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5篇
地球物理   5篇
地质学   57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6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1.
当阳复向斜上组合存在志留系、二叠系及下三叠统三套烃源层,以碳酸盐岩及泥质岩为主。以志留系底部厚约50m的黑色页岩生油条件最好,在王家湾剖面有机碳含量平均达3.77%;次为二叠系碳酸盐岩,全区有机碳平均含量为0.36%。干酪根碳同位素特征和扫描电特征均显示该区烃源岩母质类型主要为Ⅰ型和Ⅱ型。有机质热演化程度普遍较高,应以天然气勘探为主。利用“二维源岩评价系统”软件进行了盆地模拟,三套烃源层的累积生烃  相似文献   
12.
塔里木盆地流体与油气藏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以塔里木盆地为例,通过流体势分析,油田水化学分析,包裹体测温和原油中含氮化合物的丰度及比值研究,确定塔中地区晚海西期油气主要来自东北和西北两个方向,在中段形成塔中4油藏,并通过流体运移方向分析,认为塔中4油藏在喜马拉雅期受淡水冲洗破坏,使油所储量大大减少,轮南地区的油气主要来自南部的满加尔凹陷和两侧的哈拉哈塘凹陷和草湖凹陷,其中草湖凹陷两次供油气,而其他两个凹陷三次供油气,流体运移方向的研究有助于认识油气的分布规律,对确定勘探的有利区带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东营凹陷沙河街组湖相烃源岩的组合特征   总被引:30,自引:5,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古近系沙河街组是东营凹陷最重要的成藏组合。在前人研究基础上 ,系统采集该组 6 0 0余块烃源岩样品和 30个油田 186个原油样品 ,分别进行了多项有机地球化学测试。结合其沉积序列和地球化学分析结果 ,将沙河街组烃源岩划分为咸水湖相 (沙四段上部 )、半咸水深湖相 (沙三段下部 )和淡水湖相 -三角洲 (沙三段中部 )三种成因类型 ,它们分别对应欠充填、平衡充填和过充填的湖泊类型 ,代表了陆相断陷盆地烃源岩三种最基本的成因模式 ;并发现沙河街组烃源岩存在强烈的非均质性 ,尤其在平衡充填过程中表现更为突出 ,这种非均质性与湖平面的升降变化密切相关 ,据此提出了波动湖相沉积。通过深入的油 -源对比工作 ,确立了咸水湖相和半咸水深湖相烃源岩为东营凹陷的主力源岩。还探讨了有机质的赋存状态和油气运移方式 ,指出咸水湖相烃源岩形成的油气以侧向运移为主 ,形成的油气藏分布在盆地的边缘 ;半咸水深湖相烃源岩形成的油气以垂向运移为主 ,形成的油气藏主要分布在盆地的中心 ,油藏类型主要为隐蔽性油气藏  相似文献   
14.
宁夏中南部中新世构造活动的地质证据及其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进  马宗晋  肖文霞  任文军 《地质学报》2006,80(11):1650-1660
通过区域性新生界的对比及不整合面分布的研究,发现宁夏地区中新世曾发生过两次构造运动,一次发生于早中新世,另一次发生于中中新世晚期,但以后者明显,分布也最广。其中前者集中在六盘山以西地区,后者分布在查汗布拉格—三关口—青铜峡—固原(查-固)断裂沿线。宁夏中北部大部分红柳沟组是在受中新世构造运动影响的环境下沉积的。发生于早中新世的构造运动集中体现在六盘山以西的地区和甘肃部分地区,该期运动使渐新统清水营组变形,由于这些现象多发生于海原断裂附近,因此推测在早中新世海原断裂就可能已活动了。而发生于中中新世晚期的运动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在贺兰山中南段西侧发现了中中新世晚期的逆冲推覆活动,堆积了厚度较大的同构造沉积(红柳沟组);在查-固断裂沿线发现了由于中中新世晚期的构造活动而形成的红柳沟组与清水营组之间的角度不整合面,这些说明在该期青藏高原的变形前锋已到达查-固断裂,也就是鄂尔多斯西缘地区,早新生代盆地因此解体;与此同时盆地内部红柳沟组向上逐渐变粗,也说明中中新世晚期较强烈的构造运动已影响到了该区,香山地区开始隆起并分割了早先的盆地,使之成为背驮盆地。宁夏中南部并入到青藏高原东北缘逆冲构造楔之中,该逆冲构造楔中新世向北东扩展的原因可能是由于高原北部在同期显著的隆升运动使得逆冲楔顶角超过临界值,而向前扩展的,查-固断裂是早期类似于目前海原断裂的青藏高原变形前缘,整个高原东北部的扩展并不是前展式,而是一种没有特定顺序的变形。上述这些现象否定了前人认为宁夏地区第三系的变形发生在上新世末期—更新世以后的观点。  相似文献   
15.
试论残留型盆地研究思路和油气勘探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残留型地具有抬升剥蚀剧烈,原形盆地难以恢复,经历多期构造运动的改造和建造油气成藏动力学过程复杂,热演化程度较高,油气保存条件复杂等特点,但是残留型盆地油气资源丰富,勘探前景广阔,依据残留型盆地的特征和油气资源潜力,提出应全面,发展地认识盆地,静动结合地研究盆地,运用先进而实用的新技术新方法评价盆地,按照勘探程序勘探盆地,在研究工作上应以分地及其邻区作为整体研究对象,以区域地质研究一石油地质研究-综  相似文献   
16.
