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61篇
  免费   804篇
  国内免费   1096篇
测绘学   640篇
大气科学   369篇
地球物理   542篇
地质学   2109篇
海洋学   617篇
天文学   32篇
综合类   265篇
自然地理   487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64篇
  2022年   180篇
  2021年   276篇
  2020年   198篇
  2019年   283篇
  2018年   209篇
  2017年   197篇
  2016年   187篇
  2015年   225篇
  2014年   211篇
  2013年   242篇
  2012年   279篇
  2011年   333篇
  2010年   290篇
  2009年   298篇
  2008年   296篇
  2007年   241篇
  2006年   228篇
  2005年   213篇
  2004年   122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103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79篇
  1999年   42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7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3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6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991.
李霞  胡秀清  崔彩霞  李娟 《中国沙漠》2005,25(4):488-495
依据气溶胶光学厚度测量原理,利用布设于塔里木盆地腹地塔中和盆地西南边缘和田气象站的2部CE318自动跟踪太阳光度计于2002年6月至2003年11月期间的探测结果,结合地面气象实测资料,分析了南疆盆地大气气溶胶的光学特性。同时结合我国已有的沙尘气溶胶光学特性的研究成果,初步提出了依据气溶胶光学厚度判断沙尘天气强度的标准。结果表明:塔中、和田气溶胶光学厚度随波长的增大多呈现减小趋势,塔中个别季节有些例外;2站气溶胶光学厚度的日变化基本保持对称的抛物线形,在春、夏季尤为明显;Angstrom浑浊度系数β的拟合曲线显示β随能见度增大而减小,波长指数α随能见度的变化趋势说明弱沙尘天气下,大气中主要弥漫着小粒径的气溶胶颗粒,而强沙尘天气则以大粒径为主;沙尘气溶胶光学厚度随晴空、浮尘、扬沙、沙尘暴依次增加;沙尘天气发生时,气溶胶光学厚度的临界值基本为晴空值的两倍,沙漠地区气溶胶光学厚度≥1.1206,北京≥0.3174。而发生沙尘暴的阈值则有很大不同,沙漠区气溶胶光学厚度至少 > 3.0,北京由于大气污染等因素,其判断沙尘暴发生的阈值为1.9982。另外笔者认为AOD与水平能见度之比值能够较全面地考虑水平和垂直两个方向的要素变化,衡量沙尘天气强度更具有合理意义,值得更深一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992.
开都河流域气候变化对地表水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IntroductionWetlands, forests and oceans are the three main ecosystems with the highest ecological values in the world. According to the data of United Nations Environment Programme in 2002, the annual production value of the wetland ecosystems per hecta…  相似文献   
993.
小湾水电站地下厂房岩锚梁现场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涂志军  崔巍 《岩土力学》2007,28(6):1139-1144
小湾水电站地下厂房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下厂房之一,采用了岩锚吊车梁结构形式,厂房开挖跨度和高度分别为 28.30 m和79.88 m。由于岩锚梁通过两条宽度为0.5~8.5 m的陡倾断层,其施工期与运行期的稳定性成为关注的问题之一。在厂房洞室群的尾水闸门室中,选择具有相似工程地质条件的区域进行了现场模型试验研究,包括主要监测仪器的布置和加卸载过程设计,并对监测结果进行了分析。模型试验表明岩锚吊车梁承载能力满足设计要求,安全性有保障。  相似文献   
994.
弹性波在流体与饱和孔隙固体界面上的反射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尧  崔志文  张玉君  王克协 《岩土力学》2007,28(8):1595-1599
针对流体与孔隙介质边界可能出现闭孔边界的情况,研究了从理想流体入射到黏滞流体饱和孔隙介质的弹性波反射问题,计算考察了采用顾及喷射流动动力学机制的BISQ模型下介质参数对反射系数的影响,并与开孔边界的情况和采用Biot模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边界状况对采用BISQ模型的反射系数影响更明显。  相似文献   
995.
