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026篇
  免费   3220篇
  国内免费   4158篇
测绘学   1011篇
大气科学   3694篇
地球物理   5076篇
地质学   8528篇
海洋学   2489篇
天文学   770篇
综合类   1750篇
自然地理   2086篇
  2024年   73篇
  2023年   283篇
  2022年   750篇
  2021年   864篇
  2020年   690篇
  2019年   780篇
  2018年   889篇
  2017年   870篇
  2016年   979篇
  2015年   812篇
  2014年   971篇
  2013年   1078篇
  2012年   959篇
  2011年   997篇
  2010年   1063篇
  2009年   996篇
  2008年   832篇
  2007年   889篇
  2006年   654篇
  2005年   638篇
  2004年   464篇
  2003年   517篇
  2002年   494篇
  2001年   494篇
  2000年   615篇
  1999年   908篇
  1998年   756篇
  1997年   757篇
  1996年   724篇
  1995年   645篇
  1994年   567篇
  1993年   487篇
  1992年   407篇
  1991年   285篇
  1990年   222篇
  1989年   188篇
  1988年   182篇
  1987年   103篇
  1986年   106篇
  1985年   66篇
  1984年   56篇
  1983年   55篇
  1982年   55篇
  1981年   39篇
  1980年   40篇
  1979年   32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9篇
  1974年   9篇
  1958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691.
伊犁盆地南缘中新生代构造样式与铀成矿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奋雄 《地质与勘探》2016,52(3):480-488
伊犁盆地是我国最早发现砂岩型铀矿的地区,近十几年来一直保持砂岩型铀矿找矿的不断突破,盆地南缘自西向东查明了一系列砂岩型铀矿床,这些铀矿床的分布与盆地南缘构造关系密切。本文总结了伊犁盆地南缘构造样式类型,分析了不同构造样式下氧化流体补给、运移规律,并结合铀矿体的空间分布,指出构造样式差异是造成砂岩型铀矿体空间分布的关键因素;从氧化流体补给窗的开启、流体的汇聚和还原性气体聚集的控制等方面讨论了构造样式对铀矿体空间定位的机制,指出单斜稳定地层中纵弯背斜是控制铀空间分布的主要构造,要注意不同构造样式约束下成矿区域的稳定型和地下水补给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伊犁盆地南缘铀矿的找矿方向及主要矿物类型。  相似文献   
692.
陈伟军 《地质与勘探》2016,52(2):246-250
内蒙古老国营子金铜矿床是近年来利用地质与地球物理相互结合手段新发现的一个矿床。本次研究利用基于电磁原理的地球物理手段进行了找矿测试,结果表明:甚低频(VLF)地球物理扫面发现了近EW向和NW向的高阻带,分别对应了两条相应的矿化蚀变带。音频大地电磁法(EH4)测深影像显示矿化蚀变带表现为高阻异常带,与VLF的测量结果相一致。激电(IP)中梯测量显示矿化蚀变带具有高阻、高充电率和高金属因子异常特征。结合具体的地质特征,在老国营子金铜矿区综合运用这三种地球物理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  相似文献   
693.
陈英富 《地质与勘探》2016,52(2):357-362
四川盆地位于亚洲大陆中南部,是我国最大的外流盆地。油气资源评价结果(2008)表明,四川盆地海相地层待发现资源量约为50111.84×108m~3,资源勘探潜力巨大。本文从地层的划分、层序格架及层序岩相古地理特征等方面,对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油气成藏条件做了进一步研究。认为研究区烃源岩包括下志留统、中二叠统、上二叠统龙潭组和上三叠统须家河组等4套岩石,及局部发育的上二叠统大隆组。储集层粉为构造成因类和沉积成因类,构造成因主要包括裂缝性储层;沉积成因类储层主要是礁滩储层、内幕白云岩储层和风化壳岩溶储层。中二叠统气藏主要为自生自储的裂缝性气藏和台内滩相气藏;茅口组顶部和雷口坡组顶部发育风化壳型气藏;吴家坪组、长兴组及飞仙关组地层含礁滩型气藏;嘉陵江组和雷口坡组地层含内幕白云岩型气藏。  相似文献   
694.
大兴安岭地区是一个经历了古亚洲洋、蒙古-鄂霍茨克洋闭合和环太平洋构造体系叠加复合构造区,以其发育规模巨大、结构复杂的陆相火山岩带和花岗岩带以及有色、贵金属矿床备受国内外地质学家广泛关注和研究(Wu, et al.,2006;白令安,2013;Sun J G,2013;Xu,et al.,2013;苟军,2013)。目前,虽然该区在中生代陆相火山岩的成因、形成的构造背景已取得了较大进展;但是,由于大兴安岭地区火山作用复杂,自然地理、交通条件较差,尚有大面积空白区未开展过系统的1:50000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和科研工作;近期我们课题组在开展大兴安岭东坡花岗岩带北部1:50000小鄂尔贝尔汗(M51E012016)和小莫尔可(M51E011016)幅区域地质矿产调查过程中,将地质矿产调查与科研相结合,对侵入喷发在花岗岩岩体之间陆相火山岩进行了岩石地层厘定和岩相学、元素地球化学、年代学以及Hf同位素研究,以期为整体揭示大兴安岭火山岩的源区性质及其演化规律提供科学依据,并从成矿元素地球化学角度来约束成矿物质来源,并结合区域成矿作用探讨区域找矿意义。  相似文献   
695.
696.
697.
698.
699.
700.
A heavy rainfall event that occurred over the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f the Yangtze River Basin(YRB) during July11–13 2000 is explored in this study. The potential/stream function is used to analyze the upstream "strong signals" of the water vapor transport in the Tibetan Plateau(TP). The studied time period covers from 2000 LST 5 July to 2000 LST 15 July(temporal resolution: 6 hours). By analyz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the water vapor flux, vorticity and divergence prior to and during the heavy rainfall event, the upstream "strong signals" related to this heavy rainfall event are revealed. A strong correlation exists between the heavy rainfall event in the YRB and the convective clouds over the TP. The "convergence zone" of the water vapor transport is also identified, based on correlation analysis of the water vapor flux two days and one day prior to, and on the day of, the heavy rainfall. And this "convergence zone" coincides with the migration of the maximum rainfall over the YRB. This specific coupled structure actually plays a key role in generating heavy rainfall over the YRB. The eastward movement of the coupled system with a divergence/convergence center of the potential function at the upper/lower level resembles the spatiotemporal evolution of the heavy rainfall event over the YRB. These upstream "strong signals" are clearly traced in this study through analyzing the three-dimensional structure of the potential/stream function of upstream water vapor transpor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