塔中地良奥陶系地层格架与沉积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里木中部地区奥陶系大致以Ⅰ号断裂为界分东北和西南两个地层分区,自下而上分白云岩段、灰岩段、泥质灰岩段、泥岩夹灰岩段、泥岩夹砂岩段、砂砾岩段、泥岩夹砂岩段、泥岩灰岩互层段和砂岩段等9个岩性段。早奥陶世,塔中地区以碳酸盐岩台地相为主,自西向东为局限台地相、开阔台地相、台地边缘相和深水斜坡相。中——晚奥陶世,塔中地区西部以混积陆架相为主,东部以深水斜坡相为主。中—晚奥陶世,塔中东部及塔东地区在构造上具弧后前陆盆地性质。中—上奥陶统地层完整地记录了该盆地从形成发展到消亡的过程,即早期为深水斜坡相复理石活动沉积,晚期演化为浅海陆架相稳定沉积。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盆地阿瓦提—满加尔低梁构造特征和形成演化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阿瓦提-满加尔低梁是介于阿瓦提凹陷与满加尔凹陷之间一个特殊的隆起构造,其在东西向上表现为宽缓的隆起形态,而在南北方向上则为凹陷面貌。该区沉积盖层可分为下、中、上3个构造层。下构造层由震旦系-泥盆系构成,所谓阿-满低梁主要即发育于该构造层。上构造层由白垩系-第四系构成,构造形态为-北西倾斜坡。由石炭系-三叠系构成的中构造层则是上、下构造层构造形态的过渡,总体上仍呈西北倾。阿-满低满自前震旦纪末塔里木运动以来经历了4大演化发展阶段:震旦纪-泥盆纪阿-满低梁形成发育阶段、石炭纪-三叠纪阿-满低梁改造阶段、侏罗纪-早第三纪北东倾斜坡发育阶段与晚第三纪-第四纪现今构造形成阶段。  相似文献   
18.
Lower Silurian mud mounds of the Shinuilan Formation,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Sichuan Basin, China, have developed in open shelf settings in deeper water than shallow-water reef-bearing limestones that occur in the region. An integration of the outcrop, drill data and seismic profiles show that contemporaneous faults have controlled the boundary and distribution of the sedimentary facies of Lower Silurian rocks in the southern Sichuan Basin. Mounds appear to have developed in the topographic lows formed by synsedimentary faulting, on the sheff of the Yangtze Platform. Average mound thickness is 20 m, maximum 35 m. Mounds are composed mainly of micrite, possibly microbially bound, and are overlain by shales. Mound tops are preferentially dolomitized, with the Mg^2+ source probably from the clay content of the mound-top carbonate. Microfacies analysis and reconstruction of the diagenetic history reveal that the mound tops have higher porosity, and are gas targets; in contrast, mound cores and limbs show pores filled by three generations of calcite cement, and therefore have a low gas potential.  相似文献   
19.
张鼐  郭宏莉 《岩石学报》2000,16(4):665-669
储层液体包裹体测试分析是研究油气运移、成藏时间和期次和问题的一种非效的方法,克拉2气田储层流体包裹体类及其丰度统计分析表明,烃类包裹体丰度与储层含油气必一之间具有明显相关性,根据包裹体产状,均一温度和包裹体成分拉曼光谱分析结果发现,油气在成岩早期就开始注入,并一直保存在储层中,直到后期才裂解成干气,有机包裹体均一温度表现为一个主峰,盐水包裹体均一温度有三个区间(峰值),其中第一个峰值与有机包裹体一  相似文献   
20.
在对准噶尔盆地腹部石南21井区岩性地层油气藏研究中, 将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成果与地球物理中的速度分析相结合, 以高精度层序地层格架为指导, 对层序地层格架内的地层进行速度研究, 目的在于预测出储层内部有利砂岩发育区及储层埋深, 为井位论证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首先以岩心资料、测井资料和地球化学资料为基础, 确定层序界面识别标志, 通过单井相划分、合成地震记录制作, 在地震剖面上识别层序界面, 通过层序对比和追踪, 建立起研究区等时地层格架, 并以此作为速度研究的模型层位, 利用模型迭代层速度反演法, 有针对性地进行层序地层格架内部的层速度分布规律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目标层序白垩系清水河组(CX0-CX3) 的层速度分布规律是: 南及东南部砂体发育区地层速度高, 北部泥岩相对发育区地层速度低, 速度的高低反映了砂岩含量的多少; 速度图上高速区和低速区的平面分布形态, 与属性图的平面分布范围和形态基本吻合, 振幅属性图上的异常体是高速异常体, 速度与振幅类地震属性在反映储层非均质性和砂体横向变化方面是相互印证、相互补充的.此外, 在层序格架下的层速度反演基础上得到的目标层序CX3界面的平均速度图, 其系统误差和随机噪音的影响小, 时深转换所得CX3界面构造图等值线走势合理, 即使井资料较少, 也能得到形态正确精度较高的构造图.模拟勘探评价5个阶段的误差分析表明, 钻前预测误差不超过0.33%, 有效降低了岩性地层油气藏勘探的深度设计误差和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