甘肃省张掖丹霞与彩色丘陵地貌的形成与景观特征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张荷生  崔振卿 《中国沙漠》2007,27(6):942-945
对发育在甘肃省张掖市境内祁连山山麓、白垩系中下统碎屑岩地层中的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形成的地层、构造、地貌、古地理环境和外动力条件进行了分析;将该地的丹霞地貌划分为窗棂状宫殿式、柱状式和巷谷式三类不同的地貌景观群,并分别描述了各类丹霞地貌和彩色丘陵的景观特征;从景观的典型性、美学价值、科考价值、观赏价值四个方面评价了丹霞地貌与彩色丘陵的科教旅游价值;认为张掖丹霞地貌既有南方丹霞之秀美、又有北方雅丹之雄浑,彩色丘陵色彩斑斓、绚丽多姿、气势宏大,这两种奇特的地貌景观相互衬托,成为国内独特的地质遗迹,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和重要的科研价值,是旅游观光、绘画摄影、科普教育、科学研究和考察的最佳场所。  相似文献   
996.
聂拉木县冲堆普2002年泥石流成因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陈晓清  崔鹏  杨忠  齐永青 《冰川冻土》2006,28(5):776-781
聂拉木县冲堆普于2002年5月23日和6月29日先后两次暴发了大规模泥石流灾害,导致下游的水电站、中尼公路、农牧业生产、通讯设施等遭受严重破坏,总共损失约750余万元,给地方社会经济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通过对上游的考察和气象资料分析,查清了灾害的形成原因是冲堆普上游冰川融水和嘉龙湖局部溃决所诱发.这是一种多因子共同作用的新型泥石流类型,不同于以往的冰川融水型泥石流和冰湖溃决型泥石流.针对泥石流的危害,提出了防治措施,包括软性措施和硬性措施.  相似文献   
997.
煤层气系统——一种非常规含油气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加有效地预测煤层气分布,指出煤层气有利勘探区域,引入了含油气系统来研究煤层气。煤层气系统是由煤层和其中的煤层气及煤层气藏形成所必需的一切地质要素和作用所组成的天然系统,其中的地质要素包括煤层及其顶底板,作用是煤层气的生成、储集和保存等。煤层气系统的建立和研究,为煤层气的勘探和开发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以及一套煤层气勘探研究的程序和框架。   相似文献   
998.
基于RS和GIS的鸭绿江口滨海湿地分类及变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遥感技术是湿地资源调查与监测的有效手段之一。以遥感影像资料为基础,结合GIS技术对鸭绿江口滨海湿地进行定量化研究,查明湿地的类型分布、面积,分析其1989-2000年期间土地利用的变化。结果表明:虾田、居民地、滩涂面积增加;芦苇沼泽、水田、浅海水域面积减少;湿地生态环境遭到破坏。这些主要是由城市扩张和经济增长所致。天然湿地的减少,使依赖于湿地生存的动、植物种类大大减少。为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应严禁毁苇开荒,逐步退耕还苇,加强管理,合理开发利用,使本区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999.
霍林河流域下游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及趋势预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霍林河流域下游地区为半农半牧区,土地利用的变化对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会产生重大的影响。采用空间分析测算模型,揭示了1989~2001年期间该地区土地利用的空间变化特征以及土地利用类型三减(草地、水体、湿地)两增(耕地和未利用土地)的变化规律;并通过马尔可夫模型预测出未来24年内该区土地利用类型的演变趋势,得出水田、旱田、林地、城乡用地的继续增加是以草地、水域、湿地的减少为代价的结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000.
沉积物的矿物和地球化学特征与盆地构造、古气候背景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构造和气候的变化是盆地充填和演化的两个主要控制因素,对沉积物而言,其主要是对沉积物类型和分布的控制。从沉积物的矿物学和地球化学的角度,提取了与盆地构造和气候演变有关的主要参数,包括碳酸盐岩矿物中的δ13C、δ18O、石英/长石、高岭石/粘土、伊利石/粘土的比值,反演地质历史中盆地在构造和气候上的变化。对松辽盆地白垩系的研究表明,泉三段、泉四段中石英/长石低值代表了在盆地坳陷期存在着具有一定强度的构造运动。伊利石/粘土和高岭石/粘土的分析反映出松辽盆地白垩世的气候经历了由泉三段沉积期气候干旱到青山口组沉积期气候湿润、姚家组沉积期气候快速转向干旱、嫩一段沉积期湿润的气候和嫩三、四段沉积期湿热气候的演变。碳酸盐岩中碳、氧同位素分析显示松辽盆地在83.3 Ma左右发生了海侵事件,在82.8 Ma左右发生了海退事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