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5099篇 |
免费 | 957篇 |
国内免费 | 121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07篇 |
大气科学 | 773篇 |
地球物理 | 1144篇 |
地质学 | 2876篇 |
海洋学 | 615篇 |
天文学 | 317篇 |
综合类 | 420篇 |
自然地理 | 719篇 |
出版年
2024年 | 35篇 |
2023年 | 106篇 |
2022年 | 247篇 |
2021年 | 296篇 |
2020年 | 256篇 |
2019年 | 303篇 |
2018年 | 296篇 |
2017年 | 303篇 |
2016年 | 285篇 |
2015年 | 276篇 |
2014年 | 290篇 |
2013年 | 306篇 |
2012年 | 268篇 |
2011年 | 299篇 |
2010年 | 295篇 |
2009年 | 283篇 |
2008年 | 312篇 |
2007年 | 288篇 |
2006年 | 184篇 |
2005年 | 208篇 |
2004年 | 189篇 |
2003年 | 171篇 |
2002年 | 193篇 |
2001年 | 218篇 |
2000年 | 165篇 |
1999年 | 178篇 |
1998年 | 136篇 |
1997年 | 153篇 |
1996年 | 111篇 |
1995年 | 104篇 |
1994年 | 74篇 |
1993年 | 77篇 |
1992年 | 80篇 |
1991年 | 38篇 |
1990年 | 43篇 |
1989年 | 37篇 |
1988年 | 39篇 |
1987年 | 15篇 |
1986年 | 19篇 |
1985年 | 14篇 |
1984年 | 13篇 |
1983年 | 5篇 |
1982年 | 7篇 |
1981年 | 7篇 |
1980年 | 6篇 |
1979年 | 4篇 |
1978年 | 8篇 |
1977年 | 7篇 |
1976年 | 5篇 |
1958年 | 9篇 |
排序方式: 共有72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2.
贵州西南部峨眉山玄武岩分布区位于滇黔桂"金三角"北段,区内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前景较好.贵州省地矿局一0五地质大队根据黔西南地区金矿找矿建立的成矿模式,理论指导找矿,近年来成功新发现了赋存于峨眉山玄武岩中的架底大型金矿床和大麦地中型金矿床,在贵州西南部峨眉山玄武岩分布区乃至全国玄武岩分布区实现了原生金矿的重大找矿突破,架底、大麦地两个金矿床地质特征基本一致.通过详实的岩相学研究,并结合扫描电镜(SEM)、电子探针(EPMA)、激光剥蚀-等离子体质谱(LA-ICP-MS)和金物相分析研究,认为金主要以"不可见金"形式赋存于含砷黄铁矿和毒砂中.架底金矿床赋存于峨眉山玄武岩组中的金矿体(Ⅱ矿体)中的金主要以包裹金形式存在于硫化物中,其平均占有率达73.8%,其次为硅酸盐矿物中的金和游离金,其平均占有率分别为15.4%、8.8%;而赋存于构造蚀变体(SBT)中的金矿体(Ⅰ矿体)中的金主要以游离金形式存在,其平均占有率达90.6%,其次以包裹金形式存在于硫化物、硅酸盐矿物和碳酸盐矿物中,可能与样品受后期风化-氧化作用有关.大麦地金矿床赋存于峨眉山玄武岩组中的金矿体(Ⅱ矿体)中的金与赋存于构造蚀变体(SBT)中的金矿体(Ⅰ矿体)中的金的存在形式基本一致,主要以包裹金形式存在于硅酸盐矿物和硫化物中,其平均占有率分别为41.2%、35.6%,其次为游离金,其平均占有率为16.4%. 相似文献
133.
134.
室内导航网络是实现室内路径规划和导航的基础。针对现有室内导航网络存在拓扑连通结构不合理、生成路径几何形态不自然等问题,本文依据人类长期以来形成的“抄近路”习性及“避碰”安全需求,提出了一种符合人行走习惯的室内导航网络及其自动生成算法。该导航网络将室内可通行空间划分为普通房间和走廊,普通房间内网络映射为房间结点与门结点的直线连接;形状复杂的走廊空间则依据空间尺度和凹凸性被细分为狭窄走廊空间和开阔走廊空间,狭窄走廊空间以中轴线作为路线,开阔走廊空间则将门结点和通道口结点连接形成完全图;最后将房门结点连接到走廊路线,形成完整室内导航网络。试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及其生成算法能够依据室内空间尺度对复杂通行空间进行合理分区,生成与空间特征一致的导航网络结构,使得规划生成的最短路径形态更符合人们的行走习惯。 相似文献
135.
