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5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6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在对准噶尔盆地腹部石南21井区岩性地层油气藏研究中, 将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成果与地球物理中的速度分析相结合, 以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为指导, 对层序地层格架内的地层进行速度研究, 目的在于预测出储层内部有利砂岩发育区及储层埋深, 为井位论证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首先以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和地球化学资料为基础, 确定层序界面识别标志, 通过单井相划分、合成地震记录制作, 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层序界面, 通过层序对比和追踪, 建立起研究区等时地层格架, 并以此作为速度研究的模型层位, 利用模型迭代层速度反演法, 有针对性地进行层序地层格架内部的层速度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目标层序白垩系清水河组(CX0-CX3) 的层速度分布规律是: 南及东南部砂体发育区地层速度高, 北部泥岩相对发育区地层速度低, 速度的高低反映了砂岩含量的多少; 速度图上高速区和低速区的平面分布形态, 与属性图的平面分布范围和形态基本吻合, 振幅属性图上的异常体是高速异常体, 速度与振幅类地震属性在反映储层非均质性和砂体横向变化方面是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的.此外, 在层序格架下的层速度反演基础上得到的目标层序CX3界面的平均速度图, 其系统误差和随机噪音的影响小, 时深转换所得CX3界面构造图等值线走势合理, 即使井资料较少, 也能得到形态正确精度较高的构造图.模拟勘探评价5个阶段的误差分析表明, 钻前预测误差不超过0.33%, 有效降低了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深度设计误差和风险.   相似文献   
22.
CO2-原油体系混相状态的渗流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兴隆  秦积舜  张可 《地球科学》2009,34(5):806-810
为认识混相状态的CO2在油藏中的渗流特征,利用高温高压三维模拟装置对CO2-地层原油体系在油藏环境条件下的混相驱替过程进行研究.实验发现:模型产出液量与注入量存在较大差异;采收率、含水和气油比曲线亦表现出CO2在孔隙介质中渗流的复杂特征.由实时监测的含水饱和度分布场图分析认为:CO2与原油混相后,流体粘度降低、渗流阻力减小,这是提高采收率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时,CO2/原油相与部分接触水能形成近似于三相混相的状态.实验研究还表明CO2以高密度气体形式进入饱和水、饱和油无法进入的微孔隙,这是注入量和产出量不一致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3.
塔里木盆地流体与油气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塔里木盆地为例,通过流体势分析,油田水化学分析,包裹体测温和原油中含氮化合物的丰度及比值研究,确定塔中地区晚海西期油气主要来自东北和西北两个方向,在中段形成塔中4油藏,并通过流体运移方向分析,认为塔中4油藏在喜马拉雅期受淡水冲洗破坏,使油所储量大大减少,轮南地区的油气主要来自南部的满加尔凹陷和两侧的哈拉哈塘凹陷和草湖凹陷,其中草湖凹陷两次供油气,而其他两个凹陷三次供油气,流体运移方向的研究有助于认识油气的分布规律,对确定勘探的有利区带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4.
烃源岩非均质性的控制因素研究--以东营凹陷为例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下第三系沙河街组是东营凹陷最重要的生储组合。通过对沙河街组烃源岩的研究,发现厚度大、分布广的沙四段和沙三段烃源岩在有机质组成和岩性等方面存在多种尺度的非均质性。从宏观到微观系统分析烃源岩的非均质性后发现,沙河街组烃源岩的非均质性明显受其体系域、沉积相带、有机质保存务件和古生产力等多种因素控制。其中,不同的体系域和沉积相带控制了烃源岩的岩性和岩相组合及生、排烃能力,高的古生产力是有机质富集的前提,缺氧还原环境使有机质能够保存的决定因素,同时,局部环境下发育的火山活动,对优质烃源岩的形成也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5.
在不同时期,由于埋藏深度不同,成岩环境的氧化还原性不同,形成的胶结物的特征也就不同。有些情况下,胶结物期次之间是连续沉淀的,即呈“整合接触”。而有些情况下,两个期次之间曾发生过溶蚀,形成“不整合接触”。有些孔隙和裂缝形成早,其内胶结物的期次齐全,而有些孔隙和裂缝形成晚,就会缺失一些期次。因此,胶结物可以像地层一样进行划分和对比。据此可以分析成岩环境的变化,判断孔隙和裂缝形成的时期等。由于成岩环境的变化常与构造运动有关,因此胶结物地层学的研究可以间接地分析构造运动发生的时期。黄骅坳陷千米桥地区奥陶系碳酸盐岩的裂缝和孔隙中,充填了5期胶结物,每期胶结物阴极发光的特征不同,其中第二期与第三期胶结物之间存在溶蚀不整合。根据胶结物的特征,可划分出5期裂缝,形成于三叠纪、中晚白垩世、古近纪末、新近纪末等。  相似文献   
26.
