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6篇
  免费   191篇
  国内免费   401篇
测绘学   149篇
大气科学   145篇
地球物理   106篇
地质学   546篇
海洋学   271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72篇
自然地理   10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41篇
  2021年   61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53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47篇
  2015年   76篇
  2014年   67篇
  2013年   73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64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76篇
  2006年   84篇
  2005年   57篇
  2004年   28篇
  2003年   28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26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2篇
  1965年   2篇
  1964年   7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4篇
  1955年   2篇
  1954年   2篇
  1944年   1篇
  1938年   2篇
  1934年   4篇
  192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78 毫秒
61.
近30年来西藏那曲地区湖泊变化对气候波动的响应   总被引:33,自引:4,他引:29  
根据1975年地形图、20世纪80年代至2005年的TM、CBERS卫星遥感资料和近45年的气温、降水量、蒸发量、最大积雪深度和最大冻土深度等气候资料分析得出,西藏那曲地区东南部的巴木错、蓬错、东错、乃日平错等四个湖泊的水位面积在近30年来呈较显著的扩大趋势,2005年与1975年相比,分别增加了48.2 km2、38.2km2、19.8 km2 (比2004年)、26.0 km2,增长幅度分别为25.6%、28.2%、16.2%、37.6%。其主要原因与该地区近年来气温的上升、降水量的增加和蒸发量的减少、冻土退化等暖湿化的气候变化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62.
沉水植物黑藻对上覆水中各形态磷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室内模拟研究了沉水植物黑藻对上覆水中不同形态磷浓度的影响及其季节性变化,并从沉水植物生长、间隙水和碱性磷酸酶活性(APA)三方面进行了讨论,进一步揭示磷在浅水湖泊水-沉积物界面的交换机理。结果表明,在本研究条件下,上覆水中各形态磷以溶解性总磷(DTP)为主,其他形态磷浓度变异较大,黑藻降低了上覆水中总磷(TP)、溶解性活性磷(SRP)和DTP浓度,也降低了DTP和SRP占总磷的比例,从而使颗粒态总磷(PP)和溶解性有机磷(DOP)占总磷比例升高。黑藻主要通过吸收上覆水中的磷和抑止沉积物、上覆水中APA使上覆水中各形态磷浓度保持较低水平,其中对SRP和DTP浓度的影响更明显。上覆水中各形态磷浓度呈现明显的季节性变化。在7~8月,TP、SRP和DTP浓度呈下降趋势,并在8月达到最低值;9~10月间有所升高,但仍然维持在较低水平,不同采样时间存在波动。  相似文献   
63.
海底天然气水合物层界面反射AVO数值模拟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采用AVO数值模拟方法,共选取水合物系统分层结构6个模型,对水合物、游离气和饱水沉积物接触界面的反射特征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了BSR及双BSR的存在条件与水合物体系垂向分布的关系,对一些现象从理论上进行了阐明.主要结论是:(1)强的似海底反射界面BSR与游离气体的存在密不可分,实际地震剖面中的“BSR”可能不对应水合物而只对应气体,无明显BSR的地方可能有水合物.(2)水合物顶部有可能存在游离气体,它可以在正常BSR(BSR1)之上形成另一个具有正极性的似海底反射界面BSR2.(3)正常BSR之下的双BSR(BSR0)其弹性机理有两种可能,一是水合物之下游离气上升迁移遇到某种阻隔层或不同气体组分的自然分层所造成的气体垂向分布的梯度性差异;二是当水合物之下的游离气体中存在残存的水合物时,同样会形成一定强度的似海底反射,在这种情形下BSR0的极性比较难以判断,取决于残存水合物上下游离气的饱和度和残存水合物的厚度.  相似文献   
64.
苏仁奎  姜杉  于建波  褚耀君 《吉林地质》2006,25(1):31-35,46
本文阐述了黑龙江省巴彦县黑山大理岩饰面石材矿床的地质特征、矿石的花色品种、产品的装饰性能等特点。  相似文献   
65.
褚耀君  佟匡胤  刘智明 《吉林地质》2006,25(2):16-18,41
兴隆金矿区韧性剪切带受兴隆沟深断裂影响,其韧性剪切变质变形控制着本区金矿(化)体的空间分布。韧性剪切带由片麻岩、糜棱岩化岩、糜棱岩及超糜棱岩组成,矿物组分和化学成分发生了明显变化,促使金的活化带出,在适当温压条件下充填并沉淀于叶理构造中而形成韧性剪切带型金矿。  相似文献   
66.
