P波速度、密度以及泊松比将区内地壳分成5种类型。考虑了4种外力作用方式,这些外力分别反映了印澳板块和菲律宾海板块对研究区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将计算得出的最大主压应力方向与震源机制解的P轴方向进行比较,选择一种和后者符合最好的边界条件和计算结果作为可取模式,并分析了南海及邻域现代构造应力场的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32.
用非连续变形分析方法(DDA+FEM), 数值模拟了华北地区各地块相互制约构造环境中发生的1975年海城地震及1999年岫岩地震的过程. 通过对岫岩前震及近期余震分布图象的研究, 以及前人对海城地震的研究, 提出了海城、 岫岩地震发震构造块体模型. 数值模拟结果给出了两次地震释放的主应力变化、 最大剪应力变化等值线图, 地震前后位移变化矢量图, 及发震断层滑移随时间的变化, 分别与相应地震的震源机制、 宏观等震线、 发震断层的走滑性质等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3.
34.
The generalized screen propagator (GSP) is a fast and accurate method for computing wave propagation in laterally varying velocity media. The method solves the acoustic one-way wave equation by shuffling FFTs between frequency-space and frequency-wavenumber domain. The velocity model is decomposed into a vertically varying reference velocity and a laterally varying perturbation. Downward continuation of the wavefield is performed with a phase shift in a background medium followed by a correction that accommodates the lateral velocity variations. All frequencies of interest are migrated and summed to produce an image at each depth level. The screen propagators are applicable to both poststack and prestack depth migrations. We illustrate the method with the SEG-EAGE salt model and Marmousi data set. The imag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seudo-screen propagator is a big improvement over the phase-screen propagator for steeply dipping events in strong-contrast heterogeneous media. 相似文献
35.
海洋初级生产力在海洋环境要素的驱动下,在不同海域呈现出不同的时空变化特征,这种时空演变特征在不同的ENSO事件类型下差异更为显著。本文基于1998年1月至2017年12月全球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卫星遥感数据集,通过改进海洋时空双约束聚类挖掘方法,挖掘了近20年海洋初级生产力的时空聚簇模式,并从时空分布和空间移动2个方面对比分析了海洋初级生产力时空演变簇与ENSO(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事件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① 在EP(Eastern-Pacific)型El Niño事件期间,海洋初级生产力异常低值时空簇主要分布在赤道太平洋东部或中东部海域,异常高值时空簇主要分布在西太平洋和南太平洋中部海域;在CP(Central-Pacific)型El Niño事件期间,异常低值时空簇分布在太平洋中部,而异常高值时空簇分布在南太平洋与西太平洋海域;② 在EP型La Niña事件期间,赤道太平洋中部及东部、赤道大西洋与印度洋海域出现异常高值时空簇,南太平洋中东部海域出现异常低值时空簇;在CP型La Niña事件期间,赤道太平洋中部出现异常高值时空簇;南太平洋中西部海域出现异常低值时空簇;③ 发生在赤道太平洋的海洋初级生产力时空演变簇,在EP型ENSO事件期间具有东移特征,而在CP型ENSO事件期间,时空演变簇在赤道太平洋中部海域产生并消亡;④ ENSO事件中海洋初级生产力时空演变簇面积与MEI具有较强相关性。 相似文献
36.
基于ABAQUS的粘弹性边界单元及在重力坝抗震分析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虑了2种不同的地震输入模型,即无质量地基模型和考虑辐射阻尼的粘弹性边界模型。以大型非线性有限元程序ABAQUS为平台,采用FORTRAN语言开发了用户单元子程序VSB_UEL.for,将粘弹性边界有效地嵌入到ABAQUS中。在尽量避免求解自由场的前提下,将离散的地震荷载转化为等效结点荷载,编写的计算程序可以方便地将等效荷载施加到人工边界结点上,并通过数值算例验证了粘弹性边界单元及波动输入程序的正确性,其求解效率和计算精度均令人满意,最后将该程序应用到在建的某水电站厂房坝段的抗震分析中。结果表明,与传统的固定边界无质量地基相比,考虑了粘弹性人工边界后,坝体的动力响应峰值减小了20%~40%;在进行结构动力响应分析时,考虑无限域地基的辐射阻尼影响是很有必要的。文中的用户子程序及波动输入程序很容易扩展至三维,为同类工程的抗震分析提供了简洁、合理的计算模式。 相似文献
37.
高分辨率浅层地震勘探技术能够较准确地探测活动断层的位置、性质,并初步研究断裂的活动性。作者在夏垫断裂上采用不同激发震源、不同道间距、不同观测系统参数的探测方法,获得了多条高质量叠加时间剖面图,图中清晰地显示了从几米到几百米深度范围内的地层结构和构造特征。通过对这些叠加时间剖面的分析,获得了不同激发震源、不同道间距、不同观测系统参数时间剖面的分辨率。给出了对于不同的探测目标层埋深和精度要求所适用的探测方法和工作参数,为提高断层探测的分辨率和活动断层最新活动时代的确定精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38.
39.
光纤陀螺寻北仪利用光纤陀螺测量地球自转角速率的水平分量来获得被测点的北向信息,利用加速度计测量固定陀螺的基座的倾斜角度,经过解算得到载体的参考轴与真北方向的夹角。转位控制方案设计是寻北仪系统设计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转位机构的转位精度必须满足陀螺寻北的精度要求。文中详细介绍了光纤陀螺寻北仪的组成、转位控制方案设计及其实现途径。实验证实采用光电编码器作为直流电机位置控制的反馈元件的转位机构达到了系统寻北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40.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of fault activities are the fundamentals of earthquake prediction and prevention and disaster reduction.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 loc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activities of the Zhengzhou-Laoyachen fault, shallow seismic prospecting with different exploration depth across the Laoyachen fault was carried out in the northern suburbs of Zhengzhou city in 2006. The images of the subterranean structure and tectonics at depths of 30m~6000m have been available by applying the combined methods of explosive seismic sources and vibrator seismic sources, as well as the combination of diverse observation systems with different parameters. The outcome indicates that the Laoyachen fault is a normal fault running NW and dipping NE, which offsets stratums ahead of Neogene (N). However, no fault displacements are found in the interior stratums of Q+N.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