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1篇
  免费   93篇
  国内免费   143篇
测绘学   40篇
大气科学   116篇
地球物理   98篇
地质学   248篇
海洋学   76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51篇
自然地理   8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5篇
  2018年   37篇
  2017年   45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1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3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0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65 毫秒
361.
蛇绿岩是保存在陆或弧上的大洋岩石圈残片,是洋中脊扩张或板块俯冲消减过程的产物。花岗质岩石可存在于蛇绿岩形成的不同阶段,是研究蛇绿岩形成演化和精确定年的重要岩石单元。油葫芦沟蛇绿岩是北祁连缝合带中具有代表性的蛇绿岩残片之一,对侵入到玄武岩中的花岗斑岩进行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花岗斑岩具有过铝和高钾特征,稀土和微量元素表现出明显的LREE富集,具有典型的仰冲型花岗岩特征。对花岗斑岩进行LA ICP MS锆石U Pb测年,20个测点数据的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4975±15) Ma,该年龄代表了花岗斑岩的形成年龄及蛇绿岩仰冲就位的时代。结合北祁连蛇绿岩带的地质概况、年龄数据和地球化学特征,认为油葫芦沟蛇绿岩在晚寒武世仰冲就位,为北祁连洋向北俯冲提供了重要的时间约束。  相似文献   
362.
利用环境扫描电镜(ESEM)获取不同浸水时间下合肥膨胀土的微观结构扫描图像,基于专业图像处理软件Image-Pro Plus(IPP)对膨胀土的ESEM图像进行处理和分析,研究了不同浸水时间下合肥膨胀土的表观孔隙比、分形维数和大小组成情况。研究表明,膨胀土的表观孔隙比随着浸水时间的增大逐渐增大,其增长速率逐渐减小。运用小岛法对土样的颗粒和孔隙的分形维数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膨胀土的颗粒和孔隙均具有明显的分形特征,分形维数在1.1~1.3之间。随着浸水时间的逐渐增大,颗粒的分形维数在减小,孔隙的分形维数在增大,二者呈现相反的变化趋势。对土样的颗粒和孔隙按照大(>5 μm)、中(2~5 μm)、小(1~2 μm)、微(<1 μm)4组进行分类,分析了不同浸水时间下各类颗粒和孔隙占比的演变趋势。  相似文献   
363.
紧密结合国家非常规能源勘探开发的重大战略,聚焦重庆涪陵页岩气勘查开发区环境地质调查工作,总结了研究区岩溶发育特征与分布规律,评价了涪陵页岩气开发区区域水资源量和地下水质量。在此基础上,收集分析国内外资料,梳理了页岩气勘查开发所引发的6类环境(地质)问题及勘查、钻井、压裂、开采、闭井等5个阶段需关注的地质环境问题或风险等,其中涪陵页岩气勘查开发区主要诱发水土污染、地质灾害和大气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 基本识别了2种地下水污染模式、3种污染类型及可能的地下水污染风险途径; 初步确定了涪陵页岩气勘查开发区污染指示性特征因子,并形成了页岩气勘查开发区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可指导页岩气勘查开发的环境地质调查。该研究为页岩气国家新型清洁能源的绿色开发和开发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364.
鄂尔多斯块体定边—大罗山段大地电磁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块体内部电性结构简单,成层性好,上地幔第一高导层顶面埋深基本在109km左右,相当平坦,块体内部不存在壳内高导层。而靠近大罗山处,上地幔第一高导层向上隆起,隆起最高处距地表92km,此处测点壳内有电性分层,但由于断裂带的切割使测点之间的壳内分层不易连接,形成不连续层。分析认为该处为深大断裂带,是鄂尔多斯块体的西部边界  相似文献   
365.
青藏高原山地系统动力学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毕思文 《山地学报》2001,19(4):289-298
青藏高原山地系统地壳巨厚,约为正常地壳厚度的两倍,由于第四纪以来高原的急剧隆升而成为全球构造研究的热点,根据山地系统岩石圈运动的主要因素-构造带和断裂带,本文将青藏高原山地系统的地壳演变化简化成一个平面问题和一个典型剖面问题的力学模型,应用变形体模拟构造带,采用摩擦模型模拟断裂带,并根据周边位移情况给出边界条件,应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和位移加载,变成了青藏高原山地系统岩石圈应力-位移场吻合较好,由此分析和推断了青藏高原山地系统演变的历史和现状。  相似文献   
366.