综述了我国海域无脊椎动物的分类学和系统演化研究的历史和概况,以及我国分类系统学工作者在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学、区系与动物地理学、系统发育与分子系统学领域的主要工作,重点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的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学工作。涉及类群包括原生动物、海绵动物、刺胞动物、线虫、多毛类环节动物、星虫、螠虫、软体动物、节肢动物、苔藓动物、毛颚动物、棘皮动物、半索动物等主要的无脊椎动物门类。涉及海域以我国管辖海域,特别是中国近海为主,也涉及了西太平洋、西南印度洋等深海环境的无脊椎动物类群的分类学报道。本文总结过去,展望未来,对于在我国在海洋无脊椎动物分类与系统演化研究领域成就基础上,发现薄弱环节,研讨今后本学科的发展方向,填补研究空白,赶超本领域国际前沿,都有重要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67.
以秦皇岛、京唐港、曹妃甸、黄骅4个验潮站的实测潮位和逐时风的数据为基础,以2013年河北省政府发布的风暴潮四色警戒潮位值为标准,统计了2008-2017年10 a河北省沿海的风暴潮过程,从警报级别、区域分布、时间分布、天气系统、经济损失5个方面分析河北省沿海风暴潮特征,并从地形、天文潮与天气系统配合、海平面上升、全球变暖引发的气候异常4个方面分析了影响河北省沿海风暴潮的成因,分析得出:受天气系统的影响,7-10月是河北省风暴潮高发时段,且由于河北省岸线分布特点,沧州市沿海受到风暴潮影响的次数最多,唐山和秦皇岛次之,沧州和唐山地区的风暴潮过程多由东北向大风引起,而秦皇岛地区的风暴潮过程多由东南向风引起。  相似文献   
68.
南海是西太平洋最大的边缘海, 通过一系列的海峡与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相联通, 其不同时空尺度的海洋环流动力过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是南海区域海洋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自20世纪50年代末全国第一次海洋普查开始, 我国对海洋调查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以科学考察船为代表的海洋科学观测平台建设不断加强; 进入新千年以来, 国内海洋科考船依托的各主要研究所和院校本着开放的理念, 先后组织多单位联合进行海上观测。尤其是最近10年,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支持实施了船时共享航次计划, 进一步促进了国内海洋界的交流和合作, 南海区域海洋学的相关研究取得了很多重要的成果。从多尺度环流动力学的角度出发, 本文简要回顾了南海海洋观测的发展历程, 并初步总结了近些年来南海关键科学问题的研究进展, 包括南海和西太平洋的水体交换过程、南海中小尺度过程、多尺度相互作用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等; 并且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 对未来南海的观测和科学问题提出若干思考与展望。  相似文献   
69.
我国在发展新常态与城市精细化治理背景下,对城市更新精准施策与量化评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更新过程与人、地、房的相互作用紧密相关。不动产登记数据包含丰富的人、地、房空间属性信息,能够在城市的建成环境评估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现有城市更新评估模型几乎均未使用这一数据支持。本文从大数据量化评估视角出发,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利用不动产登记大数据构建城市更新潜力评估体系,建立评估方法,并以南京市为应用案例,在街道(乡、镇)尺度上,对评估对象区域进行城市更新潜力的量化评估,实现精细化尺度的空间分析,辅助城市更新方向与选址,引导精准施策。  相似文献   
70.
本文利用由多源卫星测高资料计算的新版全球重力异常Grav_Alti_WHU,联合船测水深资料,构建了全球75°S—70°N范围的1′×1′海底地形模型BAT_WHU2020。以船测水深、现有模型和多波束测深数据为参考,对模型精度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在中国海域及邻区(104°E—160°E,0°N—50°N),本文模型与船测水深之差值的标准差约70 m,与SIO V19.1模型精度相当,优于ETOPO1、DTU10、GEBCO_08等模型,较此前发布的BAT_VGG模型精度提高了约30%,说明本文模型构建方法可靠、数据处理准确、精度较高。在全球范围内,BAT_WHU2020模型与船测水深之差值的标准差为50~65 m,差值在±200 m范围内的比率超过95%,与SIO V19.1模型精度相当,优于ETOPO1、DTU10、GEBCO_08等模型,较BAT_VGG模型精度提高了27%~36%。以SIO V19.1模型为参考,模型之差的标准差为90~110 m,约90%格网点差值在±200 m以内,约95%格网点差值在±300 m以内,两者一致性良好。最后,讨论了地壳均衡、Parker公式高次项等对成果精度的影响,模型的真实空间分辨率,以及以多波束测深为参考的模型精度问题。分析认为,BAT_WHU2020模型空间分辨率为10~18 km,在马里亚纳海沟、麦夸里海岭地区相对精度为5%~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