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909篇
  免费   1184篇
  国内免费   1455篇
测绘学   588篇
大气科学   990篇
地球物理   1424篇
地质学   3127篇
海洋学   715篇
天文学   322篇
综合类   546篇
自然地理   836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102篇
  2022年   317篇
  2021年   379篇
  2020年   298篇
  2019年   373篇
  2018年   353篇
  2017年   369篇
  2016年   350篇
  2015年   344篇
  2014年   317篇
  2013年   372篇
  2012年   327篇
  2011年   374篇
  2010年   338篇
  2009年   343篇
  2008年   377篇
  2007年   338篇
  2006年   218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211篇
  2003年   192篇
  2002年   222篇
  2001年   238篇
  2000年   185篇
  1999年   210篇
  1998年   159篇
  1997年   170篇
  1996年   125篇
  1995年   114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77篇
  1992年   84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48篇
  1989年   42篇
  1988年   40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6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7篇
  1976年   5篇
  1958年   9篇
  1957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51.
图像分类中基于核映射的光谱匹配度量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夏列钢  王卫红  胡晓东  骆剑承 《测绘学报》2012,41(4):591-596,604
针对多光谱遥感数据特点利用SSV匹配技术改进高斯核函数得到新的KSSV函数,然后在由KSSV核函数映射得到的高维空间中利用SAM匹配技术代替基于欧氏距离的相似性度量。如此可以充分挖掘多光谱影像中的波谱特征信息并有效利用,提高模式识别方法应用的有效性。将此方法分别应用于非监督分类(k均值)与监督分类(最小距离、SVM)的试验表明,改进度量的分类方法可显著提高地类间的可区分度并有效降低类内的不一致性,更有效针对多光谱遥感影像中的地物类型,获得较好的精度改进。  相似文献   
952.
利用经验模态分解和主成分分析的SAR图像相干斑抑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文波  赵攀  张晓东 《测绘学报》2012,41(6):838-843
对SAR图像应用对数加性噪声模型,将经验模态分解(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EMD)与主成分分析(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PCA)相结合,提出了一种基于PCA的EMD相干斑抑制算法。根据对数SAR图像中相干斑噪声的统计特性和高斯白噪声经EMD分解后的能量分布模型,近似估算SAR图像经EMD分解后各层内蕴模态函数中所含噪声的能量;将内蕴模态函数利用PCA进行分解,根据PCA对含噪信号的分解特性和内蕴模态函数中噪声能量所占的比例,选择合适的成分分量重构内蕴模态函数,以进一步去除噪声保留有用的细节信息。仿真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在有效抑制相干斑噪声的同时可以较好地保持边缘纹理细节的清晰。  相似文献   
953.
The high‐pressure minerals of reidite and coesite have been identified in the moderately shock‐metamorphosed gneiss (shock stage II, 35–45 GPa) and the strongly shock‐metamorphosed gneiss (shock stage III, 45–55 GPa), respectively, from the polymict breccias of the Xiuyan crater, a simple impact structure 1.8 km in diameter in China. Reidite in the shock stage II gneiss displays lamellar textures developed in parental grains of zircon. The phase transformation of zircon to reidite likely corresponds to a martensitic mechanism. No coesite is found in the reidite‐bearing gneiss. The shock stage III gneiss contains abundant coesite, but no reidite is identified in the rock. Coesite occurs as acicular, dendritic, and spherulitic crystals characteristic of crystallization from shock‐produced silica melt. Zircon in the rock is mostly recrystallized. The postshock temperature in the shock stage III gneiss is too high for the preservation of reidite, whereas reidite survives in the shock stage II gneiss because of relatively low postshock temperature. Reidite does not occur together with coesite because of difference in shock‐induced temperature between the shock stage II gneiss and the shock stage III gneiss.  相似文献   
954.
张晓东 《干旱气象》2009,27(2):135-141
在分析环流背景、影响系统及诸层物理量场特征基础上,结合MICAPS资料和NCEP 1°×1°的6 h再分析资料,对2007年3月初唐山暴雪天气过程进行了诊断分析.结果表明,加深的高空槽、700 hPa低涡及东北平原回流的强冷空气是这次暴雪的主要影响系统,降雪期间的高空辐散低层辐合、正涡度的增强、较强的上升运动以及冷空气强迫抬升是暴雪发生的动力机制,低层持续的偏东风是主要水汽输送通道,700 hPa的Q矢量辐合区与降雪落区有较好对应关系.  相似文献   
955.
开平市近50年雷暴的气候统计特征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利用开平站1959-2008年雷暴资料,通过数理统计、小波分析方法,得出开平市雷暴天气的气候变化特征:开平市属于雷暴多发区,50年平均雷暴日72.9d;雷暴日年际变化大,总体呈下降趋势,气候倾向率为-0.8048d/年;各月均有可能发生雷暴,主要集中在4-9月;日间任何时次均有可能发生雷暴,13:00-17:00为高峰期;初、终雷平均日期为3月4日和10月13日,80%保证率下初雷出现在2月11日-3月27日,终雷出现在9月24日-10月29日;年际变化存在9-13年左右的长周期振荡。  相似文献   
956.
长江下游百年一遇的极值风速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2000-2006年长江下游沿江8个风速、风向观测点与邻近气象站同步对比观测资料和1971—2006年长江下游40个气象站风资料, 依据具99%置信水平的数理重构方案和极值Ⅰ型计算方法, 详细给出长江下游百年一遇风速分布状况。结果表明:长江下游沿江地区百年一遇极值风速为25~38 m/s, 较一般方法上限高3 m/s, 下限低2 m/s; 长江南京—镇江段和南通—崇明段, 是长江下游沿江地区的两个大风区, 百年一遇极值风速不低于29 m/s, 其在入海口附近可达34 m/s以上; 在长江常州—江阴段, 江南、江北对称分布两个风速相对低值区, 百年一遇极值风速为23~24 m/s。该结果充分考虑气象站风速资料和局地风速状况, 是沿江相关工程气象应用的重要补充。  相似文献   
957.
为了缩短雷达的探测周期, 相控阵天气雷达必须采用宽波束发射, 多波束接收。该文在天线口径为均匀分布和非均匀分布情况下讨论了相位扫描天线的方向图, 对波束特性进行分析, 提出采用非均匀划分子空间方法可对相位扫描天线带来的波束展宽效应和增益减小进行补偿, 并模拟设计了一个相控阵天气雷达天线方案, 给出宽波束和多个窄波束方向图及波束参数。结果表明:海明加权方法可使副瓣电平降低到-25 dB, 能基本满足天气探测需求; 采用非均匀划分子空间能够对波束宽度和天线增益进行补偿; 文中所设计的天线方案不仅能够缩短雷达的探测周期, 还能充分利用雷达的照射能量。  相似文献   
958.
自动站的所有正点观测要素是在正点后00分进行数据采样,00-01分完成自动观测项目观测,而人工站正点观测时间为正点前1~15 min,因此,二者存在"时间差".当天气变化剧烈时,自动站和人工站气象要素观测值常存在误差.针对具体事例,分析了某地由于观测"时间差"造成的温度差异,同时指出各种要素均可能存在此种差异.不同地区气候背景不同,由观测"时间差"造成的差异亦不同.  相似文献   
959.
气象要素对草面温度的影响分析及其质量控制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天气学原理,分析天气现象变化(辐射、云、降水、风)与草温变化的密切关系,找出草面温度的各种不同天气变化规律,对草面温度观测资料进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960.
针对台站E601B型蒸发器观测后加水与汲水的问题,通过分析,找出主要原因是蒸发器蒸发桶内标准水面高度的位置确立,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