汕头-吕宋岛岩石圈速度结构剖面,划分出华南陆缘古生代陆壳、陆架区晚古生代-中生代陆壳、陆坡带中生代-早第三纪过渡壳、新生代南海海盆洋壳及吕宋岛中生代-新生代岛弧陆壳与东吕宋海槽洋壳等地壳构造组分,并确定了上述地壳构造之间的边界断裂构造及其性质。结合地震震源分布及机制,初步确定了华南陆架盆岭构造带北、南两侧地震构造的控震构造与发震构造性质及其震源力学特征;1)指出1994年9月16日台湾浅滩7.3级地震属于板缘壳幔地震及造成一千公里有感范围的原因;2)马尼拉海沟的海底地堑构造与南海海盆岩石圈地幔上隆是马尼拉海沟俯冲带震源显示正断层性质的原因,且为被动的或转换俯冲带;3)东吕宋海槽仍属于菲律宾海俯冲带性质;吕宋岛东西两侧俯冲带岩石圈板片震源深度的准三层分布,可能表明俯冲带岩石圈板片存在相应的低速滑移层。  相似文献   
367.
地质历史中海水的锶同位素组成是时间的函数,全球海平面变化是其最主要的控制因素,上扬子地区石炭-二叠纪海相碳酸盐的锶同位素演化曲线与海平面变化曲线有着很好的一致性。锶同位素演化曲线说明:1)早石炭世是一个海水逐渐加深的全球海平面上升时期,锶同位素最小值所显示的最大海泛面的年龄为 34 2Ma,位于杜内阶和韦宪阶的界线上 ;2 )晚石炭世是一个全球海平面下降时期 ;3)整个二叠纪都是全球海平面上升时期,晚二叠世的海平面上升不仅幅度大,而且海水在短时间内迅速加深 ;4)晚二叠世具有古生代海相碳酸盐的锶同位素最小值,显示晚二叠世末的全球淹没事件,最大海泛面的年龄为 2 5 0Ma,正好在二叠 /三叠纪界线附近 ;5 )二叠 /三叠纪之交的全球生物绝灭事件可能与二叠世末的全球淹没事件有关。  相似文献   
368.
宝山铅锌银矿床混合矿石中银矿物的赋存状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伍超群 《矿物学报》2001,21(3):537-538
本文通过电子探针分析、光学显微镜观察等,确定了矿石中银的矿物名称和化学组成,查明了银矿物的粒度大小及在矿石中的分布,指出方铅矿是银的主要载体矿物。  相似文献   
369.
借用GDA软件来模拟开挖周边的应力重分布,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拱形洞室的拱顶、拱肩、两侧及底角的应力分布与岩爆的关系。并提出如何依据dσ3/(σ1-σ3)大小与正负来分析和估计岩爆位置,因为应力差σ1-σ3可表征岩石的变形与静态破坏,而最小主应力增量dσ3的大不可表征抵抗这种变形与破坏的能力。结果是拱肩与底角会出现岩爆。分析结果得到了加拿大某矿山的岩爆发生位置实际资料所验证。最后,提出了如何利用预裂爆破方法使岩爆从拱肩迁移到洞室底角。  相似文献   
370.
An Upper Cretaceous black-gray-red bed sequence was deposited in the Tethys-Himalayan Sea where abundant foraminifera, especially planktons, were yielded. In the shallow shelf to the upper slope on the north margin of Indian plate was recorded an extinction-recovery-radiation cycle of foraminiferal fauna highly sensitive to paleoceanographical changes. The black unit, consisting of the Late Cenomanian-earliest Turonian beds, displays a major extinction, with keeled planktonic and many benthic species as the principal victims at the end of the Cenomanian when existed only low diversity, sin-face water-dwelling foraminifera. The gray unit spans a long-term recovery interval from the Turonian to the early Santonian with keeled planktonic foraminifera returning stepwise to the water colunm. The planktonic biota in the red unit, extremely abundant, indicate a biotic radiation during the Late Santonian and the Early Campanian, implying that the high oxygen levels had returned to all the oceanic depth levels,and that the water stratification disappeared, followed by the radiation of all depth-dwellers. The variation on foraminiferal faunas from the whole sequence refers to the extreme warm climate that appeared in the Middle Cretaceous and to the declined temperature toward the late epoch. Substantial deposits for this warming and cooling zones represent the black shales in the Middle Cretaceous and the red beds in the later period of the southern Tibet. The change in the foraminiferal composition corresponded to the formation of dysaerobic facies and to the development of high-oxidized circumstanc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