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41550篇 |
免费 | 19384篇 |
国内免费 | 44615篇 |
专业分类
测绘学 | 4275篇 |
大气科学 | 21994篇 |
地球物理 | 13783篇 |
地质学 | 39027篇 |
海洋学 | 17153篇 |
天文学 | 1015篇 |
综合类 | 5034篇 |
自然地理 | 3268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5篇 |
2023年 | 597篇 |
2022年 | 1055篇 |
2021年 | 1411篇 |
2020年 | 2468篇 |
2019年 | 5830篇 |
2018年 | 6006篇 |
2017年 | 5686篇 |
2016年 | 5765篇 |
2015年 | 5207篇 |
2014年 | 4659篇 |
2013年 | 5325篇 |
2012年 | 5196篇 |
2011年 | 4917篇 |
2010年 | 4871篇 |
2009年 | 4151篇 |
2008年 | 3452篇 |
2007年 | 3499篇 |
2006年 | 3089篇 |
2005年 | 2813篇 |
2004年 | 3069篇 |
2003年 | 2717篇 |
2002年 | 2476篇 |
2001年 | 2252篇 |
2000年 | 1868篇 |
1999年 | 1812篇 |
1998年 | 1793篇 |
1997年 | 1868篇 |
1996年 | 1453篇 |
1995年 | 1384篇 |
1994年 | 1235篇 |
1993年 | 1214篇 |
1992年 | 1015篇 |
1991年 | 770篇 |
1990年 | 723篇 |
1989年 | 596篇 |
1988年 | 516篇 |
1987年 | 394篇 |
1986年 | 312篇 |
1985年 | 249篇 |
1984年 | 278篇 |
1983年 | 171篇 |
1982年 | 207篇 |
1981年 | 149篇 |
1980年 | 107篇 |
1979年 | 110篇 |
1978年 | 49篇 |
1977年 | 43篇 |
1971年 | 53篇 |
1970年 | 4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莱州湾地区10万年以来沉积环境变化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用热释光测年和地球化学标志法研究了莱州湾地区沉积环境的变化。石英的375℃热释光峰作为测年基础。岩芯样品的测定结果、反映了自全新世(1.2万年)至晚更新世(11万年)地层的年代特点。实验中来用了Sr/Ba、Rb、Mn/Fe和CaO作为地球化学标志,所得数据经Sheppard方程和Fisher判别处理。在得到的沉积环境变化曲线和大洋δ~(18)O曲线对比中可以看出,本区在十万年以来出现过三次海陆相地层变化序列,其中在距今11—7万年和深度为43.5—60m处,在距今4.6—2.1万年和深度为23—35m处,以及在距今1.1—0.6万年和深度为8—11m处出现过三次海相地层,分别与沧州、献县和黄骅海侵事件相应,并同时受到全球气候变化的控制。 相似文献
992.
993.
Tolo Harbour has received massive discharges of municipal sewage, agricultural wastes and cottage industrial effluents, via three river systems, in the past two decades before the mid Eighties. The Harbour is almost land locked and poorly flushed. The soft sediment acted as a sink for nutrients and organic pollutants. After a decade of efforts in establishing and enforcing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legislations and upgrading wastewater treatment facilities, the sediments have turned into sources of nutrients and exert a measurable oxygen demand upon the overlying waters. In vitro measurements showed that the sediments oxygen demand (SOD) was between 17.6 and 54.3 mgo2 · m-2 · h-1. The maximum rates of release of ortho-phosphate phosphorus and ammonia nitrogen were 15.0 and 206.0 mg · m-2 · h-1,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994.
新生代,青藏高原进入陆内造山及其后的整体隆升阶段,据此形成一系列山间断陷盆地,此时期盆地充填古新—始新统牛堡组沉积,即早中期为冲积扇—河流相沉积环境;中期为湖泊三角洲相沉积环境;中—晚期为淡水湖泊相沉积;晚期为陆内盐湖相沉积。通过对牛堡组沉积相的分析,可以提供剥蚀区与沉积区的空间分布情况,间接反映研究区的古地理面貌,故而进一步探讨古近纪盆地演化历程,即由初陷期半封闭型河湖盆,向深陷期开放型湖盆,至收缩期封闭型湖盆的演化过程。同时也从侧面反映构造演化的发展及沉积盆地响应过程与古气候的耦合关系。 相似文献
995.
本文目的,通过将GD-DTPA直接注入蛛网膜下腔后进行脊髓造影MR扫描,探索一种新的MR检查方法,材料方法:对11例患者进行GD-DTPA蛛网膜腔直接注射脊髓造影前后MR扫描,保持扫描序列不变。造影剂量为0.5~1.0ml,结果:所有患者脊髓造影后即刻扫描显示脑脊液信号反转,T1W高信号。T2W低信与,结论:小剂量GD-DTPA直接蛛网膜注射脊髓造影MR扫描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检查方法。对观察脑脊液动 相似文献
996.
2003年6月1~15日和同年10月20~31日三峡水库进行了初期蓄水。6月份水库蓄水后使下游大通流量减少了37%,长江口的淡水资源的持续时数降低了40%,最大盐度增加了3倍,平均盐度增加了6倍;10月份水库蓄水使大通流量减少了1/2,淡水资源的持续时间呈现下降趋势,最大盐度增加了3倍左右,平均盐度也有类似的表现。再从流量的沿程变化、流量的变化程度、影响河口淡水的持续时间、河口淡水资源影响因子方面进行了讨论,认为三峡蓄水是这两次河口淡水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997.
998.
999.
1000.