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1篇
  免费   103篇
  国内免费   142篇
测绘学   75篇
大气科学   64篇
地球物理   63篇
地质学   279篇
海洋学   104篇
综合类   41篇
自然地理   50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4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0篇
  2010年   32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39篇
  2006年   33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89年   3篇
  1974年   1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1.
本文以朱拉扎嘎金矿为例,应用遥感技术,对比分析朱拉扎嘎金矿遥感蚀变异常、化探异常的提取过程和分布特征,认为:1.遥感蚀变异常位于化探异常中心与矿体吻合关系好,可作为找矿标志,应用于化探异常筛选可增加其成矿有力度的判别;2.遥感蚀变异常定位精度高,异常范围小,更接近矿体,应用于化探异常查证可以提高查证效率.该方法技术适合于寻找与热液活动有关的金属矿产,在基岩出露好,植被稀少的干旱地区效果好,建议在我国西北部荒漠景观区开展应用遥感技术评价化探异常的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2.
北京农田生态系统土壤重金属元素的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丛源  郑萍  陈岳龙  侯青叶 《地质通报》2008,27(5):681-688
2005-2006年期间,分别采集了北京农田生态系统的大气干湿沉降、灌溉水和化肥3种外源输入的样品,共计63件。3种来源样品的年输入通量的定量计算和对比表明,不同地区不同输入途径的重金属元素的年输入通量差异较大,研究区农田土壤中重金属元素的主要输入途径是大气干湿沉降。如果不考虑农田生态系统的外源输出量,按照目前的污染速度,50年后怀柔和大兴地区表层土壤中cd的含量可突破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碱性土壤的二级标准。污染情况比较严重,应引起足够的重视。其他地区的外源输入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不会引起表层土壤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发生质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Natural hydraulic cracking: numerical model and sensitivity study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Natural hydrofracturing caused by overpressure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geopressure evolution and hydrocarbon migration in petroliferous basins. Its mechanism is quite well understood in the case of artificial hydraulic fracturing triggered by high-pressure fluid injection in a well. This is not so for natural hydraulic fracturing which is assumed to initiate as micro-cracks with large influence on the permeability of the medium. The mechanism of natural hydraulic cracking, triggered by increasing pore pressure during geological periods, is studied using a fracturing model coupled to the physical processes occurring during basin evolution. In this model, the hydraulic cracking threshold is assumed to lie between the classical failure limit and the beginning of dilatancy. Fluid pressure evolution is calculated iteratively in order to allow dynamic adjustment of permeability so that the fracturing limit is always preserved. The increase of permeability is interpreted on the basis of equivalent fractures. It is found that fracturing is very efficient to keep a stress level at the rock’s hydraulic cracking limit: a fracture permeability one order of magnitude larger than the intrinsic permeability of the rock would be enough. Observations reported from actual basins and model results strongly suggest that natural hydraulic cracking occurs continuously to keep the pressure at the fracturing limit under relaxed stress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4.
一个有限区变网格模式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国家气象中心业务运行的有限区球面均匀网格模式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个有限区变网格模式。使预报的窗口区设计为均匀细网格0.5°,而窗口区以外则以0.1°经纬度均匀向外递增。采用廖洞贤1995年提出的坐标变换方法,变网格中的模式方程可以在相应的均匀网格上进行计算。利用实际资料对绝热模式进行了变网格与全场均匀细网格0.5°的对比试验。3个个例的试验结果表明:对窗口区变网格模式预报几乎与全场均匀细网格模式预报水平相当。但由于窗口区外网格点数减少而所用计算机时(CPU)节省了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15.
戈澍漠  郑福婉 《内陆地震》1997,11(3):193-201
强震危险区预测是当前地震预报中的重要课题之一。笔者以预警活断层、预警活断层分段研究解决断层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尺度为主线,配合地震活动动态分析、地震波介质特征早期信息、近场趋势性前兆异常和危险性概率预测,确定了判别几年尺度强震危险区的指标。在“八五”地震科技课题研究过程中,圈这了范围不超过10000km^2的5个强震危险区,已成功地对1993年10月2日若羌6.6级地震、1995年5月2日乌苏5.8级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以cHCl=8mol·L-1盐酸为移动相,以聚四氟乙烯负载的钽试剂-CHCl3为固定相反相萃取层析钛(Ⅳ)的新体系,柱上层析的钛用cHCl=3mol·L-1盐酸洗脱后经二安替比林甲烷光度法测定,不仅钛回收率可达100%,并可使钛(Ⅳ)与多种离子分离。能用于矿物岩石类复杂样品及其他物质中钛的分离富集与测定,方法简便快速。  相似文献   
17.
内蒙古渣尔泰山群和白云鄂博群是一套陆源碎屑岩、泥页岩、碳酸盐岩,地层中Pt、Pd的含量与原岩中泥质、有机碳、有机质的含量有关。其中渣尔泰山群中的阿古鲁沟组炭质板岩、增隆昌组硅质炭质板岩为含Pt、Pd最佳层位(岩性),白云鄂博群中的比鲁特组干枚状板岩也为含Pt、Pd的最佳层位(岩性)。通过研究Pt、Pd的富集状况、存在形式、矿物学特征等,可查明渣尔泰山群、白云鄂博群中的含矿层位,以达到寻找铂、钯矿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运用叠加谱比法,对分布于新疆地区的5个台站所记录的51个地震数据进行分析,得出与各射线路径相对应的Lg尾波Q0(Lg尾波在1Hz处的Q)值。结果表明:Q0值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变化特点,与构造活动关系紧密。在较为稳定的塔里木地台,Q0呈现出高值,在350~450之间。在南部构造活动较为激烈的昆仑褶皱系,Q0呈现出较低的值,约为200~250。在构造活动最为激烈的帕米尔地区,Q0值在170~200之间。在北部的天山褶皱系,Q0值约为220~270。准葛尔褶皱系比天山褶皱系的Q0值略高,约为260~290。  相似文献   
19.
高月  卞建民  宋超  丛璐 《水文》2016,36(2):35-40
大气降水是抚松县矿泉水资源的重要补给来源,探究其变化规律及极值概率对泉流量是否能够得到持续补给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首先利用1960~2013年的降水资料和1981~2008年部分泉流量观测数据,对抚松县降水量的年内分配、年际变化和不同年代降水量均值变化进行降水特征分析;之后,运用皮尔逊Ⅲ型模型分析最大年降水量的概率分布;接着,利用1981年7月~2008年11月期间降水量和部分泉的泉流量监测数据,采用连续小波分析法对二者周期进行分析;最后,运用交叉小波变换法对同一时段内降水量和泉流量多时间尺度变化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60~2013年的54间,研究区内年降水量呈现周期性变化,变差系数为1.017×10-17,降水稳定,未发生异常变化。降水量和泉流量均存在约11个月的主震荡周期,二者属于同相位(即泉流量对降水量的变化产生即刻反应),降水量作为本区矿泉水补给的重要影响因素,可为矿泉水资源得到有效补给提供保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