中国海相地层天然气勘探领域和方向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天然气工业的发展,始于海相地层天然气的发现。目前海相天然气的资源量占我国天然气部资源量的47.4%,储量占59.6%。海相地层烃源岩分布面积广,厚度大,以生产为主。海相碳酸协岩是天然气的主要储层,储集类型多。海相地层大中型气田的发现对我国气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海相地层大中型气田的主要富集条件为:雄厚的气源岩;有利的构造位置;生气区内存在大面积孔隙型储层;良好的区域盖层;复合型圈闭。四川盆地加里东  相似文献   
27.
李忠  费卫红等 《地质学报》2003,77(1):126-134
Basin-Mod软件模拟显示东濮凹陷35Ma左右孔隙流体已出现较高异常压力,综合分析表明欠压实作用是发育异常高压的主要机制,处于异常高压带内的泥岩存在微裂隙带,是异常高压流体压裂的直接结果并可以成为流体运移的通道,通过典型研究区砂岩压实(溶)量,压实-胶结关系,沉积参数-储集物性的对比,表明异常高压流体的确对砂岩的压实作用具有抑制作用,另一方面,自生石英流体包体均一温度大部分在105-145℃之间,频数呈多峰式展布,可能显示幕式流体活动。该温度范围内由于没有有机酸的大规模生产,泥岩频繁发生的幕式流体泄压活动,使得富含CO3^2-的高压流体在注入砂岩(低压区)孔隙后易与Ca^2 ,Mg^2 ,Fe^2 等离子结合,导致砂岩储层发生强烈的(晚期)碳酸盐沉淀和胶结作用。  相似文献   
28.
Recently,the researches on structure controls on sandbodies have provided a new method for predicting petroleum reservoirs.The Yitong(伊通) graben is situated in the northern section of the Tan-Lu(郯-庐) fault system in eastern China.It was characterized by dual properties of strike-slip and extension in Cenozoic.Two types of intrabasinal structures were identified as oblique fault and trans-verse uplift in the graben.The oblique faults arranged en echelon in plain and locally presented nega-tive rosette struct...  相似文献   
29.
Sixty-five natural gas samples were collected from 19 oil-gasfields in the Qaidam basin, China. 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nd carbon isotope values of the samples were measured, and the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rigin of the natural gases were studied. The gases can be divided into biogenic gases, sapropelic oil-type gases, mixed type oil-type gases, coal-type gases and mixed gas. The δ13Ci values of the biogenic gases are very small and the C2+ contents of them are very low, ranging from -68.2‰ to -61.8‰ and 0.06% to 0.20% respectively. They have heavy δD and δ13Cco2> showing a CC>2 reduction pathway. They are distributed in the East depression region and derived from the Quaternary source rocks. The sapropelic oil-type gases have small δ13C2 values and high C2+ ranging from -36.6‰ to -28.6‰ and from 33.01% to 47.15% respectively. The mixed type oil-type gases have <5I3C2 values and C2+ contents varying from -28.6‰ to -24.8‰ and from 4.81% to 26.06% respectively. Both sapropelic oil-typ  相似文献   
30.
NMR技术评价油田高温堵剂调剖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采稠油的主要方式是注蒸汽,其中包括蒸汽驱和蒸汽吞吐,随着蒸汽吞吐的次数增加,稠油的采出量依次递减。由于油层的非均质性严重,蒸汽首先进入高渗层,高渗透地层的稠油首先被采出,低渗透率地层采出很少,之后的蒸汽都进入高渗低层,即产生汽窜,所谓的低效蒸汽,蒸汽冷凝后形成热水,受到重力作用进入底部油层,降低了蒸汽的利用率;同时,由于蒸汽的重力履和沿高渗透地层窜流,使蒸汽在地层中的波及系数降低。为了克服蒸汽驱中的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通过注入一种流体-调剖剂,由于它的高粘度高渗透层后,将减少高渗通道的渗透率,消除“汽窜”,封堵高渗透地层,提高中低渗透油层的动用程度,提高原油产量和采收率。本文利用核磁共振成像(NMR)无损检测技术,对蒸汽驱SAD-□型高温调剖剂进行岩心动态评价实验,考察该调剖剂的热稳定性以及堵剂的封堵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