莺歌海盆地异常裂后沉降的动力学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理解莺歌海盆地形成与演化的动力过程, 用回剥法和应变速率反演方法对该区的钻井和地层剖面资料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莺歌海盆地观测得到的裂后沉降和模拟预测的理论裂后沉降结果存在较大差异, 其中在西北部为300~500 m, 中部和东南部为900~1200 m, 其异常裂后沉降明显呈现向东南和向海方向递大的趋势.地幔对流模型预测的结果表明, 20 Ma以来南海北部边缘的动力地貌沉降量为300 m, 因此, 莺歌海盆地裂后异常沉降在300 m左右的地区可以用动力地貌沉降机理来解释, 但是盆地中部和东南部的巨厚的异常沉降远大于动力地貌沉降量, 它是自晚中新世以来盆缘断层的右旋走滑作用、裂后热回沉和动力地貌沉降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6.
褐飞虱迁飞的雷达观测与轨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88年9月下半月,在江苏省江浦县用雷达直接观测了褐飞虱的长距离迁飞过程。观测发现,晚上有大量的褐飞虱飞过雷达观测点。迁飞的褐飞虱绝大多数在傍晚到黄昏时分起飞,然后随气流上升到400—1000m的高度。受大陆冷高压东侧东北气流的影响,多数情况下随风朝西南方向飞去。这在生态学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为那里可能是褐飞虱的越各地。 相似文献
137.
138.
It is necessary for China to establish a feasible method to verify whether an emergency evacuation plan (EEP) provides timely evacuation under the threat of flooding as a result of dam failure. Based on simulating the inundation area resulting from failure of the Huaxi Dam, this paper puts forward a quantitative approach to assess the effectiveness of an EEP by estimating the evacuation clearance times. Differences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are considered, and two transportation modes are selected. Total evacuation clearance times in rural and urban areas are 135 and 80?min, respectively. Results show that total evacuation clearance times are longer than the time it takes for the flood wave to reach some communities in the area. The paper also makes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decrease the total clearance time and thus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EEP for the Huaxi Dam. 相似文献
139.
松辽盆地北部中浅层含油饱和度和孔隙度的关系与油气侵位对成岩作用的抑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油气侵位对松辽盆地中浅层成岩作用和孔隙度衰减的抑制作用,本文系统的统计和分析了该盆地大量的孔隙度和含油饱和度岩芯分析数据。结果表明,所有探井储层的孔隙度与含油饱和度之间均呈正相关关系,储层含油饱和度越高,孔隙度越大,而且中部含油组合中萨尔图油层、葡萄花油层和高台子油层二者的相关性好于下部含油组合中扶余油层和杨大城子油层的相关性。由此可见,油气注入储层之后,可以有效地抑制储层的成岩作用,保护孔隙,而且油气注入越早,越有利于孔隙的保护。 相似文献
140.
通过对安徽蚌埠钓鱼台遗址2014~2015年度考古发掘采集土样的浮选分析,获取了该遗址龙山时代晚期及西周春秋时期丰富的炭化植物遗存,其中炭化植物种子主要包括水稻(Oryza sativa)、粟(Setaria italica)、黍(Panicum miliaceum)、小麦(Triticum aestivum)和大豆(Glycine max)5种农作物以及其他禾本科(Gramineae)、莎草科(Cyperaceae)、酸模属(Rumex)等植物种子,此外还发现了少量来自栎属(Quercus)、菱属(Trapa)和枣属(Ziziphus)等植物的硬果核壳。实验结果显示,该遗址龙山时代晚期农作物有水稻和粟两种,并可能开始种植大豆。量化统计结果表明,水稻是遗址最主要的农作物,粟的比重相对较低;西周至春秋时期的农作物除水稻和粟外,还发现了小麦、大豆和黍,从而形成新的"五谷俱全"的作物结构,其中水稻仍然是最主要的农作物,但小麦异军突起,其地位仅次于水稻,粟类作物和大豆处于从属地位。综合分析本地区同时期其他遗址的植物考古研究结果,可以发现该地区龙山时代晚期和西周春秋时期,淮河干流南北的农业结构有明显差异,淮河以北的黄淮平原上水稻与旱地作物在农业结构中的比例相近,而在淮河以南地区,水稻占据明显的优势。同时,不同纬度位置考古遗址的农作物结构变化也存在一定的规律性,表现为水稻的比重自纬度较高的皖北地区到纬度较低的淮河以南不断上升,而粟、黍和小麦这些作物的比重则逐渐下降,这一现象应与不同纬度地区水热条件不同直接相关。此外,从该地区目前发现的小麦遗存来看,龙山时代晚期,小麦已在鲁南山地以南的山前地带分布,至岳石文化时期,传播至黄淮平原北部,且最迟不晚于西周早中期,小麦的分布已跨过淮河干流,传播至江淮地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